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因為你我會熱愛
水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籤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
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腔伍州。徽宗初遇赦召還。
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這是熙寧九年(1076)蘇軾在密州任所寫作的一首中秋詞,詞首有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通常認為這是一篇懷人之作,一「兼」字說明並非止於此。
這首詞久負盛名,歷來評價甚高,前人云:「中秋詞自東坡《伍兆或水調歌頭》一齣,餘詞盡廢」,由此可見一斑。其時作者政治上甚不得意,又久未與其弟蘇轍謀面,心中頗多猜猜積鬱。
中秋之夜,與友人共遊金山,「天宇四垂,一碧無際……俄月色如畫,遂共登金山頂之妙高臺」,蘇軾請同行著名歌者袁陶歌其《水調歌頭》,不覺隨之起舞,藉以宣洩對時事人生的無限感慨並抒發對弟弟的強烈思念。
詞的上闋以無端陡起的形式突兀發問,從何時開始,有普照人間的明月?不知天上的神仙宮闋,現在已是什麼年代?此句以屈原。
水調歌頭是什麼的作品
2樓:娛樂我知曉喲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作者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所作。
原文節選: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瞎爛賣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譯文: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怎樣自己寫水調歌頭?水調歌頭是哪個寫的
按照水調歌頭的詞去寫,每句字數要一樣多,最好有點押韻。看著蘇軾的,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替換掉他的,就是你的水調歌頭。按照詞譜的格律去寫。水調歌頭,詞牌名。亦稱 花犯念奴 雙調六十字。前後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前後句起二字也可用對仗。此調是擷取 水調歌 大麴開頭一章的創新之作。詞牌格式。仄 仄 平 平仄,...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內容是什麼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註釋 大曲 水調歌 的首段,故曰 歌頭 ...
蘇軾的水調歌頭給我們什麼啟發沒有
蘇軾,具備多重身份,文學家 書法家。當然,文學家與書法家的稱謂都是今人給的,對於蘇東坡本身來說,他就是一個 然而,這位 的為官之道並不符合 厚黑學 原理,以至於因 烏臺詩案 被貶而再貶,在官場上,他是一個 失敗者 然而,蘇軾具有過人的才氣和堅韌的意志,官場上的失意換來的是在文學和書法上的巨大成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