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2021-03-05 08:00:07 字數 5558 閱讀 7081

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1.儒家的「禮治」主義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

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2.儒家的「德治」主義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3.儒家的「人治」主義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

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乙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意義: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

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從一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乙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乙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裡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拋棄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維護封建君主**統治的理論基礎。

儒家思想、君主**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麼選擇,儒家思想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寶庫。儲存和解釋儒家思想文獻,增進人們對它的理解是我們作為對儒家感興趣的學者的乙個重要任務。不管你對儒家思想的評價如何,了解這個極其豐富多彩的傳統一定會使得你的生活更加豐富。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1.儒家的「禮治」主義: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

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

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2.儒家的「德治」主義: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3.儒家的「人治」主義: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

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乙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忠孝仁義。統治者要用道德去感化人,被統治者和統治者要各安天命,各自遵從上天的安排做好分內之事 ,無論是誰錯了都要受到懲罰,中心思想是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起到了維護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安定。

4樓:匿名使用者

天地君親師,把人分類了,重視禮教。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5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1、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

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週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

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夥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型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乙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此外還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7、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

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8、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擴充套件資料:

儒家思想簡要介紹: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

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

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

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回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乙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

2、儒學領導力

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中國現有的一切都是以傳統為基礎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代很多外國思想家正在反思社會的執行模式和走向,並感覺到了其中的潛在危機。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結果就是:

把目光投向中國,而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和重要性必將日益顯現出來,這一點已經有所表現。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性的文化,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哲學從闡釋世界與人生最本源的規律出發,得到了對領導理論最精闢的闡述和分析,並且對領導的內涵做出了最為本質和精準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明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

當代發展儒學思想主要用於企業的管理,應用儒學思想延伸出的領導力智慧型是當代企業領導者的必修課,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已經成了當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3、文化影響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仁是何物,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樓主這個問題,兩千年來沒有標準答案。究竟 仁 是什麼?老夫子自己也沒有給過一個明確的定義,韓愈曾經試 釋過 博愛之謂仁 只是怎麼都有點讓人想起墨子的 兼愛 說,而且儒家從來不提倡 博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很明顯的由己及人,儒家的愛是分層次的,分親疏的。所以 博愛之謂仁 是不準確的。...

儒家學派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 義 禮 智 信 恕 忠 孝 悌等德目。仁 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 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 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 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 有...

杜甫的儒家思想,杜甫說儒家思想是怎樣在其作品中體現

杜甫出生在乙個世代 奉儒守官 的具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家庭給予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教養和務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所以杜甫稱做官是他們家族的 素業 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以及以後的種種行為都是在為追求仕途事業和為官行道相聯絡。如他在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中寫道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