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到辛勤學習溫故知新之樂。學習本來並不是一件人人都會感到愉快的事。學習『為人』以及學習知識技能而實踐之,當有益於人、於世、於己,於是中心悅之,一種有所收穫的成長快樂。
一個人修養達到這種境界,則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達不到這種境界,學習就會變成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所以,這是最起碼的境界。進入不了這種境界,所謂學習就無從談起。
《論語》首章首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還反覆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這種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義,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普遍意識或潛意識,成為一種文化心理結構或民族性格。
」換言之,孔子所說治學的第一境界,數千年來已經為中國人所普遍接受,成為治學者的一種共識。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到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過去許多人只從字面上理解,把這句話作為熱情好客的口頭禪,其實只是看到其表象。
「朋」的本義,是「以勸善規過為先」的人。方苞《與翁止園書》雲:「僕又聞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難而相急,通顯而相致,皆末務也。
察其本義,蓋以勸善規過為先。」朋友從遠方來,「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既說明孔子當時影響巨大,同時也說明孔子對知己的渴求和對批評的渴望。孔子的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從何而來?
我看,不僅來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熱情,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他人批評,「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可見他盼望諍友,歡迎批評。
能不能真心歡迎批評,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後能否繼續真心歡迎批評,就成為治學的第二境界。這一步跨不過去,治學就很難有什麼大成就。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之樂。
如何對待「人不知」,其實就是乙個如何對待名譽地位利益實惠的問題。真正成為乙個大學問家,決不會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公升官發財,揣摩走什麼路子討誰人歡心,決不會一時一刻看不見「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嘆寂寞難受。而學問一旦成為名韁利鎖,成為飛黃騰達的敲門磚,既是對治學的褻瀆,更是治學者自己的恥辱。
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所以說,「人不知而不慍」,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
孔子仁學思想的主要內涵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仁」 之內涵許慎《說文解字》中的「仁」,謂:「親也,從人二」,進而說「親者,密至也」 。孔子學說具有強烈經驗性質,歷來取近譬遠,據實說虛,其立足點雖是個人的修身功夫, 目標是養成「君子」 的社會。
「仁」 的倫理信條,出發點在個人,每個人必須實行於他周圍的家人,進而才是家人的親戚、親戚的親戚。這便是由近及遠的道德推衍,或稱教化。而「仁」 的內涵便是基於家庭和家族的行為規範和這套規範的價值基礎,也就是「孝悌」,至於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會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禮樂。
《論語·學而》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孝的行為準則適用於兒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倫理原則的行為,本指弟弟對兄長的善待與服從,其實也就是年幼對年長的敬重與接受教育。
「仁」 並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須化為起居行止的「溫、良、恭、儉、讓」 的態度並體現於日常生活,最終實現於和睦的家庭生活中,無數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證社會的井然秩序。
《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從積極一面來講的。
凡是乙個人想達到的想爭取的,就應該也同時想到,別人也會同我一樣,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願。
同樣在《論語·雍也》篇中,子貢問夫子: 「如有博施於人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 孔子答道:「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意思是說,凡能夠廣泛地推導其仁心救濟絕大多數人眾的,**僅僅是「仁」 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為起居飲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倫範,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時履行道德禮節。這個「禮節」 就是倫理制度—— 孔子的時代,也便是「周禮」。
「禮」本來用來是制「欲」 的,人的慾望氾濫,便有一切不合乎「禮」的行為,孔子因此要求以「達仁」 或「成仁」 為修養目標的,必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終日不違仁」。
孔子認為, 「禮」就是為人的本分和守則。「仁」 之為善,其實往上可以無窮進展,以至於聖人都有難得充分踐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實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禮」 的界限就可以了。
3樓:冷眼觀娛樂圈
一、內涵:
1、「仁」首先是一種足以使人誠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曾子曰: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這種「仁為己任」,對自己所選定的人生目標堅定不移,傾其畢生而追求之的精神;這種面對生與死的抉擇,無求「生以害仁」只求「殺身成仁」的豪 邁氣概,不是著實讓人心醉神迷嗎?因此,「仁」便是一種足以讓人為之誠服的崇高,是一種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種愛的藝術的實踐。
2、「仁」倡導一種道德個人主義。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雍也》)。
這裡孔子將「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確立為基本的道德原 則,這種道德原則介乎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之間,強調一種在移情式理解基礎之上的人際 互愛。孔子又強調「為仁由己」,指出:「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這是一種 由道德自律達於心靈自由的義務倫理。在孔子那裡,個人不是向外尋求相對他人(物)的 自由,而是向內尋求相對於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獨立和道德的自主。
人只有實現在道德 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自己的理由,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自由。
3、「仁」是孔子匡時濟世之良方。孔子不僅僅是乙個思想家,同時還是那種具有「知 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殉道精神,勇於靠自己的親身奮鬥去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實踐家。為 了實現其政治抱負,他需要培養一批不但能夠理解並擁護他的政治主張,而且願終生為之 奮鬥的「志士仁人」。
為此,他「有教無類」,以教為業,以「六藝」授人,且整理國故,「刪正六經」,開了中國教育與學術民間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養的,是那些能夠按他的社會政治 理想去改造社會,匡扶正義,營造社會仁愛精神的濟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 「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們培養成那種具有「仁者愛人」、「泛愛眾」的人格情操,同 時又具有為實現「天下歸仁」而奮鬥的「志士」。
4、「仁」是一種人生修為之方法。孔子言:「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也」(《里仁》)。
要求君子須以誠信待人, 以恭敬律己。同時還必須擺脫物慾的束縛,故「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
二、簡介: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4樓:大道教育
仁,是人性核心,是良好政治的基礎,是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的道德。人可以從孝弟開始認識社會,愛護他人,從而具備仁心。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知與仁 從廣義而言,孔子所說的"知",包括知性主體即通常所說的認知心,以及由此而獲得的客觀知識,特別 是文化歷史知識,如典章文物,禮儀制度以至"草木鳥獸之名"之類,並且具有明顯的人文主義特徵.在孔子看 來,客觀的經驗知識及歷史知識,對於應事接物以至提高人心靈境界,是必要的,甚至是基本的.
人的知識是靠"學"與"思"獲得的,而"學"與"思"一般地說,可以歸之於知性活動.就"學"而言,它是經驗 的,客觀的;就"思"而言,可能是經驗的,也可能是先驗的,可能是客觀和,但不管從哪個意義上說,都可以歸於 知性範疇. 事實上,孔子雖然很重視"知",但是,並不以獲得科學知識或"客觀真理"為目的,他不是為知而知,而是 為用而知,為行而知.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孔子所說的"上達"固然是"知",但不是獲得最高的知 識,不是橫向的物件認識,而是自我超越的存在認知,也就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自我認識,就孔子而言,則 是"知天命""達天德".
孔子說過:"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說明他是把"知命"看成實現君子人格的重要條件.
人若能知德,便 能知命."知德"和"修德"是相互聯絡的,仁德之所以成為境界,不僅靠知,而且靠行.正因為如此,孔子很重視"修 德",並以"德之不修"為憂.
境界的提高,需要修養和實踐,不只是知的問題,而要在最近生活的地方去思考,這 就是近思."下學而上達"也是一種最高的知,就其實質而言,就是"知仁".它雖然需要生活經驗知識,但又超越 了經驗知識,它是一種真正的超越,也是一種自我實現.
只有實現了這層超越,才能達到最高境界,仁的境界. 二.勇與仁 從心靈哲學的角度說,勇是一種高度凝鍊,高度昇華了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理性化的,也是持久的.
孔子所說的"志於學",'志於道"就是這樣的意志力.這是生命意志,道德意志.這種意志是人人具有的,比如"三 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是如此.
意志是人的尊嚴的表現之一.如果經過培養,使之成為持久的, 穩定的,有內容,有目的的精神力量,便成為心靈境界的組成部分. 知仁勇三者,代表心靈存在及其活動的不同方面,即智性,情感和意志.知是為了上達,即知天 命,達天德,而最高的德就是仁,所謂知,歸根到底是為了仁.至於勇,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實現仁.
參考資料
仁和義的具體內涵指什麼,仁和義的區別是什麼
仁 親愛.如 仁民愛物.寬惠善良的德行.如 仁愛.論語 陽貨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 能 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 恭 寬 信 敏 惠.有仁德的人.如 泛愛眾而親仁.寬厚 有德性的.如 仁政 仁心仁術 仁人君子有感覺 感受的.如 麻木不仁.義 合宜的事情.論語 為政 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 ...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每個境界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詞句出晏殊的 蝶戀花 原意是說,我 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此句描繪一種孤獨寂寞之感,然登樓遠眺,一條道路伸向遙遠的天際,似含無盡之希望。意喻治學之始,必須耐得住寂寞,遠矚,不斷求索。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每個境界的含義是什麼?
王國維提出的人生的三大境界和深刻含義如下 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裡談到三大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為 明 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