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學與古典管理學的區別,現代管理學的原理是什麼呢

2021-03-04 08:54:03 字數 5295 閱讀 4434

1樓:

「傳統管理」是指在缺乏先進、高尚的情操薰陶下,在被名利包裹的汙穢浸辱下,商業行為還僅僅停留在金錢、虛榮、享樂的狹隘思潮中,由此而滋生了傳統的管理思維與管理行為。這些以利潤為導向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行為都屬於傳統管理。

傳統管理最突出的特點是靠經驗、個性去管理企業,缺乏戰略和經營規劃,商業行為帶有一定的賭博心理,由於改革開放初期一段時期內,市場需求大於商品供給,加之法制經濟很不規範,很多文化素質低,所以導致這種現象。

現代管理學的原理是什麼呢

2樓:匿名使用者

1、資訊共享

作為管理學的核心內容,管理資訊不斷地揭示管理學的規律。而管理的核心內容資訊則是始終引領管理學的技術進步。那麼,要實現管理學的目標和任務,首要的就是實現不斷提公升的資訊共享水平。

古代的飛鴿傳書,各種會議以及決策,都是從資訊共享開始,實施執行,然後到資訊共享結束。

現代的網際網路、區域網則提供了更加迅捷高效的資訊共享渠道平台。

管理學能夠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必須歸功於人類社會的資訊科技發展和發達。

2、機遇均等

作為現代管理學,應該充分地考察全球的經濟生態,為每個經濟要素提供公平、公正、公開、均等的機遇,這在一流和超一流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充分地展露出它的魅力!

它避免了個人**、偏聽偏信、病態管理機制執行,為企業的提供了勃勃生機!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節省和調動社會的資源。

3、高科技領先

人類社會的任何一次進步,無不體現著凝聚人類智慧型的高科技產業的資訊的光芒,原始社會的石器時代,到現代社會的網際網路絡,都是高科技產業的傑作和效能。

4、人才是第一稀缺資源

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本身都是為了人類造福的,而作為科學技術的第一載體——人才,則是始終是世界各國明爭暗鬥的掠奪物件。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人才都是稀缺的,沒有哪乙個國家會表示出自己的國家的人才是過剩的!管理應遵循的原理如下:

目前還沒有一套普遍公認的完整的管理學原理體系。不同版本的管理學教科書和辭書,各有一套不同的管理學原理體系。

朱新民、李永春、周吉主編《現代管理科學詞庫》(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3年9月)中提出了下列管理原理體系:

(1)系統原理:為了達到最佳管理,必須進行系統分析,抓住系統的三個環節:目的性、全域性性、層次性。

(2)整分合原理:現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地綜合。

(3)反饋原理:面對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必須做到靈敏、準確、有力的反饋。

(4)封閉原理:任一系統內的管理手段必須構成乙個連續封閉的迴路。

(5)能級原理:將不同的個人,根據其能力大小,分別安排在適當層次的組織機構中,做到人盡其才,能者多勞。

(6)彈性原理:管理必須保持充分的彈性,以適應各種可能的變化,實現動態管理。

(7)動力原理:管理必須有強大的動力,包括物質動力、精神動力,資訊動力,才能持續有效地進行。

張正河、陸娟主編《管理學》的原理體系為:

(1)人本原理:以人(員工)為中心,以人為本。

(2)系統原理:將組織看成乙個系統,用系統論觀點和方法解決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迴圈原理:在一定的管理回路上進行管理。

(4)擇優原理:通過不斷擇優來實現組織利益最大化。

(5)反饋原理:任何管理都要有乙個反饋過程。

(6)權變原理: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週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編著《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23年11月第四版第31次印刷)中提出了下列管理原理體系:

(1)系統原理:包括整體性原理、動態性原理、開放性原理、環境適應性原理、綜合性原理等。所謂整體性原理是指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及要素與系統之間的關係以整體為主進行協調,區域性服從整體,使整體效果為最優。

所謂動態性原理,是指系統作為乙個運動著的有機體,其穩定狀態是相對的,運動狀態則是絕對的,系統不僅作為乙個功能實體而存在,而且作為一種運動而存在。所謂開放性原理是指任何有機系統都是耗散結構系統,系統與外界不斷交流物質、能量和資訊,才能維持其生命。所謂環境適應性原理是指系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與周圍發生各種聯絡。

這些與系統發生聯絡的周圍事物的全體,就是系統的環境,環境也是乙個更高階的大系統。如果系統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流,能夠保持最佳適應狀態,則說明這是乙個有活力的理想系統。否則,乙個不能適應環境的系統則是無生命力的。

所謂綜合性原理,是指把系統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種因素聯絡起來,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規律性。

(2)人本原理:主要包括職工是企業的主體,職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等觀點。

(3)責任原理:主要包括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合理設計職位和委授權限,獎懲要分明、公正而及時等觀點。

(4)效益原理:認為任何組織的管理都是為了獲得某種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管理應確立正確的效益觀,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結合起來,盡可能客觀公正地評價效益等。

(5)倫理原理:認為乙個組織要想維持足夠長的生命力,不僅需遵守法律,還需要遵守倫理規範或講究倫理。

黃津孚著《現代企業管理原理》(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三版)的原理體系為:

(1)系統原理:把企業視為社會技術經濟系統,運用系統觀點和系統方法建立組織與環境、組織內部各部分相互促進的協調關係,實現企業系統的高效能、高效率。

(2)人本原理:把人看作最重要的資源,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制定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戰略,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活力。

(3)管理職能原理:以計畫為第一職能,通過有效履行**、決策、組織、控制等各項職能,以達到預定的企業目標。

(4)科學管理原理:通過調查研究管理的規律,提高標準化水平,採用先進的管理技術,不斷提高管理效率。

(5)權變管理原理:從實際出發,在不違背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揚創新精神,靈活選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及時組織管理變革,以適應管理目標和客觀條件的變化,使企業不斷發展。

姜克芬、王雙振、吳一平主編《現代企業管理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

(1)系統原理:現代管理的任何物件都是乙個系統,都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系統分析、評價、設計、優化、決策和實施,進行系統管理。

(2)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統的核心,管理活動應在對人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充分條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

(3)動態相關原理:管理系統及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運動變化的,應在動態中把管理工作做好。

(4)效益原理: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主要追逐物件,也是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楊善林主編《企業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9月版):

(1)人本原理:以人(職工)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為了人。

(2)規律性原理: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規律性認識管理工作並對其進行研究,達到按照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發展運動的客觀規律來管理企業的目的。

(3)系統性原理:為達到最佳管理,必須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

(4)控制性原理:通過不斷接受和交換內外資訊,依據一定的標準,監督檢查計畫的執**況,發現偏差,採取有效措施,調整生產經營活動,以達到預期目標。

(5)彈性原理:指管理在客觀環境作用下為達到管理目標的應變能力。

(6)激勵原理:採用科學的方法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每個人都能做到盡其所能,展其所長,自覺地努力工作。

(7)效益原理:以盡量少的消耗和資金占用,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此外,還有一些零星的提法,如「許諾原理」、「航道原理」等不一而足。

山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張建華先生認為,仔細觀察上述不同版本的管理學原理體系,可以從中發現以下問題:

(1)原理與原則混淆。筆者理解,「原理」應該是指客觀存在的規律,而「原則」是人們依據一定的客觀規律和自身的利益目標制定的行動準則和規範,二者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2)原理與具體操作指南混淆。如許諾原理,實際上不過是一些非常具體的經驗性操作指南,提示人們如何進行許諾等,稱之為「許諾定則」可能更為妥當一些。

(3)片面性。各種版本的原理體系都侷限於管理活動某些個別環節的規律性,沒有全面系統地反映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特別是侷限於企業管理活動,沒有全面系統地反映各類管理活動所共有的基本規律。

(4)表面性。許多所謂「原理」實際上不過是表面現象和具體技巧的簡單概括,如權變原理、效益原理等。

(5)無序性。一套原理體系中不同原理之間缺乏內在的邏輯順序,如系統原理、能級原理、反饋原理、封閉原理、動態相關原理、……等,實際上是同乙個原理不同的重複表述。

鑑於上述問題,張建華先生認為,在構建管理學的基本原理體系時應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1)全面系統。一套完整的管理學原理體系應該能夠全面系統地反映管理全過程的基本規律。

(2)簡明深刻。作為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應著重回答管理實踐中最基本的規律性,避免糾纏細枝末節性的問題。

(3)客觀科學。作為管理學的基本原理體系,應與指導管理實踐活動的主觀原則有所區別,客觀地反映管理實踐活動所遵循的基本規律。

(4)嚴肅審慎。在構建管理學的基本原理體系時,應持嚴肅認真的審慎態度,不應隨便將管理實踐中出現的個別經驗訣竅,冠以「原理」之名。

張建華先生認為,考慮到各種管理實踐活動的普遍共性,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哲學原理,並建議構建下列基本管理原理體系:

(1)環境決定原理:事物都是環境的產物,事物的能量和物質都來自環境,也即事物的內因全部來自外國,因此事物的發展變化歸根到底都是周圍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

(2)系統原理:事物都是一定環境的產物,都是由若干元素組成的系統,事物內部各元素相互聯絡形成一定的結構,系統結構取決於事物所處的環境並在外部環境因素推動下不斷發展變化,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其各組成部分孤立功能之和。

(3)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統內部諸要素中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管理成敗的主要因素。其中,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還包括使用者、合作夥伴和社會大眾。

(4)利益驅動原理:人們參與管理活動的根本動機是自身的利益。

(5)隨機概率原理:事物發展變化都是依據一定的概率進行的隨機過程。

(6)隨機否定原理:事物總是依據一定的概率在不斷的隨機否定中向前發展。

(7)**突破點原理:事物發展變化總是首先在舊事物相對發達之處實現突破。

(8)組織分化原理: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乙個在外部環境因素推動下進行的組織分化過程,即事物總是通過不斷吸收外來新鮮因素,在原有系統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地**分化,形成新的越來越複雜的組織結構。

(9)不可逆原理:事物發展變化是乙個時間不可逆過程,一旦變化,就不可能回覆原狀。

(10)慣性原理:事物在環境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總是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

以上10條原理,概括起來,集中回答了管理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三個基本問題:即事物發展的原因、發展的方向以及發展的過程和內在機制,其中第1-4條主要闡明發展的原因和動力,第5-8條主要闡明發展的方向、過程及內在機制,第9-10條則是闡明發展變化的阻力和侷限。所有這些都是任何一項管理實踐活動都必須認真考慮的最基本的問題。

自考管理學基礎好過嗎,想自考現代管理學

資源管理有六種。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設施管理,工作環境管理,財務資源管理,供方和合作夥伴管理,知識資訊與技術資源的管理。一是更新管理理念。立足現有人員,不斷加大培訓力度,給每個人以合適的崗位。堅持 用人所長,能級匹配 的原則,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開闢 快車道 二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推行競爭上崗,實施輪崗...

現代管理階段出現了哪些管理學派,現代管理階段的主要派別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現代管理理論是繼古典管理理論 行為科學理論出現後,西方管理理論和思想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它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 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環境而不斷創新所形成的學派 特指二戰以後出現的一系列學派 所創立的理論。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最大特點是 學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論 思想 方法不...

管理學概論問題,管理學概論的目錄

1 答 管理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管理是一門科學,它由大量學者和實業家在總結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基礎上形成,可以用來指導人們從事管理實踐。管理並不能為管理者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基礎,結合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