日本在古代對自己國家的稱呼是什麼?他們從什麼時候起稱呼自己為「日本」

2021-03-19 20:38:59 字數 6019 閱讀 7433

1樓:大道教育

原本自稱倭奴,唐朝學習中華文化,看了山海經,就自稱是山海經記載的扶桑國,日出之國,後簡稱日本。

2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

「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

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 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古代日本人對自己的稱呼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經常是說,33君(くん ),44小姐(さん),55大人/殿下(さま)

4樓:匿名使用者

我日本人,混蛋的幹活。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用「日本」這個名詞去稱呼日本國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

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

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

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

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因為日本當時漢化,按照漢語起的國名,大唐上國就接受「日本」這個名詞去稱呼日本國。日本在漢朝冊封的國名是「漢倭奴國」。

6樓:佛山不孕網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也就是唐朝j就開始用「日本」這個名詞去稱呼日本國。

7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8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

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

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9樓:被咬的葉

清朝後期(日本侵略,簽訂馬關條約),因為明朝戚繼光還打倭寇

古代中國對日本的稱呼有哪些?大約分別在什麼時代?

10樓:糖糖南溪

據文獻記載:日本列島與中國交往始於東漢,《後漢書》「東夷傳」記載,西元前100年左右,在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乙個島國向漢朝派遣使臣。因為當時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冊封其國為倭國,為中國的附屬國,因此也稱為倭奴,冊封其皇帝為倭王。

從此我們稱日本國為「倭的奴國」,日本人為「倭人」,一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此時的日本列島忙於內部爭端,不少勢力急於從中國得到幫助,只得「年年納貢、歲歲稱臣」,極盡巴結之能事,使中華文明源源不斷輸入日本,對日本的統一起到重要作用。期間中國對日本之稱呼為「倭奴」,雖有蔑視之意,但無惡意。歷史記載,倭國其他一切也被加上「倭」字,如:

倭傀(古代的醜女);倭奴(中國舊稱日本為倭奴);倭刀(古時日本所製的佩刀,以鋒利著稱);倭股(日本產的緞子);倭夷(日本海盜)。有的史書乾脆把日本人和我們東方周圍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東夷」也就是「東面的野蠻人」。

唐建立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因此對「倭人」稱呼越來越反感。再加上崇拜太陽 的傳統,開始漸漸喜歡起「日本」這個國號了,於是,向中國皇帝提出改名的請求,中國皇帝答應了。日本國名,始於中國皇帝冊封,是歷史鐵案。

從此,日本人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與此關聯的是東瀛、扶桑等稱為也廣見史典。

公元663年中國第一次對日本進行懲罰性打擊,即白江村戰役。白江村戰爭的殘敗,使日本比較清醒了,認識到與中國的差距,老實了千餘載。但到了明朝,日本浪人勾結中國的海盜,對我沿海地域進行侵略和掠奪,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將這些浪人稱之為「倭寇」。

從此「倭寇」之稱謂一直到近代。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向外擴張之野心也空前擴張,甲午中日戰爭後開始對中國蠶食和侵略。特別的是,日本全面侵略我國,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激發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日進行了浴血奮戰。此時,中國人對日本稱呼,幾乎趨於一致:

日本鬼子、東洋鬼子!

日本的稱呼是怎麼來的,japan諧音也不可能譯為riben啊。日本在古代又叫做東瀛,那麼這個稱呼是什麼時候

11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china怎麼

諧音也不能譯為zhongguo啊。america怎麼諧音也不能譯為meiguo啊

britsh怎麼翻譯也不能譯為yinguo啊。

東瀛,日本(日文:日本國,前660年2月11日—)的別稱。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

西、北隔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瀕太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

「日本」這個詞的名字意思是「朝陽公升起的地方」。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假名寫法,「にっぽん」(nippon)這個名字用於郵票或者是國際性體育賽事,而「にほん」(nihon)則多出現在日常用語中。英語中的japan被認為來自zipangu或xipangu(記下古代漢語方言發音 日本交通的「日本國」)。

「やまと」(大和)是日本古代的乙個地區,在現在的奈良縣,意思是四周被山所包圍的地方。大和政權勢力擴大之後,有時指示日本全部。

國名由來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係)。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

當時,日本國的範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 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準確的判定。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西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曆2月11日,因此就把 日本建築風格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國名由來,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

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

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日本國於2023年12月18日加入聯合國。日本總務省2023年1月1日估計,其中男性為6233萬人;女性為6542萬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日本總人口21%。

12樓:小喜喜與傻樓主

因為日本在我們中國東面,而且瀛是有海的意思,所以以前的中國人都這麼叫

13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

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

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14樓:葉夜蘭子

日初(出)之國,簡稱日本...

15樓:miko_瑛知

以前我們英語老師說是絕對要噴。。呵呵不可能吧

好像在**看過說japan其實漆器的意思,而日本的漆器製作十分出名。像咱們中國china的意思就是陶瓷,中國的陶瓷很出名一樣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馬可波羅來中國後,聽錯了中國古語裡日本的音,結果在他的書裡寫成了這個名字

在古代中國稱日本為倭國,是中國的那乙個時期,那乙個王帝改稱日本?詳細點。

16樓:千千兄弟

舊石器時代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10萬年乃至3萬年前。約3萬4千年前,從華北地區傳來被稱呼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島全區被廣泛的使用,但在約2萬年前由西伯利亞過來新的稱呼為細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東日本傳開。一段時間裡,東日本細石刀片文化與西日本的小刀型石器文化並存,不久細石刀片也在西日本傳開,約1萬5千年前左右,小刀型石器的蹤影急速消失。

  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除了琉球群島以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這時的琉球,遠遠比日本本島要發達許多,因為琉球早早的成為中國的藩屬,比日本更早的接受先進的中華文化,也開始使用漢字來記錄史實。

繩文時代

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竪穴式住居)。

使用弓箭狩獵、貝塚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製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   琉球處在過渡時期,他們一方面吸收著中華文化,一方面結合自己本來的民族特色,發明了"琉服",後來"琉服"和"韓服"、"漢服"又同時影響日本,日本才創造出"和服"。

彌生時代

西元前8世紀左右至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時代劃分的名稱,是由這個時期被視為代表特徵性的彌生式陶器而來。以種植稻公尺為中心成立的農耕社會,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島各地快速蔓延開。

  琉球因為獲得了高產量的種稻技術,因此人口大增,並且向外擴張,侵略並統一了琉球群島周邊的小國。   彌生式陶器   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從九州擴充套件到近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紋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

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

後期,鐵製農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製鐵和製鹽等社會分工。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

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紋文化階段。   當時的日本列島被中國稱呼為倭、倭國。

古代的君王的自稱,在古代,帝王是如何稱呼自己的?

帝王稱自己寡人,孤王,古代皇帝自稱有什麼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不穀 對人來說,就是沒有子女,老絕戶。叫 不榖 不穀 和孤 寡意思相並列。用來比喻人沒有德行,所以絕後。古代王侯以此自警 自謙。先秦天子或諸侯自稱。左傳 楚君自稱 不榖 凡十六見。曲禮 據之,以此為 蠻夷 之君的自稱。今人楊伯峻駁正其說,謂...

古代是怎樣稱呼自己的,古人如何稱呼自己

先說一下,那些並不是貶低自己,而是謙稱,中國自古就很謙虛的 呵呵呵 下面是我找到的資料,希望能有幫助。我感覺挺齊全的。古人因身份 地位的不同而自稱不同.古代謙辭 1 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 謙稱自己不聰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 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 愚 謙稱自己。鄙 謙稱自...

古代男子自稱什麼,古代男子對自己的稱呼

1 郎根據 說文解字 在 良 字音義上加以區別 在 良 右邊加 阝 變成 郎 在 良 左邊加 女 衍成 娘 郎 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義山詩有 劉郎已恨蓬山遠,又隔蓬山一萬叢 花間詞中有 問郎花好儂顏好 2 良人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後多用於妻子稱丈夫。詩.秦風.小戎 厭厭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