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畫的特點,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特點

2021-03-03 20:31:26 字數 5521 閱讀 4255

1樓:匿名使用者

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它不與中國畫三門:山水、花鳥、人物並列,也不在技法上與工、寫有所區分。

他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也好,花鳥也好,人物也好的乙個交集。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裡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知畫之為物。

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說明了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在傳統繪畫裡它特有的」雅「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所區別,獨樹一幟。

2樓:淡定暖陽

"畫中有詩"注重個性表現,追求抒情寫意

3樓:胡改英

我來告你,不只中國文人畫,全部的中國繪畫的乙個特點就是(畫家的)**或叫意淫(意淫不是貶義詞,這裡沒有褒貶感**彩),我以前以為這是想象,但不是。

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特點

4樓:水滴一滴一滴

1、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2、有意境是文人畫的特色,有著從情感到氣格的「境界」的追求。作畫和看畫共同身臨其境,向審美活動的深層次發展:一是親近自然,回歸自然,和大自然合一,達到主客觀世界與時共進光景常新的境界,謂之新。

二是潛移默化在眞境、神境、妙境的高深境界之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達到精神境界的昇華!

3、文人畫是一種綜合型藝術,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是畫家多方面文化素養的集中體現,尤其和書法的關係更為密切。

運筆的疾徐輕重,點線的疏密粗細所形成的特有的節奏和韻律,要能體現出畫家創作過程中特有的心態、氣質和個性,並將這些與所表現的事物的形神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心手相應,氣力相合,跡雖斷而氣連,筆不周而意周。

5樓:匿名使用者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

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元代趙孟頫稱其「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為南宗之祖。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

1、「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2、山水、花鳥、人物並列,也不在技法上與工、寫有所區分。它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也好、花鳥也好、人物也好的乙個交集。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裡考究藝術上功夫,在傳統繪畫裡它特有的「雅」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有所區別,獨樹一幟。

3、文人畫重意,杜甫講「意匠慘淡經營中」匠心獨運,可回味無窮。倪瓚道「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寫胸中逸氣耳」。文人畫重簡,無干的皆可簡,甚至簡到「零」,「零」即是白即是空。

「計白當黑」,空白是為了「多」,為了「夠」,為了滿足,空白能給人以無盡深遠悠長的感受,似「此時無聲勝有聲」。文人畫重書,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能書者皆能畫」。趙孟頫詩云: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柯九思論畫竹「寫竹桿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這些在繪畫作品當中表現出來的特有的強烈主觀意識,都是文人畫的精髓。

4、文人畫是一種綜合型藝術,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是畫家多方面文化素養的集中體現,尤其和書法的關係更為密切。書法中的點、線和筆畫間組合不但是構成藝術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欣賞物件。運筆的疾徐輕重,點線的疏密粗細所形成的特有的節奏和韻律,要能體現出畫家創作過程中特有的心態、氣質和個性,並將這些與所表現的事物的形神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心手相應,氣力相合,跡雖斷而氣連,筆不周而意周。

6樓:老房

文人畫,又叫「士大夫寫意畫

」、「士夫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一種繪畫形式。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畫的某些創作思想和藝術實踐就出現了,但是文人畫作為正式的名稱,是由元代畫家趙孟頫提出的。

1、「文人畫」通常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

」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明 唐寅《秋風執扇圖》

2、文人畫重意,杜甫講「意匠慘淡經營中」匠心獨運,可回味無窮。文人畫重簡,無干的皆可簡,甚至簡到「零」,「零」即是白即是空。「計白當黑」,空白是為了「多」,為了「夠」,為了滿足,空白能給人以無盡深遠悠長的感受,似「此時無聲勝有聲」。

文人畫重書,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能書者皆能畫」。趙孟頫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柯九思論畫竹「寫竹桿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這些在繪畫作品當中表現出來的特有的強烈主觀意識,都是文人畫的精髓。

3、文人畫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在傳統繪畫裡它特有的 「雅 」 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所區別,獨樹一幟。清代主張「筆墨當隨時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盡奇峰打草稿」。

對「揚州八怪」(「揚州畫派」)都起到了深刻的影響。

鄭板橋《竹石圖》

7樓:胖次網

a.追求抒情寫意

b.描繪自然風景

c.以社會風俗為題

d.講究布局構圖

8樓:淚海潰堤

道法自然,講究意境。

9樓:匿名使用者

最大的特點是透視這個透視和畢卡索的透視是一樣的,講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各個方向的最好的東西全部安排在一張畫面上,很有意境。

10樓:匿名使用者

特點:在創作上強調個性表現,追求抒情寫意,融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藝術為一體,集中體現出畫家多方面的文化素養

11樓:饒小燕

文人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重要的風格流派,自【元代】興起,【明、清朝】以後成為中國畫壇的主流。它在創作上張揚個性,強調【詩、書、畫和印】等多種藝術的結合。

文人畫的特點是什麼

12樓:吳田田

文人畫在題材內容、思想情趣、筆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並形成紛繁的風格和流派。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湧現出許多不同風格的流派。

早期從明末至康熙年間,文人山水畫興盛,有被稱為「正統派」的「四王」畫派,特別受到皇帝和上層社會的欣賞。他們承續明末董其昌衣缽,以摹古為主旨,講究筆墨形式。他們在筆墨、構圖、氣韻、意境等方面,總結了一些規律性的經驗,尤其是發展了幹筆渴墨層層積染的技法,豐富了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

他們的缺陷在於忽視師法自然,迴避現實生活,缺乏具體感受,致使作品大多單調、空洞,缺少生氣和新意。

文人畫的特徵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重表現、尚內美,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其作品,托物言志,抒發情懷;在藝術上他們大都有自己的獨特追求,體現著自己的個性風格;文人畫的作者們大都是些超脫世外的高人雅士,他們遊心翰墨、寄情山水,不貪戀金錢名利,不為權術降格。這種特殊的身份以及作畫的非職業性、非功利性特點,成為人們醉心於其中的主要原因。

何為文人畫?陳衡恪對此是這樣界定的:「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謂『文人畫』。」他同時還提出文人畫之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文人畫有它特殊的審美標準,不僅要在畫之範圍內用功,還須在畫之外提高主體精神的文化品味。它以與受命於皇家貴族的院畫和模仿因襲的畫工畫大異其趣而獨樹一幟。文人畫以詩為魂,有濃重的表情達意的抒情性特徵。

以詩的表現性、抒情性、寫意性為最高的美學追求原則。它不拘格套、任性而發。王維的繪畫藝術「畫中有詩」,最早確立了詩化的文人畫美學原則,以至後世的文人畫家都把詩畫看作一回事。

14樓:demon陌

從文人畫的歷史沿革來看,文人畫要必備幾個特點:

1、學養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經科舉制度層層選拔上來的,那麼文才必須是為官的基礎。要想胸有韜略,腹中需壘起萬捲詩書。這樣的人畫出畫來,不叫「文人畫」也會文氣十足。

2、言之有物:古時的文人畫不是忙三火四畫出來立馬就要賣錢的,而是興之所至,信筆拈來,承載的是亦憂亦樂,表達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後人才能從八大山人的鷹眼中看出睨藐不屑來。

3、格調高雅:翰墨丹青古來即稱「雅好」,「雅」人之「好」的標尺,就是格調。這和畫家的人品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畫家接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

對格調的賞析與賞析者的品位有極大的關係,即俗語所說「好畫還需識者看」。

拓展資料:

文人畫(literati painting),也稱「士大夫寫意畫」、「士夫畫」,古代藝術教育內容。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別於民間和宮廷畫院的繪畫。

始於唐代王維。作者一般迴避社會現實,多取材於山水、花木,以抒發個人「性靈」,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

標榜「士氣」、「逸品」,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重視書法、文學等修養及畫中意境之表達。對傳統美育思想及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頗有影響。近代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

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別於畫院待詔、祗候等所作的院體畫。

明朝唐寅 《六如畫譜·士夫畫》:「趙子昂問錢舜舉曰:『如何是士夫畫?

』舜舉 答曰:『畫家畫也。』」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此說影響甚久。

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

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形式,叫文人畫。它包含中國畫三門:山水、花鳥、人物並列,不在技法上與工或寫有所區分。

他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花鳥、人物都好的乙個交集。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 「 不在畫裡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 」 。

此叫做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 」 。文人畫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

在傳統繪畫裡它特有的 「雅 」 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所區別,獨樹一幟。

你怎樣理解文人畫,文人畫的意境是什麼

傳統文人畫的價值在於它營造出了一種寧靜 淡雅的意境,其美學價值的精髓是重視意境的營造。意境 所指的不是單純客觀的有限之境,而是一種包含有諸多主觀因素 畫家理想中的有意味的境界 觀者對作品聯想中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往往會因創作者和鑑賞者個體的審美經驗和主觀感受的不同而各異,從而也多少使 意境 這一概念包...

文人畫,宮廷畫,這三種型別的畫是怎樣分為一類的

你去找王伯敏先生的 中國繪畫通史 目前最客觀和權威的。簡言之,宮廷畫技巧嫻熟精到,代表著當時繪畫技巧的最高水平和社會的總體價值傾向,在研究中國禮儀制度方面有史料作用。宮廷畫可以作為範本供臨摹,有利於繪畫技巧的傳承。但其過於注重技巧表現,難免陷入僵化,並可能阻礙新技巧 構圖的產生和應用。和八股文的作用...

試比較社會生活繪畫,宗教畫,山水畫與文人畫的不同,說出它們各

生活繪畫重在表現當代時代人文環境特點,宗教繪畫意在表現宗教的故事性,山水文人抒意 aid his work examine 比較社會生活繪畫,宗教繪畫,山水畫與文人畫的不同和它們各自的特點 生活繪畫重在表現當代時代人文環境特點,宗教繪畫意在表現宗教的故事性,山水文人抒意 文人畫與山水畫的區別及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