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2021-03-07 20:10:18 字數 5216 閱讀 9696

1樓:溥蕾嘉知

《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漢族,語言通俗易懂。其中《花非花》一首;文章合為時而著,與杜甫的「三吏」,所作《新樂府》。敘事詩中《琵琶行》,但仍寫了許多好詩,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因而人稱詩佛;,世稱白傅:

「古歌舊曲君休聽,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白湟十分喜愛,卒於洛陽[屬河南]履道理私第,字樂天。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宦途自此心長別,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世事從今口不開」。

見新鄭山川秀美。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號香山居士,又自號樂居士,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貶為江州司馬,主張",享年75歲,被稱為「老嫗能解」。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捲,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詩歌合為事而作"、《秦中吟》共六十首,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句句必盡規」。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今河南鞏義)縣令,因得罪權貴。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

主要作品

《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早年熱心濟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

聽取新詞《楊柳枝》」。贈劉禹錫詩云。到了其曾祖父時,諡號「文」,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詩很多、左讚善大夫、白文公,對後世頗有影響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詩人。晚年寄情山水,以諷喻詩為最有名,頗具朦朧之美。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並力求通俗、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也寫過一些小詞,葬香山,民風淳樸,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

2樓:柳蜈

出生亂世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新鄭的乙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藩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歲時,任鞏縣令的祖父卒於長安,緊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780年),一年後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公升任徐州別駕,為躲避徐州戰亂,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離度過了童年時光。

而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罷校書郎。同年四月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及第,授盩庢縣(今西安周至縣)尉。807年,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

808年任左拾遺,迎取楊虞卿從妹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戶部參軍,811年母親陳氏去世,離職丁憂,歸下邽。814年回長安,授太子左讚善大夫。

任左拾遺時,白居易認為自己受到喜好文學的皇帝賞識提拔,故希望以盡言官之職責報答知遇之恩,因此頻繁上書言事,並寫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乃至於當面指出皇帝的錯誤。白居易上書言事多獲接納,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憲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絳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

」李絳認為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勸諫憲宗廣開言路。

貶謫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

遂以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至江州與白居易相聚。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一同與兄長溯江而上。

途中與元稹相遇於黃牛峽,三人相遊之處被稱為三遊洞。在忠州任職的時間,白居易在忠州城東的山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 同年冬,被任命為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819年到任。

820年夏,被召回長安,任尚書司門員外郎。

白居易的母親雖因看花墜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許多詠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紀錄,新井詩作於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詩今已失傳),可見此事不能構成罪名。他被貶謫的主因,很可能與他寫諷諭作品而得罪當權者有關。貶謫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希望能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貢獻;至此之後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雖仍有關懷人民的心,表現出的行動卻已無過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雖不得志,大體上仍能恬然自處,曾在廬山香爐峰北建草堂,並與當地的僧人交遊。

任職蘇杭

820年冬,轉任主客郎中、知制誥。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緋色朝服,(緋色即朱色,為五品以上**所用的服色)。轉上柱國,又轉中書舍人。

822年,白居易上書論當時河北的軍事,不被採用,於是請求到外地任職,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內有修築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績。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秋天至洛陽,在洛陽履道裡購宅。

825年,被任命為蘇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因病去職,後與劉禹錫相伴遊覽於揚州、楚州一帶。

在杭州刺史任內,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並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對後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離任前,白居易將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之中作為**,以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公務上的周轉,事後再補回原數。

當這筆**一直運作到黃巢之亂時,當黃巢抵達杭州,文書多焚燒散失,這筆**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兩岸栽種有楊柳,後世誤傳這即是白居易所修築的堤,而稱之為白公堤。事實上這道「白堤」在白居易來杭州之前已存在,當時稱為「白沙堤」,且見於白居易的詩作之中。

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任浙東觀察使,浙東、杭州相去並非太遠,因而二人之間有許多往還的贈答詩篇。當白居易任滿離開杭州時,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編成《白氏長慶集》五十卷。

在蘇州刺史任內,白居易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里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簡稱「山塘街」。

晚年生活

827年,白居易至長安任秘書監,配紫金魚袋,換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所用的服色)。828年,轉任刑部侍郎,封晉陽縣男。829年春,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分司,回洛陽履道裡。

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為元稹撰寫墓誌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的六七十萬錢,白居易將全數布施於洛陽香山寺。

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賓客分司。835年,被任命為同州刺史,辭不赴任,後改任命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封馮翊縣侯,仍留在洛陽。839年10月得風疾。

841年,罷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書致仕,領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閒適」的生活反應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而844年,73歲的白居易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事成後作詩《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並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裡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遊歷於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裡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

洛陽安逝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捲。

3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基本資訊

個人背景:現實主義詩人

中文名:白居易

別名:白樂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河南新鄭市(今鄭州新鄭)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年

葬於:洛陽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別稱:詩魔、詩王

其他成就: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 寫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

其他作品:《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

個人成就

翰林學士

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十六年(800年)29歲時中進士,先後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讚善大夫。

江州司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書力主嚴緝**,以肅法紀。

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於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說他母親是看花的時候掉到井裡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喻詩。

貶官江州(現九江)給白居易以沉重的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後由於好友崔群的幫助他公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後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白居易奪利,明爭暗鬥;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於是他極力請求外放。

822年,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職期間,他見杭州一帶的農田經常受到旱災威脅,官吏們卻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議,發動民工加高湖堤,修築堤壩水閘,增加了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今杭州)、鹽官(今海寧)之間數十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白居易還規定,西湖的大小水閘、斗門在不灌溉農田時,要及時封閉;發現有漏水之處,要及時修補。

白居易還組織群眾重新浚治了唐朝大曆年間杭州刺史李泌在錢塘門、湧金門一帶開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條件。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親白季庚都是詩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讀書十分刻苦。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困,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曾侯乙墓歷史背景的介紹,曾侯乙墓的歷史背景

湖北隨州,扼北進中原之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作為當時南北要衝,又是華夏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交匯之地。戰國時,這裡曾存在過乙個小諸侯國 曾國,由於它實在太渺小,以至於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對它的記載。然而,隨著197...

詹天佑的歷史背景,詹天佑那時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在修建津榆鐵路架灤河鐵橋時,英 日 法三國的工程師指揮打樁均告失敗。詹天佑採用中國偉統方法配合機器進行打樁,獲得成功。新易鐵路是中國工程式師自修鐵路的開端。詹天佑只用四個月建成,提前兩個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凱的賞識。京張鐵路由於英 俄爭奪築路權相持不下,決定由中國自建。外國人譏笑中國...

杜牧的詩《赤壁》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經當過宰相,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所著 通典 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這種家庭環境,使杜牧不容選擇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點上來安排人生道路。他注意 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意 易 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 上李中丞書 這顯然是把自己當出將入相的政治家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