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搔首一詞有何典故,古代詩詞中獺祭一詞有何典故

2021-03-03 23:43:05 字數 5928 閱讀 4782

1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出自《詩經 邶風 靜女》「愛而不貝,搔首踟躕"句,意思是女子故意在約會時***不出來相見,痴男作搔開頭髮急不可待狀。全詩可查,此處略。

古代詩詞中獺祭一詞有何典故

2樓:評論是非與黑白

陸宗達、王寧在《古漢語詞義答問·說「祭」字》中曾有「獺祭魚」即是獺「殺魚」之說,認為:「獺性殘,食魚往往只吃一兩口就拋掉,捕魚能力又強,所以每食必拋掉許多吃剩的魚。人們指堆積故實為『獺祭』,即取堆積殘餘之意。

」對此,錢劍夫先生卻不以為然,他在《「獺祭魚」非獺「殺」魚說》(見2023年9月 4日《文江讀書週報》)一文中認為陸說「甚新,然甚疑之」,並引《大戴禮·夏小正》和《禮記·月令》證明,「皆無釋祭為『殺』者。則陸所言,於古無證,創說也無可據之理」。

錢劍夫先生雖然否定了陸說,認為「獺祭魚」非獺「殺」魚,但也未能指出「獺祭魚」中的「祭」到底作什麼講。

其實,說「獺祭魚」為獺「殺」魚,是前人早有的意思。不僅有「祭魚」,而且還有「祭鳥」、「祭獸」之說。

古代詩詞中孔璋一詞有何典故

3樓:匿名使用者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當時正苦於頭風,病發在床,因臥讀陳琳檄文,竟驚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頭風頓愈。袁紹敗後,陳琳歸附曹操。

曹操讓他擔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為陳琳和阮瑀所作。曹操深愛其才,對於陳琳的作品,有時曹操竟不能為之增減一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為袁紹檄豫州文》: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汙辱至今,永為世鑑。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內兼二軍,外統梁、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

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

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

而操遂承資跋扈,恣**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

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布眾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返旆,群虜寇攻。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勳,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翊衛幼主。操便放志:

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颱,**朝政;爵賞由心,弄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故太尉楊彪,典歷二司,享國極位。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並,五毒備至;觸情任忒,不顧憲綱。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義有可納,是以聖朝含聽,改容加飾。

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

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緻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籲嗟之怨。

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

幕府方詰外奸,未及整訓;加緒含容,冀可彌縫。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樑,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嫋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強寇桀逆,拒圍一年。

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相掩襲。故引兵造河,方舟比濟。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耳乃大軍過蕩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質,爭為前登,犬羊殘醜,消淪山谷。於是操師震懾,晨夜逋遁,屯據敖倉,阻河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車之隧。

幕府奉漢威靈,折衝宇宙;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奮中黃育獲之士,騁良弓勁弩之勢;幷州越太行,青州涉濟漯;大軍泛黃河而角其前,荊州下宛葉而掎其後:雷震虎步,若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又操軍吏士,其可戰者,皆出自幽冀,或故營部曲,鹹怨曠思歸,流涕北顧。

其餘兗豫之民,及呂布張楊之餘眾,覆亡迫脅,權時苟從;各被創夷,人為仇敵。

若回旆方徂,登高岡而擊鼓吹,揚素揮以啟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聖朝無一介之輔,股肱無折衝之勢。方畿之內,簡練之臣,皆垂頭搨翼,莫所憑恃;雖有忠義之佐,脅於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託宿衛,內實拘執。懼其**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可不勖哉!

操又矯命稱制,遣使發兵。恐邊遠州郡,過聽紿與,違眾旅叛,舉以喪名,為天下笑,則明哲不取也。即日幽並青冀四州並進。

書到荊州,便勒現兵,與建忠將軍協同聲勢。州郡各整義兵,羅落境界,舉武揚威,並匡社稷:則非常之功於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廣宜恩信,班揚符賞,布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

如律令!

古代詩詞中黃耳一詞有何典故

4樓:歐陽涵嫣

《晉書•陸機傳》:「機 有駿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 京師久無家問。

笑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齎書取訊息不?犬搖 尾作聲。

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係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 還洛。」陸機的愛犬黃耳曾為之送書信。

後以為寄傳家書的典故。宋• 張元幹(次趙次張見遺之什韻》:「寄 書只欲憑黃耳,去路誰能畏赤眉。

」 金•元好問《懷益之兄》:「黃耳定從秋後到,白頭新自夜來生。」清•龔 鼎孳《初歸居巢感懷》:

「書因入洛傳黃耳,烏為傷心改白頭。」

古代詩詞中伶倫一詞有何典故

5樓:匿名使用者

據《漢書》卷二十一《律曆志上》載,黃帝嘗使伶倫自大 :之西,崑崙山采竹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又做十二管,吹鳳鳴以定正音律。

伶倫為黃帝時樂官,傳說為始創樂器的人。後因用作詠竹或詠樂的典故。

唐•除子昂《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

唐•韓愈《嘲鼾睡二首》其一:「雖令伶倫吹,苦韻難可收。」

唐•杜牧《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 韻:「肉管伶倫曲,簫淸廟章。」

明•劉基鼉鮮龍圖》:「安得伶倫截竹筒,吹之呼龍出石洪。」

供參考。

古代詩詞中衛霍一詞有何典故

6樓:貴陽賀加貝化妝學校

據《後漢書》卷三八 《馮緄傳》載:「衛、霍北征,功列金 石。」又據《晉書•齊王冏傳》栽:

「麻土殊分,跨兼吳越;崇禮備物,寵侔衛霍。」這裡的「衛霍」是衛青、霍去 病的合稱。二人均為西漢名將,屢次 出征匈奴,戰功卓著;又都為武帝親 貴,備受恩寵。

故後人每以「衛霍」作為詠邊將、貴戚的典故。唐•王昌齡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詩:「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李白《君子有所 思行》詩:「伊皋運無化,衛霍輸筋力。」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 公嚴公武》詩:

「匡汲俄寵辱,衛霍竟 哀榮。」唐•杜牧《貴遊》詩:「朝回佩馬草萋萋,年少恩深衛霍齊」。

7樓:北少南漂

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稱,後世並稱「衛霍」。

古代詩詞中控弦一詞有何典故

8樓:zjc**座

控弦 kòng xián

釋義:1、拉弓;持弓;彎弓;2、借指士兵

引弓、拉弓。三國.魏.曹植.白馬篇:「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金史.卷七十三.宗雄傳:「復彎弓,馬蹶,躍而下,控弦如故,遂彀滿步射獲之。」

弓手。漢書.卷四十三.婁敬傳:「冒頓單于兵彊,控弦四十萬騎,數苦北邊。」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控弦二十萬,長臂皆如猿。」

(此回答摘自(漢典))

古代詩詞中投壺一詞有何典故

9樓:文以立仁

「投壺」沒有什麼典故。和「猜拳」、「行令」一樣,是古代人們喝酒助興的一種遊戲。

「投壺」是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在戰國時期已經盛行,唐朝進一步發揚光大。

古代儒家教育學生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是一種,不會射箭是很丟人的。因此,有學問的人在一起飲宴,射箭、賦詩、對對子等,是離不了的遊戲。

射箭遊戲後來演變為往酒壺中投箭,稱作「投壺」。如圖:

古代詩詞中猶龍一詞有何典故

10樓:凌月挽塵

猶龍,典故名,典出《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老子》。指道家老子,亦謂道之高深奇妙,如龍之變化不可測,泛稱有道之士。

典源:《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老子》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曰: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1]

譯文:

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孔子前往週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

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

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孔子離去以後,對**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捕獲它,會游的可製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

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它是駕著風而飛騰**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

猶龍釋義

1.指老子。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教圖讚》:「理宗朝有待詔馬遠畫《三教圖》:黃麵老子則跏趺中坐,猶龍翁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禮於前。」

清 王夫之 《連珠》之二:「材有讓乎猶龍,道有超乎維寶。」

王毓岱 《乙卯自述》詩:「覆鹿忘前夢,猶龍悟守雌。」

2.謂道之高深奇妙,如龍之變化不可測。

宋 陸遊 《讀》詩:「但說周公曾入夢,寧於老子嘆猶龍。」

唐 黃滔 《省試王者之道如龍首賦》:「王者以御彼萬國,居於九重。既體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猶龍。」

3.稱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詩:「猶龍久矣逃塵世,牽犢公然飲上流。」

古代詩詞中封侯骨相一詞有何典故,古代詩詞中孔璋一詞有何典故

封侯骨,典故名,典出 漢書 卷八十四 翟方進列傳 翟方進 蔡父大奇其形貌,謂曰 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蔡父認為翟方進有封侯的骨相。念奴嬌 池塘風暖 宋代 無名氏 池塘風暖,算流觴盛集,恰遲旬日。曉聽兒童傳好語,瑞氣華堂充溢。天產英雄,封侯骨相,才氣千人敵。暫遊塵世,妙名已上仙籍。...

古代詩詞中刀尺一詞有何典故,古代詩詞中射蛇一詞有何典故

玉台新詠 一 古詩 為焦仲卿妻作 左手持刀尺,右手 執綾羅。刀尺指剪刀和尺,後被詩人沿用入詩中,常代指栽剪。唐 杜 甫 秋興八首 之一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宋 文同 織 婦怨 織處畏風日,剪時謹刀尺。宋 蘇軾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 贈 封題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古代詩詞中射蛇一詞有何...

古代詩詞中陟屺一詞有什麼來歷,古代詩詞中睥睨一詞有什麼來歷

陟屺,原意是指登山,有草 木之山為岵,無草木之山為屺。在 詩經 魏風 陟岵 表現的是孝子在 外思念父母之情感,後因以 陟岵 陟屺 喻思親。清 黃叔琳 送孫文 博之雲南省覲 此去行歌陟岵詩 短長亭外柳如絲。淸 周永銓 義 卒行苦哉遠征人,陟山望親還望兄,嗟嗟行役萬古情。古代詩詞中睥睨一詞有什麼來歷 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