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皇帝御座上方的金匾上寫的字是什麼

2021-03-04 07:23:26 字數 5962 閱讀 7982

1樓:匿名使用者

建極綏猷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

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御筆。

故宮太和殿內那塊牌匾上的四個字是什麼?

2樓:與洋蔥無關

和殿掛內有「建極綏猷」牌匾為乾隆皇帝御書

建極典出《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建:建立。極: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的治國最高準則。

周武王伐殷勝利,商紂王**。遭紂王囚禁的箕子(紂王叔父)重得自由。武王拜訪箕子,請教天道,箕子為他講解天地**。

「洪範」即「巨集大的法則」。其中箕子講述的第五條為「皇極」,意為人君為眾民之主,當自己先建立巨集大中正之道,然後教化人民。

綏猷典出《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綏:原義為挽手上車的繩索,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道,法則。

商湯討伐暴君桀,革除夏朝的王命,回到國都亳之後,將伐桀大義誥示天下,即作《湯誥》。此句意為天帝將善道賦予下民,使民有常性,那麼能順乎其道的則為天子。

建極綏猷含義為:天子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

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

3樓:匿名使用者

故宮占地72萬平方公尺,其中建築面積為16.3萬平方公尺,南北長961公尺,東西寬753公尺,周圍有10公尺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公尺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202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2023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2023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2023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後寢。

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

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布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體,所以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裡也被叫做紫禁城。

這裡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

下端有高12公尺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簷攢尖方亭。**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裡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

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裡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裡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裡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公尺,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巨集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乙個土字型的三層台基上,台基南北長230公尺,高8.13公尺,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築,面積有2377平方公尺,通高35.

05公尺,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這裡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現在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

「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乙個高3.36公尺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

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於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乙個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家具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於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殿中有乙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

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

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乙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裡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

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刮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2023年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

「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

」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2023年,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

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牆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

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裡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

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裡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

在保和殿後,有乙個巨大的雲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

57公尺,寬3.07公尺,厚1.7公尺,重達200多噸。

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是飛雲簇擁的九條蛟龍。製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不過這塊石頭為什麼會在保和殿後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後就放在這裡,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裡。

遊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後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徵性的關係。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乙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於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洩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裡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

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裡,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裡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後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聖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

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對於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釋出了秘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後,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乙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邊,另乙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後,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後,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把皇帝殺死,但是在慌忙之中卻把繩子打成了死結,所以沒有成功。

結果這些人就全都被處死了,這年正好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自此以後,皇帝不敢在乾清宮中居住,直到臨終前一天才回到了這裡,但是當天就死了。紅丸案的發生是在明朝萬曆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

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進貢上來的紅丸,吃了一顆感覺很不錯,所以有吃了第二顆,結果就死在了乾清宮內,前後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後,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

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後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

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裡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裡檢閱採桑工具。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形式分析,太和殿的建築特點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 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公尺,寬37公尺,建築面積2377.00 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 嘉量各一,銅龜 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

什麼是太和殿呢,故宮太和殿的由來是什麼?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宮殿。明代時,它名為奉天殿 皇極殿 到了清代改稱為太和殿。太和殿經歷過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災,現在可見的是清朝所建的宮殿。太和殿面積為2377平方公尺 從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達35.5公尺。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72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樑大柱最粗最高,...

太和殿在古代的作用,故宮裡的太和殿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

現在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 乾清門 為御門聽政 乾清宮 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 還有養心殿 清朝後期垂簾聽政 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