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齊成茆午
歸於真正的平靜。
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鎮啟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
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
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巧旅攜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同孝伏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
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
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
如果看完我的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末學個人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2樓:示煙愛雪
達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知道「心是心作」的道理,那麼諸佛的法身就能夠進入到我們一切心想當中。我們就能夠真正達到心佛眾生三無睜帶差別的境界,唸佛禪到此悉顫蘆可以說就達到了爐洞叢火純青、進入三昧的境界了。
三昧境界是什麼意思
3樓:網友
三昧的解釋。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 平靜 ,是佛教的 重要 修行方法。借 指事 物的要領, 真諦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 詳細解釋 (1).
佛教語。梵文音譯。又譯「三摩地」。
意譯型敬為「正定」。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 《大智度論》 卷七:
何等為三昧?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晉 慧遠 《唸佛三昧詩集序》 :
夫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 宋 葉適 《法明寺教藏序》 :
妙真 、 普濟 ﹞率州士女修卜租慎唸佛三昧,以旌 昶 之績而嗣 忠 之業於無窮,志甚遠也。」 明 劉元卿 《賢奕編·仙釋》 :豈不聞善 知識 能回三毒為三昧,回六賊為六神,回煩惱作 菩提型辯 ,回無明為大智。
2).奧妙;訣竅。 唐 李肇 《唐國史補》 卷中:
長沙 僧 懷素 好 草書 ,自言得草聖三昧。」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 :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荊公 得此三昧。
紅樓夢》 第四八回:「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 《藝海拾貝·數字與詩》 :
我覺得 唐 、 宋 許多 詩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3).指三昧真火。
封神演義》 第八回:「 太一 真人 動了心中三昧, 毘蘆仙 亦顯神通。」
詞語分解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 部曲 。
三國( 中國 朝代名)。 表示 多次 或多數:三思而行。
三緘其口。 部首 :一; 昧的解釋 昧 è 暗,不明:
幽昧。昧旦( 清晨 還未 明亮 時)。 昏, 糊塗 ,不 明白 :
愚昧。 矇昧 。 素昧平生 (一向不認識)。
目不明:「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 隱藏 ,隱瞞:
曖昧。昧心(違背 良心 做壞事)。 冒犯 :
冒昧 (多作。
禪定三昧有哪些境界
4樓:乾萊資訊諮詢
是一種身靜、心靜、意靜的狀態。
一種連自己的身體都感覺不到,沒有任何想法和念頭,感覺自己一切都停住了的狀態。禪定,又稱三昧,含義是止於一境。有人認為,止於本尊境界的,叫做本尊三昧,止於唸佛境界中的,叫做唸佛三昧,止於法華境界的,叫做法華三昧,不同的三昧有不同的層次,修行的越高深,三昧的境界就越高階,各種三昧,沒有高低,只不過是人的修行有高低。
人生三昧是哪三昧?
5樓:休閒娛樂達人天際
「三味」常用的意思有兩個。乙個是佛教用語,拍滲茄指心專注於一境。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
另乙個是指事物的訣竅或精義。例如:「箇中三味」、「文學創作三味」、「得其三味」中的「三味」都是「訣竅」或「精義」的意思。
佛教簡介: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喊運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襲察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給孩子念懺悔三昧怎樣念?
阿彌陀佛最好是自己和為家人唸佛經和阿彌陀佛佛號,如 無量壽經 把時間都花在唸佛經和佛號上,而不是去念不知道出處的懺悔三昧。幾乎沒有祖師大德要我們念懺悔三昧。而且懺悔的意思是後不復造,不二過。不是念念懺悔文就算懺悔了。淨空法師 懺悔不是念念懺悔文業障就消掉,懺悔的定義是後不再造。我知道悔過了,我以後再...
請高人賜予些如《三昧懺水》這樣的典故
這個詞語主要出自論語中的內容講述了乙個人不斷懺悔的過程,過程。三昧水懺出自 這些天在你眼裡是乙個人。三昧水千出自那個乙個湖南的乙個地方,他那裡應該是風景還比較美麗。這個出自 應該是出自於南方的乙個地區,因為當地人出名了。三維水懺出自 稍微扯淡出自乙個正常的乙個站站區。這樣三位水淺是很好的詩詞,出自老...
常靜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三昧就是 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當你靜坐於某處時,摒除內心的雜念,那麼你就會實現了全身鎮念桐每乙個細胞都在專注於一件事。達到真正的萬化合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忘卻了時間乃至空間的概念,內心將歸於自然。實際上仔細想一下,在現實中人們也應該達到這種境界,不然會受到外界的蠱惑,盲目的去追尋別人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