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寺院裡的僧人袈裟的顏色不一樣,有

2021-03-04 06:56:19 字數 5281 閱讀 6629

1樓:

級別不一樣。職責不一樣,服裝顏色不一樣。

為什麼那些和尚的袈裟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褐色的?有什麼意義?

2樓:門下走狗金牛

佛教對僧衣服色的主要規定有兩條。一是顏色不許用上色或純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須有一處點上另一種顏色,以破壞衣色的整齊而避免貪圖穿著,這叫做「壞色」或「點淨」。

雖然避開上色和純色,僧衣顏色仍有許多選擇的餘地,但佛教早期多選用赤色作為衣色,所以佛教在漢朝剛剛進入中國時,僧侶也是「披赤衣」的。

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

到了三國時期,僧侶的衣色受到道士服色的影響而逐步趨向於緇色(即黑色之中微有赤意),因而那時開始稱僧徒為「緇衣」或「緇流」。

唐朝時,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規定,賜給沙門法朗等九人紫袈裟,所以在唐宋時代一直都以賜紫色袈裟為榮。另一方面,也因執著於赤色而以朱紅袈裟為最尊重。

唐宋以後,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制定了完善的僧侶服色制。當時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類,規定禪僧穿茶褐常服、青絛和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常服、綠絛和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常服、黑絛和淺紅色袈裟。

3樓:匿名使用者

【袈裟】

(五衣、七衣、大衣、糞類掃衣、金縷衣、縵衣)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撰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羅沙曳」,義譯是「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義。

「袈裟」是僧尼們的「法衣」,它是從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壞色衣」或「染汙衣」。又因為「袈裟」的縫製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又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

「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製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義的。第一:印度地點處於熱帶,人們多著白衣。

佛教為了僧俗有別,所以規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裝,比較亮麗;法衣壞色,不求美豔。

第三:割截縫製,能以杜防典賣,且無法移作他用。第四:

染汙雜碎,能除愛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壞,可息盜賊奪衣之念。

「袈裟」雖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顏色如何,卻是異說紛紜,莫衷一是。現在我們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說法,介紹於下:

四分律第十六說:有三種壞色:或青、或黑、或木蘭色,可隨意染。十誦律第十五說:或青、或泥、或茜,三種壞色。

另據五分律第

九、摩訶僧只律第十

八、毗尼母經第

八、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第

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

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說是三種壞色。三種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蘭色(或作「茜色、棧色、赤色、幹陀色、不均色」)。

這三種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謂「壞色」,有一種解釋說:「青、黑、木蘭」皆屬「壞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

又有一種解釋說:必須把「青、黑、木蘭」混濁一起,才能算是「壞色」。更有一種解釋說:

必須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壞色」。——如法藏大師梵綱經菩薩戒本疏說:「『袈裟』此雲『不正色』。

謂將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為『壞色』」。

另據毗尼母經第八說:「諸比丘衣色脫褪,佛聽用十種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樹皮、三者婆陀樹皮、四者非草、五者幹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樹皮、九者施設婆樹皮、十者種種雜和之色」。

關於「袈裟」的顏色問題,還有一些闡述,不過一時無法作更多的介紹了。總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於「毀其形好,僧俗有別」。

如梵綱經卷下說:「無論在何國土,比丘服飾,必須與其國人俗服有別」。

裁製「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體」或「衣材」。關於這一項,佛制也有一些規定。據善見律毗婆沙第十四所舉示的。

有「驅磨、古貝、句奈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材料。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所舉示的,有「劫貝、芻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種材料。摩訶僧只律第二十八所舉示的,有「欽婆羅、劫貝、芻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第七種材料。

更據四分律第三十九所舉示的,有「拘舍、劫貝、欽跋羅、芻摩、叉摩、舍□、麻、翅夷羅、拘攝羅、嚫羅缽尼」等十種材料。

另外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及四分律第三十九曾經提到過「糞掃衣」之名,這種衣服,在阿含部藏經說:它是從曠野間拾取包裡屍體用過的布塊,或是其他破舊布縷,洗淨之後縫合而成的。

「袈裟」的種類,主要的凡有三種,它們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稱為「三衣」。現在把它們分別介紹於下:

一、「五衣」:「五衣」梵語「安陀會」,義譯為「中著衣」。此衣是用五條布料,每條一長一短做成,共計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語「鬱多羅僧」,義譯為「上衣」。此衣是用七條布料,每條兩長一短做成,共計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語「僧伽黎」,義譯為「眾聚時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

——「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

這三品衣全是每條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四長一短。

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條,每條三隔,共計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共計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處:——「五衣」是平常起臥時用的。也有說是工作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

不過在我國來說,僧尼們在工作時,都穿著國式的褲襖,並未著用「五衣」。「七衣」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大衣」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三衣」的縫製方法,據摩訶僧只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說:如果衣料細薄,也可以用兩層三層四層合併縫製。

原始的「袈裟」,本來是沒有裝配「衣鉤」的。據四分律第四十說:「佛**舍利弗入白衣舍(俗人家),深恐風吹袈裟,脫肩落地」。

由於這一因緣,佛才聽許諸比丘們,在左肩胸前袈裟領邊。穿釘鉤鈕,以便繫牢袈裟。後來才演變成現在這樣的「如意」形的「衣鉤、衣環」。

「三衣」的穿著,必須繞身三匝。並且可以視乎天氣的冷熱,隨穿一件、兩件、三件。如果夜裡太冷,也可以把「大衣」蓋在身上。

又五分律說:「佛言:若出村入村,若出村入村,若草木鉤衣破、風土汙坌入葉中(葉即衣相),或日曝壞衣色,聽為護衣故,聚落外翻著袈裟。

若衣易壞,聽顛倒著衣,上下安鉤紐」。

「三衣」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金襴袈裟」或「金縷衣」的;這種「袈裟」實際上就是「大衣」的一種。不過它的質料珍貴,是用金縷織成的。這種「金縷衣」的來歷,說法不一。

據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引中阿含經說:「金縷衣」是佛的姨母摩訶波暗波提夫人,獻給佛的「袈裟」。另據菩薩瓔珞經說:

「金縷衣」是用天人福蓋獻給佛八萬四千金縷,所織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紹的種種「袈裟」,都是出家僧尼們所著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縵衣」的「法衣」。這種「法衣」,是用大塊整幅布料製成,它是給出家還未受戒的「沙彌(尼)」,和受過「在家戒」的男女居士們著用的。

因為他們都還沒有受過出家「大戒」,不堪「為世福田」。所以他們著用的「縵衣」,不能裁縫「田相」。又沙彌輩不諳割截製衣法,所以且著「縵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脫袈裟)、捧持、摺疊,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時還得誦持「偈、咒」。這些儀軌,在佛教儀式須知第三章(搭持衣具儀式)裡,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多敘述了。

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有關於「袈裟」的傅統規則。佛教東來以後,由於空間的轉移、和時間的變遷,「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經有些破壞!現在的「袈裟」:

幅面已經縮小,質料日越浮華;著用時也只是繞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後還須要向大家提示的一點,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據戒壇經說:「五衣表斷貪,淨身業也。

七衣表斷嗔,淨口業也。大衣田相,長多短少,表聖增凡減。並表斷痴,淨意業也。

」又據悲華經說:「佛於寶藏佛前,發願成佛時,袈裟有五種功德。一者:

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

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

若眾生共相違背,念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

(摘自釋氏要覽)

另據大般涅槃經說:「龍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鳥之難」。地藏十輪經說:

「有一犯人,被判綁縛棄置曠野之間。頭頂袈裟指許,得免鬼魅之難」。又經云:

「有一獼猴,趁僧不在,戲著袈裟;歡喜跳躍,失足墮谷,命終得生天上。後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經說:

「破舊袈裟,不堪更用,懸於曠野山林;人畜鳥獸,若有見者,得種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標幟,是聖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豈是尋常可比?不怪清主順治皇帝贊歡它說:「**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from:【佛教器物簡述】

4樓:匿名使用者

紅色的一般是重要法會時穿,平時穿黑色的.

不同的等級不存在顏色的差別,只是方丈和普通出家人的在樣式上有區別.

廟裡的僧人穿不同顏色衣服表示什麼身份?

5樓:愛齊號

根據佛教的制度 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 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 我國俗稱為五衣 打掃勞作時穿的 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 國俗稱七衣 是平時穿的 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 我國俗稱祖衣 是禮服 是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 三衣總稱為袈裟kasāya。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 為佛制定僧人必須穿染衣 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 而用一種雜色 即袈裟色 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 南方佛教典籍則說是一種橙黃色 可能是一種赤黃混合色 根據我國佛典記載 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 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 的是赤色 有的是黃色 有的是青黑木蘭色 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法師說 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 所謂青黑木蘭 僅是些微小的差別 現在緬甸 斯里蘭卡 泰國 柬埔寨 寮國 印度 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 僅有深淺的不同 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 祖衣是赤色 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 蒙藏僧人的袈裟 大衣是黃色 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 北方氣候寒冷 僧眾三衣不夠 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 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 常服的顏色 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 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 講經僧人藍色 律宗僧人黑色 清代以後 沒有什麼官方規定 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 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

僧人的服飾沒有什麼等級,寺院不是等級最森嚴的地方,但是最講究禮節的地方,原則上都應該穿長袍(褂)的,但有時為了行動方便,也可以穿短褂(比如幹活、上山等)佛**是以戒為師,寺院的執事是根據個人的辦事能力來安排的,除了事務上,是沒有其他的特權的.

寺院裡的齋飯是什麼樣的,寺院吃齋飯有什麼講究?

簡單的來說,寺院裡面都是素食,而且不能放蔥,洋蔥,韭菜,大蒜這幾種有難聞味道的蔬菜,也不能放雞蛋,使用的油也是植物油,不能用豬油之類的.鹽當然要放了啊.寺院裡的飯真的很香的,很讓我懷念我皈依 那裡的饅頭,好甜,呵呵,說遠了.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齋飯原意指整齊和乾淨。道教和伊斯蘭教等餓祭禱儀式之一...

和尚的袈裟是怎麼來的,和尚的袈裟為什麼露乙個胳膊在外面?

袈裟是要受過戒後才能穿的。最早的起源是百納衣,其製作方法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後縫綴,像一塊塊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稱作慈悲服,無上衣,離塵服,解脫服等。依佛本制,袈裟包括 安陀會 五條衣 鬱多羅僧 七條衣 僧伽梨 九條大衣 三種。具有三種功用 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捨離對衣服的貪慾,避免他人盜...

為什麼有尼姑寺院的地方附近都會有和尚寺院

首先要更正一下,請不要再用尼姑這樣的不敬語言來稱呼出家的女眾,她們稱為比丘尼,還有和尚也不是代表男性出家人的,男眾稱之為比丘,和尚是親教師的意思,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稱為和尚的。現在解釋這個問題,這個也是佛陀所規定的。最初,比丘尼是遠離於比丘們修行的,可是隨著僧團的加大,比丘尼眾之中也有離群索居的隱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