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的來歷和風俗
1樓:站在太陽下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乙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芒」,是指稻、麥之類有芒刺的穀物,「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就是芒種節氣的由來。薯寬凱芒種有送花神數喚、打泥巴仗、安苗、煮梅等風俗。
芒種即「忙種」,意味著夏季農忙的開始。農民們將麥苗種入土地,自然會希望這麥苗能平安長大,到秋天能獲得豐收巧純。所以在芒種節氣時,許多農業區都有「安苗」的習俗。
績溪安苗節起源於南宋時期,安苗,顧名思義就是祈盼禾苗平安,五穀豐登,這是乙個祈求豐收的節日。在績溪當地,流傳著一首據說非常古老的民諺:「芒種端午前,點火夜種田;種田種得苦,圖過安苗福。
表達了當地百姓對豐收的祈願。
芒種的來歷和風俗
2樓:網友
芒種節氣的由來。
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所以「芒種」也稱「忙種」,即指「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
風俗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但青梅鮮果酸澀,需加工食用,這便是煮梅。送花神:
在古代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開犁節:浙江一些地區有開犁節,在芒種當天舉辦。
3樓:清影
「芒種」又稱「忙種」,它是傳統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象徵著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芒種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
芒種風俗:煮梅,安苗,送花神等。
芒種名稱的由來?
4樓:有錢哥哥
芒種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其名字由來已久,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公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
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它指導著農事耕種。在稻作地區的南方,「芒種」是插秧的忙碌時節。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這個時節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麥子收穫之時。
芒種」到來標示著又一輪農忙,南方地區人們忙著插秧種稻,北方地區人們則忙著收麥。
5樓:別依白
過來看看來咯咯農家樂了咯了馬卡龍哦哦。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冬至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答 由來 漢武帝時期發現二十四節氣,冬至是其中之一 風俗 吃餃子。由來 由於陰曆陽曆的差距,在中國的冬至季節,一般都在每年的月日 日左右,冬至的這一天夜晚十分的長,在漢武帝時期,節氣被用來指導農事的歷法,主要採用的是平均時間法來劃分節氣,這樣一來冬至和下乙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就被稱為了中氣,中氣之間再進...
關於漢字的來歷,漢字起源的傳說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 交流資訊。語言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有關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有結繩說 八卦說 河圖洛書說 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漢字是世界上...
麥芒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啥意思?是麥芒的芒嗎?這個節氣有什麼含義呢?
麥芒 m i m ng 麥的葉退化而成的,它可以抑制麥的蒸騰作用,使麥的產量增加。小麥在陽光下的閃光 芒種是啥意思?是麥芒的芒嗎?這個節氣有什麼含義呢?芒種是節氣名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字面的意思是 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芒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