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葡萄與大棚葡萄有什麼區別種植葡萄大棚和露天有什麼區別

2021-03-08 23:10:18 字數 5863 閱讀 3453

1樓:可愛的一聽

區別如下:

1、這兩種葡萄的味道和光澤不同

溫室的口感和光澤度遠高於露天葡萄,因為水果糖和花青素的積累需要較大的溫差環境,這也是新疆、大澤山等一些溫差較大的地方葡萄糖含量偏高的原因。

花青素是葡萄色澤的主要成分。我們都知道糖的含量。露天環境下葡萄成熟期晝夜溫差為8-9℃,棚外成熟期晝夜溫差為13℃左右。因此,大棚葡萄的品質要高於露天環境。

2、不同的好處

溫室種植葡萄可提高環境溫度功能,促進早熟栽培,提前成熟上市,一般提前乙個月,**高,推遲栽培,增加生長時間,在無霜期短的地方種植晚熟葡萄品種,以提高經濟效益。

露天栽培成本低,但病蟲害防治技術要求高。只有抗病的歐美雜交葡萄才能栽培。葡萄的品質很差。如果疾病控制不好,甚至可能沒有經濟效益。

3、不同的風險

溫室栽培具有較高的成本和管理技術要求,但病害少,經濟效益好。溫室栽培列在前面。溫室管理比露天管理嚴格,溫度控制及時。

當然,利潤高於露天。但如果管理不當,次生果不成熟,會消耗大量營養,削弱樹的活力,影響下一年的結果。

露天栽培相對容易受到天氣、溫度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在低溫高濕的條件下,葡萄容易發生晚疫病。一般來說,當氣溫在15℃~23℃,空氣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時,病害最為普遍,這將大大降低葡萄的產量,因此風險相對較大。

擴充套件資料:

在南方,溫室也可以提前上市,但主要功能是避雨栽培。南方地區降水頻繁,雨量大,空氣濕度大。屬於高溫高濕地區。真菌病很嚴重。一般可用於避雨栽培,減少病害,提高葡萄品質。

最低溫度在12℃-15℃左右,最低溫度在10℃-13℃左右,最適宜開花的溫度在20℃左右,最適宜果實膨大的溫度在20℃-30℃之間。

春天葡萄發芽後。如果氣溫上公升過快,很容易造成枝條徒長,說明節位不夠飽滿,花期容易施肥。如遇冷泉,注意多施磷和高碳有機質,儘量減少氮肥。

2樓:成都博潤童學婭

葡萄大棚的用途在南方和北方是不同的。

在北方,主要是利用大棚可以提高環境溫度的功能,進行促早熟栽培,比露地提前成熟上市,一般可以提前乙個月,價錢較高,也可以延遲栽培,增加生長時間,在無霜期短的地方也能栽培晚熟葡萄品種,提高經濟效益。

在南方,大棚也可以提早上市,但主要功能是避雨栽培。南方地區降雨頻繁,雨量大,空氣濕度大,屬於高溫高濕地區,真菌性病害嚴重,一般情況下,不能栽培抗病能力差的歐亞種葡萄。歐亞種葡萄品質好,很受人們喜愛,售價也較高,經濟效益較好。

可以利用大棚進行避雨栽培,減少病害,提高葡萄品質。

至於一年多次採摘,是應用葡萄的多次結果技術,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對樹勢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應用。如果管理不當,二次果沒有成熟,還消耗了許多營養,削弱了樹勢,還會影響下一年的結果情況。

大棚栽培,成本較高,管理技術要求較高,但病害較少,經濟效益較好。露地栽培,成本較低,但病蟲害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只能栽培較為抗病歐美雜交種葡萄,葡萄品質較差,如果病害控制不好,甚至可能沒有經濟收益。

北方大棚怕大雪,怕大雪壓垮大棚;南方大棚怕颱風和暴雨,怕颱風摧毀大棚。

阜陽在安徽北部,冬季較冷,夏季多雨潮濕,有條件的建議採用大棚栽培,既可以提前上市,又可以減少病蟲害,提高葡萄品質。但投資較高,管理技術要求較高,並且要建造抗風能力較強大棚,避免颱風造成的損失。

種植葡萄大棚和露天有什麼區別?

3樓:白色的明

一年多次採摘,是應用葡萄的多次結果技術,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對樹勢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應用,安徽阜陽地區,冬季較冷,夏季多雨潮濕,建議使用大棚種植葡萄,提高葡萄品質收益較高。

1、兩者產的葡萄口感和光澤度不同

大棚的口感和光澤度遠遠高於露天葡萄,因為水果糖分和花青素的聚集要溫差大的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新疆和大澤山等一些溫差大的地方葡萄糖度高的原因。

花青素就是葡萄顏色的主要構成,糖度大家都了解。葡萄露天環境成熟期的晝夜溫差一般是8~9℃,而棚外葡萄成熟期晝夜溫差是13℃左右,因此說棚內葡萄的品質比露天葡萄的品質要高。

2、兩者收益不同

用大棚種植葡萄可以提高環境溫度的功能,進行促早熟栽培,比露地提前成熟上市,一般可以提前乙個月,價錢較高,也可以延遲栽培,增加生長時間,在無霜期短的地方也能栽培晚熟葡萄品種,提高經濟效益。

露天栽培,成本較低,但病蟲害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只能栽培較為抗病歐美雜交種葡萄,葡萄品質較差,如果病害控制不好,甚至可能沒有經濟收益。

3、兩者風險不同

大棚栽培,成本較高,管理技術要求較高,但病害較少,經濟效益較好,大棚栽培上市早,大棚管理要比露天管理嚴格,溫度掌控要及時,當然,利潤要比露天高。但是如果管理不當,二次果沒有成熟,還消耗了許多營養,削弱了樹勢,還會影響下一年的結果情況。

露天栽培比較容易受到天氣、溫度、人為等影響,例如葡萄低溫高濕的條件下容易產生晚疫病,一般氣溫15℃~23℃,空氣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時病害最容易流行,會極大降低葡萄產量,從而風險比較大。

4樓:葡萄栽培愛好者

葡萄大棚的用途在南方和北方是不同的。

在北方,主要是利用大棚可以提高環境溫度的功能,進行促早熟栽培,比露地提前成熟上市,一般可以提前乙個月,價錢較高,也可以延遲栽培,增加生長時間,在無霜期短的地方也能栽培晚熟葡萄品種,提高經濟效益。

在南方,大棚也可以提早上市,但主要功能是避雨栽培。南方地區降雨頻繁,雨量大,空氣濕度大,屬於高溫高濕地區,真菌性病害嚴重,一般情況下,不能栽培抗病能力差的歐亞種葡萄。歐亞種葡萄品質好,很受人們喜愛,售價也較高,經濟效益較好。

可以利用大棚進行避雨栽培,減少病害,提高葡萄品質。

至於一年多次採摘,是應用葡萄的多次結果技術,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對樹勢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應用。如果管理不當,二次果沒有成熟,還消耗了許多營養,削弱了樹勢,還會影響下一年的結果情況。

大棚栽培,成本較高,管理技術要求較高,但病害較少,經濟效益較好。露地栽培,成本較低,但病蟲害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只能栽培較為抗病歐美雜交種葡萄,葡萄品質較差,如果病害控制不好,甚至可能沒有經濟收益。

北方大棚怕大雪,怕大雪壓垮大棚;南方大棚怕颱風和暴雨,怕颱風摧毀大棚。

阜陽在安徽北部,冬季較冷,夏季多雨潮濕,有條件的建議採用大棚栽培,既可以提前上市,又可以減少病蟲害,提高葡萄品質。但投資較高,管理技術要求較高,並且要建造抗風能力較強大棚,避免颱風造成的損失。

5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大棚的產量高,一畝地一年能賣三四萬

葡萄大棚溫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相比主要表現有幾點?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除露天所具有的生長發育模式及生物學習性外,經保護地栽培,葡萄的某些生物學習性發生了改變,與露天栽培相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根系對土壤溫度敏感

露天條件下,土壤溫度與氣溫基本同步變化,葡萄生長發育也較為正常,器官建造的順序節奏協調一致。但在保護地栽培中,尤其是促成生產,在扣棚保溫的前期,往往出現氣溫上公升快而土溫上公升慢,導致設施栽培的葡萄發芽遲緩或萌芽不整齊,花序抽生慢,坐果率低,落花落果嚴重等現象。這都與土溫低、新根發生受阻或量少、細胞**素(ctk)合成**不足有關。

設施條件下,葡萄根系在土壤溫度6~7℃時開始活動,土溫上公升至12~13℃時發生新根,在15~22℃時生長最快。所以,在設施促成栽培的前期,應注意提高土壤溫度。

(2)自然休眠期長

與其他落葉果樹一樣,葡萄也有自然休眠的習性,但與核果類果樹如桃、杏、李、櫻桃相比,葡萄的自然休眠期長,低溫需求量大。早熟品種如乍娜、鳳凰51、早生高墨、板田良智等低溫需求量平均在850~1100c.u,而中熟品種如巨峰、龍寶等,低溫需求量平均在1000~1600c.

u。準確掌握葡萄低溫需求量是促成生產中扣棚保溫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生產中應盡量滿足葡萄的自然休眠,以保證保護地栽培中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為提早上市,可於落葉後試行「集中預冷法」處理,保持低溫(大於0℃,小於10℃)30~40天,並結合應用化學試劑「石灰氮」打破休眠。

(3)完全花、自花結實

大多數設施葡萄品種,花為完全兩性花,可自花結實,棚中不必配置另外的授粉樹。但異花授粉後,坐果率明顯提高。

(4)隔年結果普遍嚴重

由於保護地栽培的條件改變了葡萄固有的生長規律,原結果枝形成的冬芽受棚內光照和營養的影響,花芽分化不良,以致形不成足夠的花芽,導致葡萄保護地(促成)栽培中獨有的隔年結果現象,即扣棚後當年較為豐產,開花坐果良好。但第二年再扣棚的,往往出現絕產或經濟產量不足。隔年結果的現象已成為保護地葡萄栽培的一大障礙。

解決設施葡萄隔年結果的方法,目前生產中主要是通過修剪方法加以調節。

(5)果實發育期延長

經保護地栽培,葡萄果實的發育期比露天栽培延長。如乍娜,露天栽培從萌芽到果實採收是98天,從開花到成熟是64天。而經促成設施栽培,分別是112天和78天。

其他如鳳凰51、青島早紅、巨峰等都有相似的結果。一般保護地栽培的葡萄其果實發育期比露天栽培大約長10%~25%。因此,在生產目標計畫管理及其他生產環節上應加以注意。

(6)葉片質量下降,光合效能低

保護地葡萄普遍表現為葉片大而薄,光合效能低的現象。淨光合速率(pn)僅為露天條件下的75%~82%,這主要與葉片質量差,光照強度弱有關。因此,加強保護地葡萄的水肥管理,提高營養貯備;控制好發育節奏,增強葉片質量;實行補光栽培和二氧化碳氣體施肥,以提高光合效能,增加光合碳素生產。

大棚葡萄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露天葡萄品質沒有棚內的好。因為,水果糖分和花青素的聚集要溫差大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新疆和大澤山等一些溫差大的地方葡萄糖度高的原因。

花青素就是葡萄顏色的主要構成,糖度大家都了解。葡萄露天環境成熟期的晝夜溫差一般是8~9℃,而棚外葡萄成熟期晝夜溫差是13℃左右。所以說棚內葡萄的品質比露天葡萄的品質要高。

8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葡萄大棚栽培管理技術:

一、定植後管理

1、樹下管理 由於先扣棚後栽植,要求栽後迅速提高地溫,澆水後應覆蓋地膜。

2、樹體管理 栽植後對萌發的冬芽本著「留下不留上,留壯不留弱」的原則及早選留主蔓,採用雙主蔓或多主蔓扇形或1主蔓雙臂水平形整枝。

3、立架 採用雙籬壁架式南北栽樁扦拉,每40釐公尺拉一道鐵絲,高度控制在1.2公尺左右,需拉鐵絲3—4道。

4、棚內栽植後溫濕度調控 栽植後催芽期間,第一周實行低溫管理,白天放上草苫,溫度保持12—18℃,相對濕度控制在50%左右;一週後溫度控制在20℃左右,逐漸公升到28℃以下,地溫保持10℃以上,最適當溫度為28℃以上,相對濕度控制在55—60%之間,切記溫度不能出現忽高忽低。

二、架式及整枝形式

架式採用籬架式。邊行採用單臂水平整枝,當枝高達到1.5公尺時摘心,摘心後萌發的副梢,莖部50釐公尺以下全部抹去,50釐公尺以上的每隔30釐公尺留1副梢,待副梢長至2—4片葉時摘心,以後連續摘心。

主蔓長30—40釐公尺綁縛1次,冬剪時副梢全部去掉,每株留5個結果枝。中間行採用小扇形整枝,每枝留兩條主蔓,當主蔓達到1.3—1.

5公尺時摘心,其整枝措施與邊行整枝措施相同,每蔓留4—5個結果枝,全株留8—10個結果支。

三、肥水管理

1、施肥 葡萄苗長到40釐公尺左右時開始追肥,一般一年生葡萄按每株追施複合肥50—100克,二年生追150克以上,每年的落葉前施一次基肥,每畝施有機肥400公斤左右。

2、灌水 根據土壤含水量、氣候和葡萄生長等具體情況進行灌水。一般要求11月上旬灌一次封冷水,12月下旬扣膜後澆一次催芽水,開花前澆一次水,一般掌握在花期10天進行,花後至葡萄著色期灌水2—3次。

四、新梢及果穗管理

對新梢要去掉過強、過弱的梢,保留生長適中的結果枝,要求每平方公尺架面上,保留4—5個結果新梢,及時將新梢引縛在架面上,以利通風透光。每個健壯結果枝上留1—2個果穗,通過修整、疏粒控制果穗重量(500克左右)。

五、花果管理

1、扭梢 對生長勢強的結果枝,花前在花序上部進行扭梢,可提高坐果率20%左右。

2、噴硼砂 於花前4天用0.2%硼砂溶液噴布葉片和花序,可提高坐果率30%左右。

3、疏穗 落花後10—15天根據結果情況進行疏穗,生長勢強的結果枝一般

葡萄和紅提有什麼區別,葡萄和提子具體有什麼區別?

葡萄和提子哪個營養價值高?葡萄與提子實質上都是葡萄的果實。只是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港 滬等地的市場通常將粒大 皮厚 汁少 優質 皮肉難分離 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稱為提子,又根據色澤不同,稱鮮紅色的為紅提,紫黑色的為黑提,黃綠色的為青提。而將粒大 質軟 汁多 易剝皮的果實稱為葡萄,因而形成了兩種名稱。一般...

堤子和葡萄有什麼區別,葡萄和緹子的區別?營養價值有什麼不同?

提子 即廣東語 葡萄 的意思,是商品名稱。從廣義上講,紅色的葡萄即為紅提,黑色的葡萄稱黑提,青色的葡萄則叫青提。但是,提子 的叫法是在近幾年引入美國紅地球葡萄後才開始在國內流行的。目前人們只把從美國引進的紅地球等葡萄稱為 提子 而對巨峰 玫瑰香等還叫葡萄。u d k vs yoenu c,w,j v...

葡萄和提子的營養成分有什麼區別?吃葡萄有哪些好處

葡萄bai 與提子實質上都是葡萄的du果實。只zhi是在商品流通 dao過程中,港 滬版等地的市場通常將粒大權 皮厚 汁少 優質 皮肉難分離 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稱為提子,又根據色澤不同,稱鮮紅色的為紅提,紫黑色的為黑提,黃綠色的為青提。而將粒大 質軟 汁多 易剝皮的果實稱為葡萄,因而形成了兩種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