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經當過宰相,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所著《通典》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這種家庭環境,使杜牧不容選擇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點上來安排人生道路。
他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意[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這顯然是把自己當出將入相的政治家來要求。他寫過政治軍事**,還註釋過《孫子兵法》,很以這方面的才能自負。像他的《赤壁》,就以軍事家的眼光來看待這次戰爭。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字面的意思是說,六百多年後的詩人還在赤壁找到沒有鏽蝕盡的斷戟,可見赤壁之戰的激烈。當年周瑜若不是東南風幫忙,用火攻僥倖擊敗曹操,恐怕東吳的兩個美女大喬和小喬,也會被曹操捉到銅雀臺去。顯然,在杜牧看來,戰爭的勝敗決不像歷史記載的那樣帶有必然性。
也可以推想到,這裡面有他自負的傲氣:要是有我精通兵法的杜牧在,我就能從容不迫的擊敗曹操,用不著靠東南風幫忙來僥倖取勝了。
杜牧《赤壁》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2樓:a九尾妖姬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
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杜牧,字牧之,號稱杜紫薇,又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晚唐時期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三朝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歲暮卒於長安,終年五十歲。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
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3樓:宛娜慈昌
一、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二、《赤壁》原詩及譯文
1、原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三、《赤壁》簡介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四、作者杜牧簡介
1、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2、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3、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4、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髮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5、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赤壁》的寫作背景 15
4樓:儒雅隨和
《赤壁》這首詩是詩人杜牧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復唐朝的繁榮。他反對最高統治者的奢侈和無知,並討厭鎮和吐蕃貴族的入侵。他認為,唐朝必須消除這兩大禍害,加強團結,奪回失地,國家能夠解決,人民才能受苦。
降低。但他從未被統治者重用過,也沒有表現出他的野心,所以他總是感嘆抑鬱症。
故事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這是一場在三國歷史形勢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大戰役。結果,孫和劉連軍擊敗了曹軍,34歲的孫武軍指揮官周瑜是這場戰鬥中的頭號人物。詩人**了古戰場的遺物,表達了他對赤壁之戰的獨特見解。
5樓:hua丶海賊王
一、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二、《赤壁》原詩及譯文
1、原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三、《赤壁》簡介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四、作者杜牧簡介
1、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2、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3、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4、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髮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5、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6樓:薄荷綠
杜牧處於唐末時期,那是唐朝內憂外患,杜牧空有滿腔抱負,奈何無處施展,所以才寫了這首詩。
7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8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
1、關於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詩人。他生活在日趨衰落的晚唐時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負是恢復唐王朝天寶以前的興盛景象。他反對最高統治者窮奢極欲、不恤國事,更痛恨藩鎮割據和回紇、吐蕃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認為唐王朝必須除去這兩大禍患,加強統一,收復失地,國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減輕。
但他始終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所以一直慨嘆憂鬱。杜牧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顯著,後人稱盛唐時期的杜甫為「老杜」,稱晚唐時期的杜牧則為「小杜」。著有《樊川集》。
2、關於本文的主題。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鬱不平之氣。
3、如何理解「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9樓:縹蓮
無什麼寫作背景,就 是有感而發
杜牧的《赤壁》的寫詩背景
10樓:笑悲情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11樓:lian帟
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長江南岸。但杜牧所詠之赤壁並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所以杜牧此詩雖為詠史詩,實則借題發揮,懷古論今。
杜牧的《赤壁》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寫詩背景)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13樓:嗨樓上的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14樓:陳王相思幾時休
是在作者路過赤壁時有感而發寫下的。
杜牧的赤壁的寫作背景
15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的《赤壁》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杜牧在此詩裡,通過「銅雀春深」這一富於形象性的詩句,即小見大,這正是他在藝術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
另外,有的詩論家也注意到了此詩過分強調東風的作用,又不從正面歌頌周瑜的勝利,卻從反面假想其失敗,如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雲:「牧之之意,正謂幸而成功,幾乎家國不保。」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也說:
「杜牧精於兵法,此詩似有不足周郎處。」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慮的。杜牧有經邦濟世之才,通曉政治軍事,對當時**與藩鎮、漢族與吐蕃的鬥爭形勢,有相當清楚的了解,並曾經向朝廷提出過一些有益的建議。
如果說,孟軻在戰國時代就已經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則,而杜牧卻還把周瑜在赤壁戰役中的巨大勝利,完全歸之於偶然的東風,這是很難想象的。他之所以這樣地寫,恐怕用意還在於自負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鬱不平之氣。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廣武戰場時所發出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那種慨嘆在內,不過出語非常隱約,不容易看出來罷了。
白居易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長恨歌 等極為有名,漢族,語言通俗易懂。其中 花非花 一首 文章合為時而著,與杜甫的 三吏 所作 新樂府 敘事詩中 琵琶行 但仍寫了許多好詩,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因而人稱詩佛 世稱白傅 古歌舊曲君休聽,祖籍太原 今屬山西 白湟十分喜愛,卒於洛陽 屬河南 履道理私第,字樂天。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 公...
曾侯乙墓歷史背景的介紹,曾侯乙墓的歷史背景
湖北隨州,扼北進中原之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作為當時南北要衝,又是華夏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交匯之地。戰國時,這裡曾存在過乙個小諸侯國 曾國,由於它實在太渺小,以至於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對它的記載。然而,隨著197...
詹天佑的歷史背景,詹天佑那時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在修建津榆鐵路架灤河鐵橋時,英 日 法三國的工程師指揮打樁均告失敗。詹天佑採用中國偉統方法配合機器進行打樁,獲得成功。新易鐵路是中國工程式師自修鐵路的開端。詹天佑只用四個月建成,提前兩個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凱的賞識。京張鐵路由於英 俄爭奪築路權相持不下,決定由中國自建。外國人譏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