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江水玉清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聽說」文言詞語可以用「傳聞」。「最近」文言詞語可以用「近」。
「你」文言詞語可以用「汝」。「要」文言詞語可以用「欲」。「出門」文言詞語可以用「行」。
「聽說最近你要出門」用文言文可以這麼說:傳聞近汝欲行也。
求古文(或詩詞)裡人物外貌描寫的句子。
2樓:匿名使用者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白居易《賣炭翁》
《三國演義》人物外貌描寫:
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
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趙雲: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西遊記》外貌描寫:
紅孩兒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戰裙巧繡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
哏聲響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電乖。要識此魔真姓氏,名揚千古喚紅孩。
沙僧 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
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儒林外史》人物外貌描寫:
杜少卿——麵皮微黃,兩眉劍豎,好似畫上關夫子眉毛。
杜慎卿——面如傅粉,睛若點漆……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
來霞士——一副油晃晃的黑臉,兩道重眉,乙個大鼻子,滿腮鬍鬚。
嚴貢生——蜜蜂眼,高鼻樑,落腮鬍子。
3樓:匿名使用者
曹植的 洛神賦 滿大片都是,寫的很完美~
請古文好的幫忙解釋一下這段話...準確就好...
4樓:張楚蒙
黃巾之亂被平定後,各州郡都收到了詔書:那些因為戰功而當上官的人,找個理由就可以把他們開除。劉備懷疑自己也在被開除的這些人中。
劉備知道一旦朝廷的督郵到了縣城,就會來開除他。於是當聽說他在館舍時就請求督郵接見。但督郵稱病不見,劉備心中怨恨、惱怒。
於是就回到駐地,帶領兵將們突入館舍,說:我有朝廷的密令,要抓督郵。於是就把督郵綁在床上,帶到了邊界,自己解下了官印系在了督郵的脖子上,又把他綁在樹上抽了一百多下,打算殺了他,但是經不住督郵的哀求,就把他放了。
劉備也辭官歸去。
文言文翻譯
5樓:我最厲害酷
【原文】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
「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義莊裡中,以贍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四子:
純祐、純仁、純禮、純粹。」
【譯文】
當初,范仲淹病重,皇帝曾經派遣使者賜給藥慰問,他死後,皇帝哀傷悲嘆了很久。又派使者去慰問他的家人,下葬以後,皇帝親自寫碑文,稱為「褒賢之碑」,碑文的內容如下:
「范仲淹性情剛烈,但外表溫和,本性十分孝敬,因為他母親在世時,家境正是貧困的時候,(所以)後來雖然他做了**,但不是家中除非來了客人從不吃兩樣葷菜。妻兒的衣服和飯食,僅僅只能充飢、禦寒而已。但是范仲淹對別人卻樂善好施,在鄉族中設定田莊,用以贍養(生活有困難的)族人。
博愛好施,士大夫很多出自他門下,即使是出身街巷的人,都能說出他的名字。他死的那一天,四面八方凡是聽到這一訊息的,都替他嘆惜。范仲淹治理國家崇尚忠厚老實,所至之處都對百姓有很大的恩惠,邠州、慶州兩個州的老百姓和眾多的羌族部族,都畫上他的肖像為他建立祠廟來祭祀他。
等到他死時,數百位羌族部族的首領,都像失去父親一樣為他痛哭,並齋戒三日以後才離開。范仲淹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範純祐、範純仁、範純禮、範純粹。
」【註釋】
1、常:通「嘗」,曾經。
2、存問:慰問;慰勞。多指尊對卑,上對下。
《史記·高祖本紀》:「病癒,西入關,至櫟陽,存問父老。」唐鄭棨《開天傳信記》:
「路之父老負擔壺漿,遠近迎謁,上皆親加存問,受其獻饋。」宋李綱《論唐三宗禮遇大臣》:「光弼畏禍不敢入朝,代宗猶輦致其母,存問甚渥。
」《清史稿·穆宗紀》:「傳旨存問疫疾將士。」
3、嗟悼:哀傷悲嘆。晉潘岳《楊荊州誄》:
「聖王嗟悼,寵贈衾襚。」唐韓愈《薦士》詩:「況承歸與張,二公迭嗟悼。
」《紅樓夢》第1回:「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
4、重肉:謂兩種以上的肉食。《北齊書·楊愔傳》:
「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到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四年》:「(范仲淹)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
」明唐順之《王母繆孺人墓誌銘》:「諸子有進重肉者輙不食,至奉賓客,未嘗不豐潔。」
5、自充:自足。
6、施予:也作「施與」。給予,以財物賙濟人。
《韓非子·奸劫弒臣》:「夫有施與貧困,則無功者得賞;不忍誅罰,則**者不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怨。」《後漢書·張奮傳》:「常分損租奉,贍恤宗親,雖至傾匱,而施與不怠。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清昭連《嘯亭續錄·轉庵和尚》:
「家甚豪富,喜施予,鄉人感其惠。」郁達夫《過去》:「有時候因為想受她這一種施與的原因,故意地違反她的命令,要她來打。
」7、義莊:舊時族中所置的贍濟族人的田莊。《宋史·范仲淹傳》:「置義莊裡中,以贍族人。」清馮桂芬《復宗法議》:「惟宋范文正創為義莊,今世踵行,列於旌典。」
8、裡中:指同裡的人。《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秦詔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裡中。」清袁枚《新齊諧·賣漿者兒》:「西鄰唐姓者向信鬼神之事,裡中祀東嶽帝,唐主其事。
」9、泛愛:亦作「泛愛」。猶博愛。
《論語·學而》:「泛愛眾,而親仁。」《莊子·天下》: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陛下臨制天下,一齊海內,泛愛蒸庶,布德施惠。
」《漢書·遊俠傳序》:「觀其溫良泛愛,振窮周急,謙退不伐,亦皆有絕異之姿。」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
「多情乃佛心,泛愛真君子。」許地山《無法投遞之郵件·給琰光》:「啟芳說我是泛愛者,勞生說我是兼愛者,但我自己卻以為我是困愛者。
」10、樂善:樂於做好事。《孟子·告子上》: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清顧炎武《山陽王君墓誌銘》:
「雖不學古而暗合於義,仁而愛人,樂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11、里巷:猶街巷。《墨子·號令》:
「吏卒民無符節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閭者失苛止,皆斷。」《漢書·五行志下之上》:「京師郡國民聚會里巷仟佰,設張博具,歌舞祠西王母。
」宋蘇洵《蘇氏族譜亭記》:「其輿馬赫奕,婢妾靚麗,足以蕩惑里巷之小人。」清周亮工《書影》卷三:
「其人在當時,已不免姍笑於里巷,而見侮於褒衣博帶之儔,何況後世!」葉聖陶《窮愁》:「阿松所識,不出里巷鄙夫。
」12、尚:推崇;追求。
13、忠厚:忠實厚道。《荀子·禮論》: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楊倞注:「忠厚,忠心篤實。
」《史記·鄭世家》:「子產者,鄭成公少子也。為人仁愛人,事君忠厚。
」唐 韓愈 《劉公墓誌銘》:「長子 元一 ,樸直忠厚。」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
「凡作傳奇者,先要滌去此種肺腸,務存忠厚之心,勿為殘毒之事。」週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辦事正派,待人忠厚,乙個心眼看人,從不計算別人,也很少想到別人對他耍花招。
」14、屬羌:眾多的羌部族。
15、畫像:畫肖像。《後漢書·蔡邕傳》:
「邕遂死獄中……兗州、陳留間皆畫像而頌焉。」《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年八十二薨」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汝南聞其死也,悲之,既為畫像,又就為立碑銘。
」唐李白《司馬將軍歌》:「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 。」清袁枚《隨園隨筆·畫像不始於勾踐》:
「《事物紀原》以畫像始於句踐鑄范蠡,不知殷高宗夢傅說已有圖形以求之說矣。」沈從文《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哥哥會為人畫像,藉此謀生。
」16、生祠:為活人建立的祠廟。《漢書·於定國傳》:
「其父於公為縣獄史,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於公祠。
」唐顏真卿《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元君表墓碑銘》:「百姓詣闕請立生祠,仍乞再留觀察使。」清趙翼《陔餘叢考·生祠》:
「《莊子》庚桑子所居,人皆屍祝之。蓋已開其端。《史記》欒布為燕相,燕齊之間皆為立社,號曰欒公社;石慶為齊相,齊人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
」聶紺弩《關於哀悼魯迅先生》:「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全國都有他的生祠。」
17、羌酋:羌族部落頭領。
18、齋:即齋戒。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寢,整潔身心,以示虔誠莊敬,稱為齋戒。
《孟子·離婁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儒林外史》第37回:
「先一日就請老先生到來祠中齋戒一宿,以便行禮。」
6樓:文以立仁
這是《宋史·查道傳》的一部分。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寧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親筆硯。未冠,以詞業稱。
侍母渡江,奉養以孝聞。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道泣禱於河,鑿冰取之,得鱖尺許以饋,母疾尋愈。
端拱初,舉進士高第。寇準薦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兩川者,得道公正清潔之狀以聞,優詔嘉獎。遷秘書丞,俄徙知果州。時寇黨尚有伏巖彀依險為柵者,其酋何彥忠集其徒二百餘,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詔書招諭之,未下,鹹請發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懼罪,欲延命須臾爾。
其黨豈無詿誤邪?」遂微服單馬數僕,不持尺刃,間關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初悉驚畏,持滿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諭以詔意。或識之曰:「郡守也,嘗聞其仁,是寧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羅拜,號呼請罪,悉給券歸農。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災民歉,道不候報,出官廩公尺賑之,又設粥糜以救飢者,給州麥四千斛為種於民,民賴以濟,所全活萬餘人。二年五月,卒,訃聞,真宗軫惜之,詔其子奉禮郎循之乘傳往治喪事。
」翻譯:查道,字湛然,安徽翕欠州休寧人。查道幼年時沉穩不合群,很少言談嬉笑,但喜歡接近紙筆墨硯。
未成年時便以詩詞著稱於世。後來,陪伺母親由長江以北遷到長江以南居住,以孝聞名於天下。一次,母親生病,想吃鱖魚羹湯,當時正值數九寒冬,市場上買不到鱖魚。
查道到河邊哭泣禱告河神,鑿開堅冰,得到一條尺多長的鱖魚獻給母親吃不久,母親的疾病痊癒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進士。寇準推薦他有才幹,被提拔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四川強盜反叛朝廷,朝廷任命查道擔任遂州(今四川遂寧市)通判。
有出使四川的使者,將查道的政績上報朝廷,皇上下詔書優厚地嘉獎了他。接著公升任秘書丞,不久又調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當時強盜們在山間岩洞據險架設柵欄(以抵禦官軍),頭目何彥忠聚集200**徒,盤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縣)大木槽一帶,劍拔弩張,(勢與朝廷為敵)。
朝廷打算招安他們,但詔書還未下達。大家都請示查道派兵剿滅,查道說:「他們是愚民,因為害怕承擔罪過,打算苟延殘喘。
那些嘍囉們難道沒有(因一時糊塗而)誤入歧途的嗎?」於是,查道喬裝打扮,單人獨騎,不帶一尺兵器,只帶幾個僕人,輾轉穿越於山林溝壑中,行走100多里,徑直來到強盜盤踞的地方。強盜們驚慌害怕,拉滿弓嚴陣以待。
查道(到後)鎮定自如,盤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訴他們朝廷招安的意圖。其中有認識查道的人說:「此人是果州知州,聽說很仁慈,這樣的人難道會害我們嗎?
」強盜們隨即拋下兵器羅列跪拜在查道腳下,大聲呼喊請求赦免罪過。查道全部發給證明文書讓他們回家當農民。
天禧元年,查道被調到虢州任知州。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災,百姓歉收。查道不等朝廷的答覆,開啟官府糧倉賑救災民,又設粥棚施粥救民,並拿出種麥4000斛作為百姓開春的種籽。
老百姓多虧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萬餘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訃告傳到京師,真宗十分痛惜,下詔書讓其子奉禮郎官趙循之坐傳車前去治辦喪事。
把這段話翻譯成文言文急,能幫忙把這段話翻譯成文言文嗎?急急急!!
一虎嘗敗於牛。見牛為農人所驅耕耘,乃曰 何懼於農?牛曰 人多智。虎因索智於農。農曰 遺於家。欲歸取,然恐虎食牛,須縛之。虎然之。農人歸,邀眾至,囚虎於籠中,謂之曰 此即智也。把這段話翻譯成文言文,急!二木之命 一農播二種,旋生二木。其一立志參天,故殫力汲養於地下,且儲之,以潤各枝,謀上生之策 以善自...
麻煩各位文人幫忙把下面這段話翻譯成文言文,謝謝
親,你好!用文言格式可以這樣寫,言簡意賅,不會弄成歧義。蓋天下之盛事,內莫如婚嫁之喜。容 癸巳年乙丑月乙巳日 2014年正月初四 吾與xx成比翼之親,共結連理,望珠胎暗結。屆時,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敬菸,陪座周旋。不知者,諮以電之 18xx 送呈 先生台啟 公曆2014年2月3日 謹訂於星期一...
這段話怎麼翻譯?求翻譯古文,文言文。謝謝了
這段文字一看就不是文言文,是佛教 而且一定是節選,前面大概還有一段念誦 古代京溫是由梵文翻譯而來,有時不能逐字逐句翻譯,只能翻譯宣講大意 想到你心中所敬仰的菩薩時,想象心中有一輪滿月 圓月 慢慢感受,這輪滿月是金色的,你剛才所念誦學習的那段 現在逐字逐句行雲流水般從圓月中依次出現,如同雨絲一般從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