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今天的邂逅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公尺,寬37公尺,建築面積2377.00㎡,高26.
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
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
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築形式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鎮瓦,這些鎮瓦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漢族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第乙個飾物是乙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修道公升仙。仙人之後是十個小獸: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
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
太和殿的建築特點
2樓:吳田田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
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2377.00 m2,高26.92 m,連同台基通高35.
05 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簷廡殿頂,簷角安放10個走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內外樑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殿內金磚鋪地,明間設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00 m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
寶象、角(音錄)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角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
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
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13 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
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2023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3樓:千里揮戈闖天涯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
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最。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
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
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築形式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第乙個飾物是乙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修道公升仙。仙人之後是十個小獸: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
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
太和殿簡介: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北京故宮是如何體現皇權至上思想的?主要從建築形式方面```還有太和殿廣場為什麼一棵樹都沒有?
4樓:灰灰狼和兔免
紫禁城宮殿位於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公尺,南北長961公尺,占地面積723600餘平方公尺(一說為780,000平方公尺),周圍環以10公尺高的城牆和和52公尺寬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名午門,北稱神武門,左右為東、西華門,其中午門和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古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公尺(一說為163,000平方公尺),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其布局與形制均嚴格按照封建禮制和「陰陽五行」學說設計與營造,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陰陽五行來的
五行中東方屬木 西方屬金 南方屬火 北方屬水 **屬土 其**土最大 權利的象徵
在五行中又是相生相剋的 其中木剋土 而樹不用說了就是木 種上樹會克代表權利的土 也就是會剋皇帝的權利了
6樓:點心泡泡
像午門的命名,天安門廣場原先的「上」字形,都可以體現皇權至上
沒有樹是出於禮制的問題,因為這裡要舉行慶典儀式,要有很多禮器、參加儀式的人出現,有樹有礙於隊形的排列。還有就是因為怕有人藏在樹上去刺殺皇上,所以中軸線上只有御花園有樹……
北京故宮的布局特點以及建築特色
7樓:檸檬一家人
不同的顏色給人不同的感覺,也分為不同的色調。紅、黃為暖色調,象徵太陽、火焰,給人熱烈、奔放、溫暖的感覺;綠色、藍色、青色為冷色調,象徵著森林、大海、藍天,給人安靜、穩重、踏實的感覺;灰色、白色為中間色調,主要起襯托作用。
不同顏色在故宮古建築群中的比例並不相同。故宮絕大部分建築的瓦面顏色為黃色,這體現了紫禁城建築整體的形象,即皇權的象徵。
紅色的比例亦很大,是強大的、護衛權力的象徵,寓意皇帝的江山永固,生命無限。正是紅、黃這兩種顏色在故宮古建築群中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紫禁城的華麗、莊嚴與雄壯之美。
8樓:綠鬱留場暑
布局特點:
依據《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
建築特點:
中國古代房屋的榫卯結構,顏色採用黃、紫等,結構莊嚴肅穆,體現皇家氣派。
擴充套件資料:
建築規模
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為蒯祥(1397—2023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72萬平方公尺(長961公尺,寬753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
實際據202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建築造型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巨集偉壯麗, 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9樓:星辰
北京故宮的布局特點和建築特色是非常的好的它的特點是傳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
10樓:姚如月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2023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公尺,東西寬753公尺,面積約為725,0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5.
5萬平方公尺。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202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公尺,長3400公尺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公尺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乙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
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建築特色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乙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
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於皇子居住區的建築。
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
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徵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築上起了裝飾作用。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巨集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庭院深邃,建築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宮燈聯對,繡榻幾床,都是體現適應豪華生活需要的布置。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後苑裡有歲寒不雕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巨集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慧型和血汗的結晶。初建時被奴役的勞動者有工匠十萬,伕役百萬。在當時社會生產條件下,能建造這樣巨集偉高大的建築群,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型和創造才能。
同時,為了修建故宮,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時,大多採自四川、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等地,無數勞動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嶺中的原始森林裡,伐運木材。所用石料多採自北京遠郊和距京郊二三百裡的山區。每塊石料往往重達幾噸甚至幾
十、幾百噸,如現在保和殿後簷的台階,有一塊雲龍雕石重約250噸。
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乙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標誌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什麼是太和殿呢,故宮太和殿的由來是什麼?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宮殿。明代時,它名為奉天殿 皇極殿 到了清代改稱為太和殿。太和殿經歷過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災,現在可見的是清朝所建的宮殿。太和殿面積為2377平方公尺 從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達35.5公尺。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72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樑大柱最粗最高,...
太和殿在古代的作用,故宮裡的太和殿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
現在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 乾清門 為御門聽政 乾清宮 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 還有養心殿 清朝後期垂簾聽政 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
太和殿曾經是幹什麼的,故宮 太和殿是幹什麼用的?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bai太和殿舉du行盛大典禮,如zhi皇帝登極即位 皇帝dao大婚 冊立皇后 專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屬節 元旦 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 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 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 仍在太和殿舉行。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