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郭嘉的官渡之戰的十戰十負說,賈詡四勝說

2025-04-02 03:40:24 字數 1647 閱讀 8803

1樓:匿名使用者

看三國演義就行了,這麼簡單。

郭嘉的十勝十敗

2樓:nn87790藍低

你要的是原文嗎? 郭嘉入,操曰:「公來何暮也?

嘉袖出一書,白操曰:「袁紹使人致書丞相,言欲出兵攻公孫瓚,特來借糧借兵。」操曰:

吾聞紹欲圖許都,今見吾歸,又別生他議。」遂拆書觀之。見其詞意驕慢,乃問嘉曰:

袁紹如此無狀,吾欲討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

高祖惟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擒。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兵雖盛,不足懼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以順率,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紹專收名譽,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紹恤近忽遠,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

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當之!

荀彧曰:「郭奉孝十勝十敗之說,正與愚見相合。紹兵雖眾,何足懼耶!

-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淳拔矢啖睛」。

為什麼郭嘉認為官渡之戰曹操必勝?

3樓:搞笑的峰哥

官渡之戰,郭嘉:十勝十敗,荀彧:四勝四敗,全是忽悠曹操的話。

為什麼郭嘉認為官渡之戰曹操必勝?

4樓:三棵樹

當時郭嘉替曹操分析了局勢,雖然袁紹兵馬很多,但是內部並不團結,整天勾心鬥角,而袁紹優柔寡斷,曹操這邊非常團結,所以曹操必勝。

5樓:小l不一樣

因為曹操是個梟雄,非常的有野心,而且他的兵力非常的雄厚。

6樓:七寒銳

袁紹經常搞一些繁瑣的制度,講究表面儀式,華而不實;曹操則注重實際,講究時效,辦事效率高。袁紹發兵打來,成了地方叛逆,言不正名不順;曹操代表朝廷平定反叛,師出有名理所應當,佔有仁義。袁紹放縱豪強,大族兼併,百姓不服;曹操糾正制猛,專門收拾豪強,百姓擁戴。

第四:袁紹不會用人,大部分都是用的自己族氏宗親,拒才於外;曹操知人善用。

7樓:網友

雙方形勢不同,袁紹準備不足,加上內部矛盾激烈,還打壓了自己的謀士。

郭嘉 十勝十敗分別是哪些戰爭!

8樓:

十勝十敗論是官渡大戰時郭嘉分析的是曹操對比袁紹的優勢。

9樓:網友

今袁紹有十敗,主公有十勝,袁紹兵雖盛,不足懼也:袁紹繁禮多儀,主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袁紹以逆動,主公以順率,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袁紹以寬濟,主公以猛糾,此治勝也;袁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主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此度勝也;袁紹多謀少決,主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袁紹專收名譽,主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袁紹恤近忽遠,主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袁紹聽讒惑亂,主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袁紹是非混淆,主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袁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主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主公有此十勝,於以敗袁紹無難矣。

主要講袁曹之戰。

袁紹官渡之戰失敗,真的是被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嚇退的嗎?

我個人認為不是,我認為袁紹的官渡之戰失敗是因為袁紹自己的能力不足導致的。袁紹官渡之戰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剛愎自用,不聽從任何人的意見,而且郭嘉十勝十敗論,也打敗了袁紹。官渡之戰郭嘉預見袁紹必敗,他是怎麼做到的?郭嘉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曹操的重要謀士,曹操對他頗為信任,但郭嘉英年早逝,對曹操的打擊很大...

為什麼說官渡之戰是曹操的輝煌戰爭史呢?

因為曹操當時和袁紹的差距懸殊,袁紹坐擁整個河北,軍隊錢糧都遠勝於曹操,曹操最終以弱勝強,並且經過這一戰一統北方。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曹操和袁紹軍隊數量差距巨大,但是能在正面進攻下擊敗袁紹。這是因為官渡之戰是曹操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體現了他的領導能力,所以說是輝煌戰爭時。因為官渡之戰是曹操獲取勝利成果...

做十的負二有必要再至移取十點負三嗎?

如果他要是有必要移取10 00複雜嗎?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的,這個還是呃大約沒必要這麼精確。做十的負二,有必要再移去時墊付三嘛,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呀。這個也是有可能的呀,其實我認為還是應該這樣去做的,這樣才能夠算出來這個數字的這個具體的這種含義。做師傅二的情況下,應該是一直十點負三吧,而且他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