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理解文人畫,文人畫的意境是什麼

2021-03-06 03:20:34 字數 5325 閱讀 1215

1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文人畫的價值在於它營造出了一種寧靜、淡雅的意境,其美學價值的精髓是重視意境的營造。「意境」所指的不是單純客觀的有限之境,而是一種包含有諸多主觀因素———畫家理想中的有意味的境界、觀者對作品聯想中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往往會因創作者和鑑賞者個體的審美經驗和主觀感受的不同而各異,從而也多少使「意境」這一概念包含了一些無限之境的意味。

詩意是文人畫意境的靈魂,畫無詩意,即無「意境」可言。所以詩歌創作中「含蓄簡練」等一系列重要的美學原則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文人畫創作的美學原則,要求作品「意在言外」、「言不盡意」、「意在筆尖」、「筆不周而意周」、「藏而不露」等等,總之,要求作品含蓄耐看,給觀眾留下想像的餘地。

2樓:安安雲微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作者多是文人士大夫階層。他們的繪畫多為寄興抒情之作,追求主觀情趣的表現,反對過於拘泥於形似的描繪,力暢洗去鉛華而趨於平淡清新的藝術風格。

早在兩晉時代,一些畫家在創作上表現出來的某些創作思想和藝術追求,諸如王□的「畫乃吾自畫」思想,宗炳的「暢神」說,王微對創作中感情成分的強調,以及顧愷之的「形神」理論等等,都應看作是文人畫的濫觴。

唐代詩歌盛行,大詩人王維不僅開了水墨畫的先河,還以詩入畫,使後世奉他為文人畫的鼻祖。

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畫創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筆墨情韻,又為文人畫的發展提供了直接的藝術規範。

到了北宋,文同、蘇軾、公尺芾等人更在創作實踐和理論批評上為文人畫廣為張目,影響所及,使文人畫成為一股有相當影響的藝術思潮,開始從院體畫與畫工畫中分化出來。蘇軾、公尺芾等在王維水墨畫的基礎上以書法入畫,實踐並發展了其水墨技巧。此時蘇軾提出的「士人畫」概念有使文人畫向更成熟邁進了一步。

文人畫的鼎盛期是在元代。元統治者重武輕文,導致大量的文人進行繪事。在藝術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幽淡」,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等。

這一時期詩文印信也逐步進入畫面。不但形成布局的組成部分,而且更直接地抒發作者的心聲。趙孟頫、柯九思強調以書入畫,錢選提出「士氣」說,倪瓚鼓吹「自娛」思想,更多的畫家則是將具有象徵意義的梅蘭竹菊(史稱「四君子」)作為自己的表現題材,用以標榜個人的志節情操。

這樣,畫家的主體意識被進一步強化,文人士大夫的藝術觀念和審美理想在創作中也就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現。詩、書、畫、印始成一體,詩畫相聯,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情貫注於畫之中相輔相成,這標誌著文人畫的完善。

明代前期仍是文人畫的繼續發展時期,到了中後期,身為理論家、畫家的董其昌根據蘇軾的「士人畫」理論進一步提出,畫分南北宗和文人畫理論,文人畫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這時文人畫已上公升為畫壇的主導地位,並直接影響到了清代繪畫的基本格局和審美取向,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繪畫體系。

清代是文人畫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諸多的頂極畫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石濤最為突出。身為明末遺民,他們在書畫中寄寓國破家亡之痛。

石濤主張「筆墨當隨時代」、「法自我立」等主張對後世起到深刻的影響。

文人畫又經趙之謙、吳昌碩影響到現代的齊白石、潘天壽等人。

文人畫的特點是:

1、文人畫是詩書畫印精當地有機結合的人文藝術。文人畫作者多為學者、詩人,又是畫家,「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繪畫文學化了。詩歌入畫,更強調用詩來題寫畫的意境。

書法入畫,主張書畫相通、強調筆法的書寫性。題跋和用印開始成為畫面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2、文人畫注重畫氣,即內涵之氣質。文人畫家注重表達觀念和情感,強調主觀的、個性的自我表現。

3、繪畫技法上,文人畫重墨輕色,運用墨乾濕濃淡渾厚蒼潤的微妙變化,體現出「淡而不薄、厚而不濁、蒼而不枯、潤而不滑」的韻味。文人畫還重簡,「計白當黑「,給人以無盡深遠悠長的感受。

4、題材多為花鳥、高山、漁隱之類,人格化地表現梅、蘭、竹、菊、松、石等,以此寄託畫家的情感和精神。

總之,文人畫在表現的功能上是詩情畫意的,在題材上是自然的野趣的,在觀點上是寫意的,在表現性質上是求意象外的趣味。它展現了文人畫家的修養和人生歷程,是一顆靈魂的呈現。

參考資料:文人畫的特點

唐代以前就有純以水墨形式作畫的記載,但文人水墨畫的興起和發展是從南宋末年開始的,作者多是文人士大夫階層。文人畫的特點是:

1、作者多為學者、詩人,又是畫家,「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繪畫文學化了,題跋和用印開始成為畫面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歌入畫,更強調詩的意境和用詩來題畫。

書法入畫,主張書畫相通、強調筆法的書寫性。

2、文人畫重表達觀念和情感,暢神、抒情、寄興,強調主觀的、個性的自我表現,多借物寓意來表達志節和意趣。

3、文人畫重墨輕色,重筆墨情趣、輕刻意求似,重瀟灑洗練、輕繁縟纖細,重天真幽淡、輕富麗工豔。

4、人格化地表現梅、蘭、竹、菊、松、石等,以此寄託畫家的情感和精神,成為文人畫的重要題材,並蔚然成風。

重要代表畫家有蘇軾、文同(圖4-8)、趙孟堅、鄭思肖、揚無咎、柯九思、李衍、高克恭、王紱、夏昶等。文人畫的興起和發展,使民族繪畫傳統進一步完善。

文人畫的特徵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重表現、尚內美,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其作品,托物言志,抒發情懷;在藝術上他們大都有自己的獨特追求,體現著自己的個性風格;文人畫的作者們大都是些超脫世外的高人雅士,他們遊心翰墨、寄情山水,不貪戀金錢名利,不為權術降格。這種特殊的身份以及作畫的非職業性、非功利性特點,成為人們醉心於其中的主要原因。

何為文人畫?陳衡恪對此是這樣界定的:「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謂『文人畫』。」他同時還提出文人畫之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文人畫有它特殊的審美標準,不僅要在畫之範圍內用功,還須在畫之外提高主體精神的文化品味。它以與受命於皇家貴族的院畫和模仿因襲的畫工畫大異其趣而獨樹一幟。文人畫以詩為魂,有濃重的表情達意的抒情性特徵。

以詩的表現性、抒情性、寫意性為最高的美學追求原則。它不拘格套、任性而發。王維的繪畫藝術「畫中有詩」,最早確立了詩化的文人畫美學原則,以至後世的文人畫家都把詩畫看作一回事。

4樓:demon陌

從文人畫的歷史沿革來看,文人畫要必備幾個特點:

1、學養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經科舉制度層層選拔上來的,那麼文才必須是為官的基礎。要想胸有韜略,腹中需壘起萬捲詩書。這樣的人畫出畫來,不叫「文人畫」也會文氣十足。

2、言之有物:古時的文人畫不是忙三火四畫出來立馬就要賣錢的,而是興之所至,信筆拈來,承載的是亦憂亦樂,表達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後人才能從八大山人的鷹眼中看出睨藐不屑來。

3、格調高雅:翰墨丹青古來即稱「雅好」,「雅」人之「好」的標尺,就是格調。這和畫家的人品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畫家接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

對格調的賞析與賞析者的品位有極大的關係,即俗語所說「好畫還需識者看」。

拓展資料:

文人畫(literati painting),也稱「士大夫寫意畫」、「士夫畫」,古代藝術教育內容。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別於民間和宮廷畫院的繪畫。

始於唐代王維。作者一般迴避社會現實,多取材於山水、花木,以抒發個人「性靈」,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

標榜「士氣」、「逸品」,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重視書法、文學等修養及畫中意境之表達。對傳統美育思想及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頗有影響。近代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

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別於畫院待詔、祗候等所作的院體畫。

明朝唐寅 《六如畫譜·士夫畫》:「趙子昂問錢舜舉曰:『如何是士夫畫?

』舜舉 答曰:『畫家畫也。』」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此說影響甚久。

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

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形式,叫文人畫。它包含中國畫三門:山水、花鳥、人物並列,不在技法上與工或寫有所區分。

他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花鳥、人物都好的乙個交集。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 「 不在畫裡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 」 。

此叫做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 」 。文人畫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

在傳統繪畫裡它特有的 「雅 」 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所區別,獨樹一幟。

5樓:匿名使用者

文人畫又叫外行畫,必須拒絕正規的繪畫技法如造型透視明暗光影色彩解剖等,如果有一點正規的繪畫技法就不是文人畫。文人畫又必須以書法方法運筆,下筆沒有書法功底也不叫文人畫。歸納:

文人畫其實是書法,不是繪畫。

什麼是文人畫?

6樓:易書科技

文人畫是中國繪畫

史上對封建時代的文人和士大夫階層繪畫的稱呼,為的是區別於民間的畫工畫和宮廷的院體畫,所以也稱「士夫畫」。文人士大夫在繪畫上,主張表現個人的「人品」,抒發個人的「性靈」。在詩文之外把繪畫作為余興和筆墨遊戲,是文人畫的特點。

文人畫的作品,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追求意境,並重視詩、書、畫在作品中的融匯,對於中國畫的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都有著相當的影響。

最先提倡文人畫的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他的書法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的。蘇東坡提出了「士夫畫」,他自己也從事繪畫,好作竹石與枯木、寒林之類的畫幅。在宋代還有文同善於畫墨竹,公尺芾父子長於雲煙一片的水墨點染的山水。

元代的文人畫家,往往出於不與異族統治者合作的思想,在各種題材的作品中發洩自己的情感。文人畫在明代經書畫家董其昌等人的稱道和標榜,又得到了很大發展。他們並且把中國繪畫分為南宗北宗,而將文人畫歸入南宗,還以唐代王維為南宗之祖。

這在當時形成了「文人畫」思潮,以後更形成了山水畫上的抄襲和復古的趨勢。

徐渭《梅花圖》

文人畫家中有不少人有強烈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從北宋以後,文人畫就發展成為中國畫壇中的藝術主流。特別是明代徐渭和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石濤等人的畫法,對中國畫的發展都有著顯著的影響,一批又一批的畫家吸收他們的創新精神,應用於創作實踐。

文人畫有著精湛的筆墨技巧和優美的抒情方式。近代畫家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繪畫都吸收過歷史上的文人畫的營養,形成了人們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

解釋什麼是文人畫,什麼是文人畫?

文人畫 southern school 亦稱 士夫畫 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 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 士夫畫 明代董其昌稱道 文人之畫 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 參見 南北宗 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

中國文人畫的特點,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特點

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它不與中國畫三門 山水 花鳥 人物並列,也不在技法上與工 寫有所區分。他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也好,花鳥也好,人物也好的乙個交集。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 不在畫裡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謂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知畫之為物...

文人畫指的是什麼

文人畫 southern school 亦稱 士夫畫 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 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 士夫畫 明代董其昌稱道 文人之畫 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 參見 南北宗 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