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工業設計的快速發展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鑑的

2021-03-07 14:23:14 字數 6211 閱讀 3474

1樓:匿名使用者

(1)簡單分析:

除多優良港灣外,促使日本工業業發展的原因還有以下幾方面。

●深刻的歷史原因。日本明治維新(2023年)後,對外侵略擴張,實行殖民統治,靠戰爭和掠奪來積累資本,刺激本國的工業發展,給亞洲許多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出於戰略需要,投入鉅額資金扶持日本經濟,使日本工業很快得到恢復。

從50年代開始,歐美發達國家相繼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日本抓住機遇,使工業生產開始高速增長。

●重視科技。日本一直重視發展科技。80年代,日本又提出了「科技立國」的新戰略。

在大力開發尖端科技的同時,日本特別重視將國內外先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從而推動了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和出口。

●發展教育。日本發展經濟的優勢之一是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因此,日本努力發展國民教育,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同時,日本**通過「危機意識」的灌輸,使國民自覺地努力工作。長期以來,日本人工作強度之大和每週工作時間之長,是歐美發達國家無法比擬的。

2)詳細分析

日本戰後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在戰後不同時期,日本經濟發展有著不同的業績和表現,但從總體上看,其發展速度一直遙遙領先於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其巨集觀及微觀經濟效益也令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望塵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夠從戰敗的廢墟上迅速站立起來,隨之又實現了經濟的長期高度發展,這中間既有歷史方面的原因,也得益於戰後政治、經濟等多方面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條件,還受益於戰後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

一揚長避短,充分利用歷史條件歷史賦予戰後日本的條件是雙重的: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一面。而日本**和社會各界卻在充分認識客觀條件的基礎之上,有效地利用了其有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改變了其不利的一面,從而實現了經濟的長期迅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日本經濟、政治和社會各方面均處於嚴重的癱瘓和混亂狀態,大多數國民在飢餓失業的困境中幾乎失去了恢復和重建經濟的信心。但事過不久,日本**即重金聘請了許多專家,請他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對日本經濟恢復和進一步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條件進行評估。專家們指出,日本面臨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1)國土狹小,總面積只有37.7萬平方公里,而山地和丘陵又佔總面積的75%。(2)礦產資源貧乏。

雖有鐵礦和煤礦,但儲量極少,而**儲量則更少,只有900萬噸左右。(3)人口相對過剩,人均耕地面積太少。(4)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技術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約落後20~30年。

(5)產品國際競爭能力差,被視為劣等貨。(6)戰敗投降,社會生產力遭到巨大破壞。(7)企業資金不足。

同時他們也指出,日本經濟發展不光有不利條件,也有有利條件:(1)尚有相當的物質技術基礎。(2)重化工業發展有較長歷史,也較為先進,儘管已轉化成了軍工產業,但恢復民用並不難。

(3)勞動力質量高,這是自明治維新以來重視教育的結果。(4)國民長期接受島國意識薰陶,受儒家思想影響,又吸收了西方的市場經濟觀念,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強,工作勤奮,集體感強,能夠聯合對外。(5)擁有大量高階技術管理人才,隨著戰後對日官僚財閥的整肅,他們脫穎而出,走上社會經濟、政治主導崗位。

(6)國家干預經濟有經驗,效果突出。(7)有美國的保護,軍費支出少。(8)國際上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自由化進步顯著。

(9)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尤其是大戰中的軍工技術大量轉向和平經濟,新的科學技術在和平環境中發展更快。(10)作為東亞經濟強國,日本在東亞乃至整個世界,均有著廣泛的經貿關係,有利於展拓市場。

鑑於上述情況,日本採取了一整套揚長避短,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主要是:(1)在恢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確立了**、金融機構、社會經濟團體、企業以及從業人員、消費者等相互協調的經濟體制,利用協調的力量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經濟優勢,克服社會競爭不足和競爭過度兩方面的不利影響;(2)用聯合的力量對外,吸收海外的技術、資源、管理,同時,為防禦海外資本的侵入,組成各種**組合等;(3)建設加工**型經濟,一方面進口海外廉價資源,引進海外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將加工的產品出口到海外;(4)加強質量管理,創造出一整套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以優質、低價、服務周到的產品占領海外市場;建立強有力的金融組織體系和相應的金融制度,解決企業資金不足問題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力扶持重工業,支援中、小型企業,手工業等傳統製造業!引導裝備製造業以及電子半導體行業走強做大,走出去等戰略,利用戰後國際大環境的總體和平 ,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引進技術,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大力投資基礎設施,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等一系列的努力,為日本經濟崛起奠定了雄厚的物資基礎。

3樓:

二戰後,日本工業設計領域走的是「仿製

」--「精工」--「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

仿製可以快速拉近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彌補技術代差。

隨著基礎工業水平的提公升,精工可以提公升品牌定位,為企業贏得更多利潤。

而自主創新則使產業由加工製造型轉為科技型產業,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與專利權。

目前中國在工業設計領域發展模式與二戰後日本比較相似,現階段以仿製為主,但隨著工業能力的提公升,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可以為世界頂級產品做零配件甚至產品的代工,而少數重點企業通過收購及自主創新開始掌握更多核心科技。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中國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品牌定位仍然比較低端,以廉價仿製品和代工為主,自主品牌也比較欠缺,仍然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品牌及市場積澱才能夠提公升國有品牌的國際地位。

4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後 日本由於和平憲法限制取消軍隊只有自衛隊。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發展工業經濟。大量的軍費被用於經濟發展,是日本在戰後快速恢復起來。

5樓:放逐飛錘加聖光

沒什麼好學習的,他們就是靠朝鮮特運挖的第一桶金,它本身的技術人員生產線工業能力二戰後基本還在,教育水平在亞洲屬於前列,又是和平環境下沒有外患(就算有也不是他擔心或努力外患就會消失)自然就能發展起來了,你只能說學學他的工作起來不要命的精神

日本工業設計為何能在戰後崛起?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1戰後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全力進行經濟建設,大力恢復工業生產2近代以來深厚的工業底子3積極發展教育,培育大批有技術有素質的工人4美國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帶動工業發展,擴大工業需求啟示:1、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入國際競爭體系2、重視教育和科技 3、國內的高儲蓄率,**合理利用資金。

4、良好的社會福利體系,重視國民的社會保障 5、樂於奉獻,勤勉踏實的精神

日本工業設計對我國設計有何可借鑑之處?

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的確是事實,上世6、7十年代的日本工業設計的確是抄襲成風,

就像我們今天的山寨一樣

但是,樓上說應該 鼓勵設計師抄襲 在未來的5-10年 中 慢慢轉變風格 形成自己的 精神,本人不敢苟同

要想把抄襲轉化為原創,把山寨轉化為擁有自己風格,一味的抄襲是不行的,

一味的抄襲只能是惡性迴圈,

日本之所以能夠從山寨的陰影下走出來,是因為他們整個工業的努力,整個國家的富強,加之制度及時更上,迫使日本工業設計從抄襲走向世界一流,

所以不是抄襲造就了今天日本的工業設計,而是日本乙個民族的崛起,工業的強大,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壯大,使日本從代工轉向有自主產權、品牌和影響力的大企業時代,從而拉動了工業設計的發展,

工業設計是一門依附於工業技術、消費水平、國家產業鏈完整程度等的乙個被動學科,它的發展受到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制約

工業設計是乙個國家發展壯大過程中孕育而生的而非一兩個能人或者企業能夠平地一聲雷創造出來的

所以中國的工業設計要想發展,最要借鑑日本的企業發展模式

要走出目前產業鏈殘缺的陰影

乙個工業產業鏈包括產品開發、工業設計、生產、營銷等多個環節,目前我國還只是在生產,生產別人開發設計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國只處在整個世界產業鏈的生產環節,其他環節尤為薄弱甚至沒有。

生產環節又是利潤最小的一環,也就是說,我國工業越發展,其他資本主義強國就越能攫取利潤,他們越發展,就越能迫使中國繼續走世界加工廠的路線,這是個惡性迴圈

日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發展了自己的企業和品牌,迫使工業設計融入發展

我們總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我們的國企有幾個做到這一點了呢

美的、海爾、聯想,這些企業由中國味兒嗎?設計風格有中國風嗎?

沒有拿的出手的企業,中國企業永遠會被世人看成二流的廉價仿製品,中國的工業設計永遠得不到發展

最後,還是要說到政策,工業設計要想發展,政策必須跟進,不止是針對工業設計的政策,我前說道,工業設計依附於太多東西,它的發展是乙個被動式的發展,是先有工業實力,再有企業,再有品牌,才有的工業設計。這是普遍發展模式(不要跟我說賈伯斯的白蘋果,那樣的天才幾千年會出乙個?),所以整個工業甚至整個國家的政策制度都要改進,我不想在這裡說太悲觀的話,也不想說不和諧的話,但我至少要說,中國工業設計真正的發展,絕非幾年、十幾年能發展起來的,這需要整個社會付出努力,需要幾輩人的努力才能實現,我們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

------中國第四次工業革命sjslee

8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又影響了 我們國家

的工業設計抄襲的情況比較多現在我們國家的工業設計也就是相當於日本上個世紀後半段兒的樣子

所以 我們國家現階段 應該 鼓勵設計師抄襲 在未來的5-10年 中 慢慢轉變風格 形成自己的 精神

日本二戰後現代設計對世界設計的影響

9樓:擺渡怎知道

日本的現代設計發展尤其令世界矚目,50年代初結束朝

鮮戰爭後才發展現代設計的日本,僅僅過了十幾年,其產品就打入國際市場,70年代歐美的製造商開始為大量流入本國市場的日本產品憂心忡忡,80年代日本取代美國成為汽車生產第一大國,今天,日本製造的各種產品已暢銷全世界,日本設計的快速發展和成功已成為設計理論的研究課題。

比起從十九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命開始的歐洲現代設計來,日本的設計歷史晚了將近乙個世紀。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幾乎把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領土的擴張中,為小小島國所產生的生存危機感而不遺餘力。2023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後,聯合國對其實行了軍事制裁,限制了日本的軍事力量發展,日本才把人力和物力轉到生產民用產品上來。

日本是乙個極擅長吸收別國成果的國家,就像他們曾在中國唐代時期全盤吸收漢字而發展出自己的文字那樣,在日本現代設計的開端,他們也全盤接受了歐美現代設計的成果,把歐洲設計的式樣完全照搬過來。日本設計界在「拿來主義」式的發展本國現代設計時,他們很注意發揮歐美國家的長處而避免短處,如他們的汽車設計就接受了美國汽車設計發展過程中注重形式忽視質量的教訓,走的是歐洲汽車講究功能、注重產品質量的發展道路。五十年代,他們頻頻邀請歐美著名的設計師傳授設計知識,包括請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國設計師雷蒙德ž羅維來給他們講課。

他們還舉辦歐美的設計作品展覽,派遣學生到歐美學習或通過旅行蒐集歐美的設計經驗。在日本**直接參與和民間組織的共同努力下,日本的設計發展極為迅速。六十年代,日本開始以主人翁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設計舞台上,通過舉辦國際設計會議、產品出口展覽等活動開始把他們的設計推向世界。

他們的電器、汽車和相機以精良的質量、高品質的外形設計和低廉的**迅速打入國際市場。七十年代,歐美國家的設計師和製造商已明顯感覺到了來自東方島國的威脅,紛紛採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自己的銷售額,美國甚至以提高進口關稅來阻擋日本汽車對美國****的威脅。2023年,日本成立了設計**會,組織國際設計雙年大賽和大阪設計節,日本繼歐美之後,已成為國際設計新的中心,日本設計也得到國際工業設計界的確認。

日本設計在緊隨國際設計發展步伐的同時,也發展了具有本民族特點的設計風格,這使他們的設計在國際設計中獨具特色,這一特徵尤其體現在他們的平面設計、紡織品設計、服裝設計和室內設計上。日本傳統的圖案、包裝、材料運用和繪畫表現方法是日本設計師靈感的源泉,也是他們發展本民族設計風格的基礎。在室內設計上,他們更是發展了一種溫馨舒適的「和式」風格,來發揚光大大和民族的住居習慣。

日本的跪式生活習慣所用的低矮家具、插花藝術、茶道及木門式室內隔斷是這種室內設計的組成因素。木材的運用和玲瓏雅緻的內部處理,暖色調的燈光效果加上日本的插花藝術構造出日本民族對住的審美趣味。日本設計還以細膩周到見長,從大到飛機火車,小到裁紙刀曲別針,他們都有極具匠心的設計,凡是到過日本的人,都為日本人的設計意識而感嘆。

日本能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取得經濟騰飛,擠入世界強國之中,其產品暢銷全世界,日本的設計無疑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日本設計還極為注重利用科學技術來彌補他們現代設計起步太晚的劣勢,注意利用新科技開發產品,如索尼公司開發的世界第一台全電晶體收音機、電視機,第一台雷射唱機等。索尼公司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由此而提高了其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日本設計因其細膩也常常被圈內人士貶為「小氣」,他們有時確實也因為強調細部處理和詩意氣氛而暴露出小國島民欣賞的陰柔美。

我國作為乙個東方文明古國,設計發展起步晚,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而且,我們有著比日本更為悠久的傳統,無比豐富的傳統工藝和民間工藝是我們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的設計源泉,在發展民族風格上更具有優勢,在現代設計方面,東鄰島國為我們提供了經驗。

為什麼二戰之後日本飛速發展,二戰後日本經濟為什麼發展得如此迅速

日本戰後實行改革 美國的扶持 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韓戰 特需 收入 二戰後日本經濟為什麼發展得如此迅速 第一,日本戰前就是發達國家,有一流的基礎,人才技術等,所以起點高,有爆發的基礎。第二,跟美國地緣政治需要關係很大,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影響!美國成了事實上的保護國,軍事上被美國牢牢控制。所以美國可以大膽...

二戰後,日本,西歐,德國分別是什麼時候崛起的,並逐

德國在六十年代經濟崛起,89年兩德統一後更是成為歐盟的核心主導力量。日本在七十年代依靠教育和 立國,超過德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體。西歐在接受馬歇爾計畫援助之後,在五六十年代相繼成立了煤鋼共同體 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最後合併為歐洲共同體,進而在93年演變為歐盟。歐盟的主導國家是英法德三國...

二戰美國的工業實力如何,二戰美國工業比日本強大多少?

二戰時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有多可怕?最瘋狂時一週造一艘航母 二戰美國工業比日本強大多少?1 二戰前日本的工業只有美國的乙個零頭。日本的軍事工業是靠全民勒緊褲腰帶搞起來的,沒有後勁 2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德國才500多億美元。日本只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