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龍應台是作家,是學者,是**,但也是女兒,是母親,是姐妹,並未忽略女性特有的生命感悟,而且在其筆下更耐玩味。《目送》這本「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便是如此。
本書分為三輯,各輯之間有所區隔但亦不無交叉,以敘寫父(母)女情為主,兼及對生死大問的體悟,也不乏對動盪世界的關切。對年邁的父母,龍應台像對孩子一樣照顧和呵護,讀來讓人動容。她讓兩個孩子設法逗外公說話,尋找老人感興趣的話題;她去醫院探視父親,推著他出來透氣,為他清理失禁的屎尿;她在父親將歿之前向喇嘛求助,以去除老人內心之中的恐懼;她與母親和兄弟一道返鄉,按照湘楚風俗安頓父親的靈魂;她給曾經愛美的母親染完指甲又染趾甲;她陪著失眠的母親深夜去街頭吃東西;她因為要離開而提前二十四小時開始耐心安慰失憶的母親……只是些庸常的碎屑,卻閃耀著愛的光輝。
因為父母,她與哥哥弟弟經常聚首,但「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因此不禁疑惑:「母親也走了以後,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於人生的荒漠?
」不會的。兄弟就像一株南美洲雨樹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人到中年的龍應台,對父母和兄弟,乃有這樣的深情。
置於卷首的《目送》,據說是在港台和海外流傳最廣的一篇。此文敘寫作為母親的龍應台送兒子去上學,「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幾條街」,直到「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那時的兒子一邊往前走,一邊不斷地回頭;待到華安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已是「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這次第如何教人不落寞?記得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的大學報到,直到他的小貨車不見了,她還站在那裡,悵然若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離亂來台的父親最終魂歸故土,遠在異國的兒子必會獨面人生,作為女兒和母親,似乎只能把這「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
與之相比,「在大陸的集體心靈旅程裡,一路走來,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因此在內地點選率和流傳率最高的是《(不)相信》這篇。「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這當中包括「文明的力量」、「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以及「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不過,「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
」此外,也有「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在卻信了」,「不過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談」,比如「性格決定命運」、「色即是空」、「船到橋頭自然直」。大陸的人們確乎在犬儒與理想之間徘徊,現實讓人失望,但希望亦非絕無。正如魯迅所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來自於行動,為了行動必須相信。
在《(不)相信》的文末,龍應台引述了弘一法師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說她明白了「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這其實是對生命體驗的直觀與體悟,難以實證於人,只能自了於心。
龍應台在行文中經常提到詩詞,卻不是為了裝飾,而是因為彼時彼地讓她跨越時空與古人心有靈犀了。「文章憎命達」,「詞窮而後工」,沒有相當的閱歷固然寫不出動人心魄的詩詞,甚至也難以明了詩詞中蘊涵的意味。
龍應台寄住在香港乙個島上的時候,聽到了「一聲比一聲緊迫,一聲比一聲淒厲」的鳥啼:苦啊,苦啊……「它使我緊張、心悸,使我怔忡不安,使我萬念俱灰,使我想出家坐禪」。朋友告知這是杜鵑的聲音,於是她從白居易、杜牧、木公、秦觀、朱熹等人的詩詞中找到了知音: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卻知夜夜愁相似,爾正啼時我正吟」;「腸斷聲聲血,即行何日回」……如果不是身臨其境,這紙上的聲音怎會穿透千百年直抵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龍應台的父親經常念古文和詩詞,特別是《陳情表》,每每念著念著便泣不成聲。這是因為自他十六歲離家從軍便再也沒有見到老母親,想到李密為奉養祖母而拒絕徵召,如何不傷感不愧疚?
「臣密言」也正是他想說的話。「事非經過不知難」,人生的諸般次第也只有經過了才有質感。
敘寫親情之外,還有一些悲憫天下憂思歷史的文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當年乙個八歲孩子經歷過的歷史:「日本人走了,蘇聯人來了,蘇聯兵家家戶戶找女人。
我媽和鄰居的女人一聽到風吹草動就從後門逃竄,抱著我們躲到高粱田裡去,一整夜都躲在裡面,很冷。」這樣的圖景當然進入不了歷史,歷史中記載的只有勝負的盤點。不過懾人心魄的殺戮在我們的歷史上從來不缺。
書名「目送」,目送親人遠去,目送時間流逝,目送歷史蒼茫,而讀者痴對此書,也是目送乙個個一行行一頁頁的文字翻過,直至最後的一紙空白……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 800字
2樓:心與千尋
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重來一次也決然不會一模一樣,然而,大千世界裡大家的人生裡我們都曾扮演過一樣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種怎樣微妙的變化,似乎有些東西像注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從文字的描述上,龍應台的母親曾經是乙個愛美、非常活潑開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歲月還是沒有任何的優待,她像無數老人一樣逐漸忘記了很多事情,丟掉了很多過去,包括女兒。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龍應台有過,她的父親也有過,你有過,你父母有過,你將來的孩子也會有。人生是連續的,變化是逐漸的,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張士豪變成了體育老師,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孟克柔變成了她媽媽,我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變化。
「油公尺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別人的爸爸媽媽,我們會變成別人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時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憶與思考。其實,沒有乙個內容或者觀點是全新的,但這絲毫無損它的價值。除了那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大多數的你我都在經歷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卻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來,我們任由它在腦海裡浮現消失,然後忘記我們曾想過什麼。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才能體會。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龍應台女士的視野和文筆。文筆不是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東西,它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
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敘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過去的乙個多月,當我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無暇看我喜歡的書時,我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厭惡,我厭惡自己寫出東西的不凝練和索然無味,我厭惡自己困於生活卻在離生活越來越遠。
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城市與城市的關係,歷史與當下的關係,這本書思考的東西很多也很散。
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寮國的孩子。如果說這個世界太大,我們無力去全心疼愛,那麼在這麼的一霎那,當我們想起那些,那屍體上的乾淨雪白的布,那隨時都可能爆開的炸彈,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們是否會有那樣地一絲顫抖。
「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後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我只知道,「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為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裡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著被『誤觸』。」領袖們多麼偉大也好,歌頌民主強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們能如本書裡《幸福》所描繪的那樣。
當人們內心安定生活過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謂的主權所謂的侵占,世界本就一家,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謂的夢想。
這片綠濃得化不開,誠願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開這個世界的綁起的結。
滿意採納哦親~o(∩_∩)o
3樓:格閣凍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
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台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台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
當龍應台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為他認為,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台幫父親清理排洩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
父親對 「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在《目送》這本書的第八篇:《母親節》裡,有一段有趣兒的文字,是一些對話,我一邊看,一邊想,貌似我和母親也有過這類的的對話……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台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台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 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
求龍應台《目送》讀後感有要求,龍應台《目送》讀後感5篇250300字
我覺得龍應台的文字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靜靜的,緩緩的,有些許的小幽默,也有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乙個熟人淡淡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每一篇文章之間其實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層層疊加,是需要連貫下去看的。於是,其實有些看似是廢話的話,是她預設的情感基調。而到了最後,那些積累的感情一下子爆發出來。用她的乙個...
讀後感急呀,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讀完 魯濱孫漂流記 這本精彩的 後,乙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 航海家魯濱孫。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我彷彿看到輪船甲板上站著這樣的乙個人 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厭惡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鬥的生存大挑戰。種種的不幸與困...
《木笛》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木笛 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是 木笛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 有乙個人叫朱丹,他去參加乙個 類的比賽,當時大師給他抽中的是一首歡快的曲子,但是朱丹怎麼也不吹歡快的曲子,放棄了比賽 因為當天是南京大 他走到紀念碑前,吹響那悲傷而淒涼的曲子,最後大師走過來緊握他的手,告訴他他被錄取了,當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