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刪濃草自香
登高》一首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狀物抒情大氣渾然,傳誦千古。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幾乎都是在貧困和漂泊流浪的狀況中度過。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當年他大約五十六歲, 這一首詩歷來被推為律詩中的傑作,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 首聯寫景,風急天高,猿聲淒涼,這就開門見山地表現了詩的感攔局情基調:
沉鬱悲哀。 頷聯對仗極鬥告其工整,蕭蕭落木,無空衡明邊而下;不盡長江,滾滾而來。寥寥幾筆,就把肅殺淒涼的秋景寫得氣勢巨集大,令人觸目驚心。
秋日的景色使得詩人觸之生情。頸聯就融合了詩人的感情:「萬里悲秋」。
然而又想到了自己的一生是漂泊流浪,貧病交加。風燭殘年之時,獨自登高。君不見長江邊高臺上那一位步履蹣跚的瘦弱老人獨自站著面對滔滔江水滿目哀涼,這怎麼不讓人可憐?
尾聯:艱難苦恨又增添了花白的鬢髮,滿腹愁緒欲借酒來排遣,不料潦倒新停濁酒杯啊,因為有病戒了酒,竟是不得抒懷。寫到這兒,就更增添了乙份沉重。
全詩風格正是杜甫「沉鬱頓挫」詩風的很好體現。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2樓:網友
答:①:寫與杜甫頌答蘆晚年,從"野帶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舉灶"可看出。
反映了感慨世態炎涼的情感。
杜甫《登高》原文及註釋
3樓:民俗智慧講解
杜甫《登高》原文及註釋如下: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猿嘯哀:猿淒厲的叫聲。《水經注·江水》引民謠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百年:猶言一生,這裡借指晚年。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
繁霜鬢:像濃霜一樣的鬢髮。
潦倒:衰頹,失意。這裡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剛剛停止。重陽登高,按慣例應當喝酒。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譯文: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一生艱難,常常抱恨於志業無成而身已衰老,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
杜甫的詩《登高》全文是什麼,杜甫的詩《登高》全文是什麼
登高 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 767 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全文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登高 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猿嘯哀 指長江三峽中猿猴淒厲...
杜甫的登高詩眼是哪個字結合全詩分析
詩眼抄是悲秋這是一首最襲能代表杜詩中景bai象蒼涼闊大 氣勢渾du涵汪茫的七言zhi 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dao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 憂國傷時 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
「詠物詩」 大家幫幫忙!!
墨梅 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菊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詠蟬 唐 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呤。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石灰吟 明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