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貓貓老師說娛樂
陶淵明的詩彙總如下。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陶淵明的的代表作之一,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詩的開頭四句很耐人回味,身處鬧市,卻沒有被車馬的喧囂所打擾,這是因為「心遠」,內心的寧靜,有著出世的念想,這不正印證了古人所說的「大隱隱於市」。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古名句,它寫出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熱愛自然的情趣,尤其是這個「見」字凸顯了詩人無意之舉,無意間,山入眼簾,蘇軾對此句曾說道:「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是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 描繪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子,可卻是草盛豆苗稀,日出而作,月出而歸,儘管勞作很辛苦,但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心情很是愉快。
雜詩·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的《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這首詩具有很強的哲學性。詩的前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像是路上的塵土,隨風飄轉,透露著無奈,這種心境與當時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當時戰亂頻繁,人們流離失所,生命無常。 中間四句寫詩人在艱難的環境中,尋找生活的歡樂。
最後四句我們常常用來做格言,勉勵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
陶元明的古詩
2樓:風過後
雜詩·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3樓:網友
幽蘭生前庭,含燻待清風。——飲酒·幽蘭生前庭》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述酒》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贈羊長史·並序》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答龐參軍》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擬輓歌辭三首》
4樓:網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知行為何改名為陶行知,陶行知的名字的來歷
陶行知為何要改名 2009 05 11 09 42閱讀 6,307 去南京陶行知紀念館參觀,受益頗多。總的印象是陶先生離我們很近很近。記下幾個片段,以備今後學習之用。陶行知原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學讀書時,敬慕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奉 知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為至理名言,於是改名為陶知行。後來在曉...
紫陶壺的簡介選用紫陶壺的各種好處
都很不錯的啊,但是建水陶的造型美感比紫砂壺差很多 一半要歸結於成型工藝 沒有紫砂那麼深的文化底蘊。再者建水陶的燒結度偏低,新茶壺的泥土氣重,要多用廢茶葉泡泡,再泡茶會比較好。真紫砂很難買到抄 了,因為原料不襲夠了,但紫陶用到的本地特有五色土還很多,目前不存在假紫陶,紫陶清朝就有,只是紫陶現在 才開始...
陶祖是什麼呀?陶的作者是誰啊?
在新疆庫車克孜爾千佛洞窟前出土了一件唐代陶祖,這件藝術品反映了摩尼教性觀念中獨特的暗魔形象,可定名為 男根魔貌 陶公是誰 陶公是陶侃 年 年月日 字士行 一作士衡 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人,後徙居廬江郡尋陽縣。東晉時期名將液滾。出自 晉書 陶侃傳 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 陶公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