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詩眼是哪個字結合全詩分析

2021-03-04 05:18:32 字數 6882 閱讀 1944

1樓:匿名使用者

詩眼抄是悲秋這是一首最襲能代表杜詩中景bai象蒼涼闊大、氣勢渾du涵汪茫的七言zhi

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dao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台」.

從一生飄泊,寫到餘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複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民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登高》的詩眼是哪個字?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2樓:杜卡迪等等

詩眼是「悲」字。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萬里,遠離故鄉;百年,一生。頸聯這兩句也是詩眼所在。

詩人為什麼會在登高時沒有了從前的壯志,滿眼都是秋之頹敗?因為他多年漂泊,故土遙遠,長期染病,獨自登高,看不到希望,四面楚歌,怎乙個愁字了得?!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尾聯這兩句進一步說明了詩人的無奈苦悶。詩人已經由於「艱難苦恨」而兩鬢蒼蒼,潦倒失意時,本來想濁酒消愁,但是身體不好,最近剛戒了酒,更是無處發洩,無法釋懷。

客觀局面令詩人束手無策,主觀方面又無力排解,只能是令一團悶氣鬱積在胸口,哀音滿紙。可謂將無奈寫到了極致。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全詩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如下: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3樓:匿名使用者

詩眼是「悲」字。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詩人登高俯仰所見所聞,融合了詩人複雜而深沉的感情。這時詩人獨自登上高處,視線從高到低,舉目四望,側耳聆聽,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詩人選擇了淒冷的秋風、空曠的天空、淒厲哀怨的猿聲,以及淒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灘、迴旋飛翔的鳥群等六個意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副「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悲涼畫面。

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集中表現了深秋時節的典型特徵。我們從這裡彷彿感受到了詩人面對逝者如斯的江水所發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嘆,面對一枯一榮的落木所抒發的壯志難酬、無可奈何的苦痛!沉鬱悲涼的對句,將詩人「艱難苦恨」的人生境遇書寫得淋漓盡致,用語精當,氣勢巨集偉。

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將以上兩聯所蘊含的感情不僅飽含了詩人像落葉一樣排遣不盡的羈旅愁,也飽含了詩人像江水一樣驅趕不盡的孤獨恨。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已經使詩人白髮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於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以排遣,這又無端地給詩人增添了一層深深的惆悵和無奈的慨嘆。

整首詩歌「悲」字是核心,是貫穿全詩的主線。詩人由內心傷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觸景生悲,由觸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詩起於「悲」而終於「悲」,悲景著筆,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阪上走丸之氣勢,這「悲」字是詩人感時傷懷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詩人憂國憂民感情的充分體現,這種質樸而博大的胸懷,讓人品讀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嘆惋無窮!

4樓:匿名使用者

詩眼是悲秋

賞析如下: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自稱杜少陵,世稱杜工部等。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人稱「詩聖」,其詩被喻為"詩史",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詩風格可概括為「沉鬱頓挫」,他的詩大多反映民間疾苦。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閒。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編輯本段]全文

登高①(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zhǔ)②清沙白鳥飛回③。

無邊落木④蕭蕭⑤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⑥悲秋常作客, 百年⑦多病獨登台。

艱難⑧苦恨⑨繁霜鬢⑩, 潦倒⒒新停⒓濁酒杯。

[編輯本段]註釋

1。選自《全唐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

秋天的重陽節。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

2。渚:水中小塊陸地

3。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

4。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5。蕭蕭:模擬草木搖落的聲音。

6。萬里:指遠離故鄉。

7。百年:這裡借指晚年。

8。艱難:兼指國運和自生命運

9。苦恨:極其遺憾。苦,極。

10。繁霜鬢:像厚重白霜似的鬢髮。

11。潦倒:哀頹,失意。

12。新停:剛剛停止。

[編輯本段]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編輯本段]賞析

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當時詩人病臥夔州,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楊倫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三峽》)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

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

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乙個「秋」字。「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

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

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像「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編輯本段]題解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

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編輯本段]句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悽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

「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淒厲。當地民謠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

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前人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

語言極為凝鍊,乃千古名句。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

「潦倒」,猶言困頓衰頹,狼狽失意。 新停濁酒杯:一般解釋為戒酒,不妥。

「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這一句是說,我一人登台,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我的身體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我,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現。「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一種帶糟的酒,就像今天的公尺酒,古時稱之為「醪」。

[編輯本段]評解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台」。

從一生飄泊,寫到餘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複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民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杜甫的詩《登高》全文是什麼,杜甫的詩《登高》全文是什麼

登高 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 767 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全文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登高 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猿嘯哀 指長江三峽中猿猴淒厲...

春夜喜雨題目中哪個字是全詩的詩眼

喜。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 滋潤萬物的春雨。春夜喜雨 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原文為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

結合全詩說說杜甫因何而愁,結合全詩,說說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義

作者起筆寫國家動盪不抄安,戰bai事使百姓苦不堪言,du然後通過 亂雲 薄zhi暮 急雪 等景物寫自己的dao愁苦。情景交融。接著寫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酒葫蘆早已丟掉,酒杯空空如也 沒有柴火,只有空空的爐子。最後又回到對國家的擔憂,數州沒有訊息,不知情況如何,自己只有愁坐。對雪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