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路與做法

2021-03-04 05:47:54 字數 5267 閱讀 1228

1樓:匿名使用者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關係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作為學校的教學部門,如何發展和調動學校的全員力量,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工作中重中之重。下面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談談平時在抓教學質量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 抓好隊伍建設,樹立良好校風

隊伍建設至關重要。抓好隊伍建設,樹立良好校風,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抓好隊伍建設主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 、師德師風建設

1、加強教師的政治、業務、品德的學習。我們規定每週四下午

第七節課定為全校教師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的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有關的政策法規、教師道德修養,或交流總結自己的教學體會、心得,每一學期至少進行兩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通過學習交流讓教師更好的了解有關教育資訊,更新教學理念,提高道德修養,讓在育人的高度上統領教學。

2、自己提高和自我提高相結合。針對年輕教師,學校領導親自為它們說課、講課,深入課堂給他們指導,另外經常介紹一些有關教育方面書刊給他們看,學校也定了《中國教育報》、《廣東教育》和《汕尾教育》等讓教師們學習。

3、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函授和進修及各項培訓,通過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增強自身的文化知識,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

作。(二)、規章制度規範化

規章制度是學校為了實現管理目標,對學校各項工作和各類人員的要求加以條理化、系統化,規定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工作規程。本校的領導坐班制度,《班主任考核量化細則》,對教育管理工作行為提出的具有約束力和一定強制性的準則和規範,即學校的「法」。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對完成學校的各項任務,建立學校的正常秩序,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設立了完善的早讀午寫制度。每天上午上課前三十分鐘、下午上課前二十分鐘分別為早讀午寫時間,各班主任親臨跟班輔導,把班任跟班出勤進行登記,每月小結一次,對未盡職的班任按我們出台的《班主任考核量化細則》裡面的條文進行相應的懲處,當天值日領導在走廊巡視檢查,也同時接受全校老師監督。以此有效地促進良好的學風建設,校園裡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抓好教學常規落實,夯實學校基礎

1、學校結合實際辦學和育人過程中涉及的各項常規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的工作流程,將責任落實到人,嚴格貫徹執行,使之成為全體師生的自覺行為,使學校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有序化。我們繼續狠抓了常規教學,落實了教學工作的規範化管理。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按照大綱進行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加強了對各項教育教學計畫的制定與實施的檢查,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教師的教學檢查。堅持

每學期組織四次教學常規檢查,對科任的教學計畫、教案、作業布置與批改、聽課記錄進行審閱和評估后獎優罰差。教師間的互相聽課、評課已成為常規性工作。學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隨時了解教師教學常規的落實情況,規定每名業務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20節,其他領導不少於15節,教師不少於10節。

並改進聽課評課方法,以提公升課堂教學效果為目的,採取研討性聽課與指導性聽課相結合的方法,聽課後及時交流、及**價、及時指導,採取實聽實評,做到有點評、有綜合意見,並造冊登記存檔,大大的提高了我校全體科任的教學水平。

2、加強對老師課堂常規的管理和檢查工作,並把結果納入量化考核中去。做到定期檢查和平時檢查相結合、集體檢查和個別檢查相結合。做到質量評價,及時反饋。

為教師年度考核提供詳實、可靠依據。

3、每學期期中進行各科質量抽查,期末進行全面統考。查漏補缺,有針對性的對我校的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全面的考量。

4、重視課堂教學實效:課堂教學圍繞學習目標,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識經驗,組織「精進、有意義互動、科學地訓練」課堂教學方式。領導巡堂檢查教學各班級教學情況,保證課堂四十五分鐘的質量。

合理布置作業:選題密切結合學生實際,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要通過認真批改作業,達到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並做好評講與輔導。

5、我們還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科競賽活動,為培養學生的集體主

義精神和創新精神,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推進學生綜合能力;我校積極開展各類校本競賽,如「迎元旦慶校慶」書畫比賽、三年級以上作文比賽、低年級識字比賽、全校舉行英語朗誦比賽及體操比賽等活躍校園文化。

三、抓好教研活動開展,提高教學質量

抓好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是推動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管理中,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和研究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亮點,對問題和亮點進行分析,吸取教訓學習先進,促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堅持「科研興校、教研強師」的辦學理念,我們採取摒棄依靠拼時間、拼體力、高耗低效的途徑,而選擇通過有效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培育自主發展能力。促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內在的持續的需求,使學習和研究成為全體教師共同的職業生活方式,培育自主發展能力,把學校建成「學習型組織」。一是加強學校教研組、年級組建設,致力將這些最基層教師組織打造成「學習共同體」,促進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真正得以實現;二是倡導教師開展經典閱讀、教育寫作、敘事研究、行動研究,培育一批先進典型,在教師隊伍中營造濃厚學習研討氛圍,並定期開展建立學習型學校工作階段性評估,努力把這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四、互相結合,共同促進。

1、結合政教處和團總支、少先隊組織開展「五賽」即(賽出勤、衛生、學習、紀律、儀表)活動的文明班風評比。

2、認真配合政教處做好家訪工作,一學期中重點家訪和全面家訪、班科任個別家訪若干次,發現學生學習生活問題及時處理。取得了家、校、社會的一體化統一溝通與管理,特別對留守兒童進行科學

地教育、對其家人進行耐心的教育指導工作,使留守兒童能嚮往學習。

以上的做法和管理,防流控輟工作取得成效,學生進得來留得住,鞏固率達到上級要求;教學質量穩固提公升,每學期期末全校質量檢測有42科的平均分比以往都有了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在取得教育教學的一點成績面前,我們將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不足,我們將以高漲的熱情幹勁,繼往開來把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2樓:我是乙個麻瓜啊

第一、要在課前下功夫認真備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熟悉教材。也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達到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出於吾之心」,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在課堂上才能有系統有條理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二)了解學生。班上學生有哪幾個層次,對各層次有哪些需求,防止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消化不良」現象的發生,充分估計授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選擇相應的對策。

(三)設計教學方法。考慮怎麼教好學生,如何對教材內容進行教法加工,如何安排一節課的全部活動。

第二、認真上好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也下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和強烈的學習慾望。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對一些遊戲、故事、活動特別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必須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平時教學中,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以鼓勵為主,真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這樣往往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古代關於教學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均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名言,如小學生識字,有相同部首組成的字就是乙個很好的事例。師:三個「口」能組成什麼字呢?

生:品!師:

三個「日」呢?生:晶!

師:像這種結構的字還有嗎?生:

有。師:同學們課後查字典找一找,看看誰找的多明天把它寫在黑板上。像這樣不僅縮短教學時間,還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活動充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鞏固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課後加大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並利用課餘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習題、作業題。

(一)、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布置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二)、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

(三)、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範、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四)、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緻、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五)、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第五、注意家校合作。每學期開學召開家長會,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共同商討教育大計,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

3樓:叫朕柾柾

一、把40分鐘的課堂

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我的舞台: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聖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場。

「主戰場」的戰打好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有了。因此,我們要將課堂教學當做頭等大事對待。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慾的源泉,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所以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愛上老師,愛上數學課。契可夫認為:

「就教學工作的效果來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係如何。」教學過程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活生生的師生情感交流過程。師生之間「情不通」則「理不達」,很難實現主導與主體的緊密配合。

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於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記》上說,「親其師,信其道」,而「信其道」就會產生「學其理」的積極性。只要我們多去關心他們,上課時都用親切的語言和她們溝通,多表揚少批評,用商量代替命令,課下多和他們談心,從生活上多照顧她們,那她們肯定會喜歡上你,進而喜歡上你的課。

三、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課堂上聽講的習慣

2、培養課堂上說的習慣

3、培養「思」的習慣

4、培養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四、培優輔差,持之以恆

由於學生先天條件、所受學前教育以及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出現差異在所難免。既然差異存在,我們就要想辦法減少差異,這就需要培優輔差。

特別在輔差方面要持之以恆,教學知識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有一環知識脫節沒跟上,那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知識欠賬就會越來越多,再去補難度就加大了。最後要讓培優輔差物件之間形成競爭趨勢,無論是優生還是後進生,給他們每個人確立乙個競爭對手,讓他們互相追趕。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 加強師bai德培養,樹立崗位服務意識du和規範意zhi識通過師德培訓和教dao育理論內的學習,全面提高教職工的教育容素質和職業情操,不斷完善自我,創新工作。樹立規範意識,認真履行職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並加強日常生活管理的檢查力度和指導,形成全園齊抓共管 團結協作的良好園風。2 以園本培訓為...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討論發言稿

關於 怎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的幾點建議 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 每位教師的心裡都有乙個美好的心願,那就是都想使自己的教學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眾所周知,教學質量是乙個學校的生命線,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時刻都在研究,都想努力做好的一件事。我覺得,在教學中進行反思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

幼兒園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報告,如何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匯報材料

如何 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 柴莊鎮中心幼兒園 孟小蓉 我是來自柴莊鎮中心幼兒園的一名普通教師,孟小蓉,畢業於商洛學院語文教育專業,於 12 年 9 月份參加工作到柴莊鎮中心幼兒園,現擔任幼兒園小班教學工作兼班主任,所教學科主要為語言 藝術 社健。近年來幼教事業不斷壯大,很多人都說 幼教事業的春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