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裡說上天為什麼說歸去

2025-02-08 23:54:40 字數 3974 閱讀 3287

1樓:匿名使用者

1,為什麼用「歸去」?蘇軾的思想是儒釋道合一,乘風歸去很明顯有種羽化登仙的意味,有莊周夢蝶的意味,取消了我們一向認為的物我二元對立。這點你還可以結合陶潛那句: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樣說來就是自己本來就是在月亮上居住的人,結果成了落入凡間的天使。。。說的有點笑啊)畢竟蘇軾受陶影響很深的,可以說他把陶當做自己的偶像來看。

中國傳統裡有種「迴歸」的主題,在此不多說了。此外,這裡可能還會影射到他的一些政治問題。

2.我欲乘風上天,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天」和「寒」還押韻,為什麼不說「上天」呢?

上天在漢語裡,有三種解釋:一,天空;二,萬物主宰者;三,到天上去。很明顯,此處用的是第三種意思,類似的有李白「蜀道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上」本來就有種克服艱難險阻取得進步的意思,比如「上進」「上樓」。乘風上天,側重的就是藉助風的力量再加上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飛昇到天空。

很低階地理解一下原詩:詩人只是萌發了到天上去的念頭但又馬上被「高處不勝寒」所打消,可見此處並沒有強調要為了那個美麗的「天」而付出些什麼努力,故不用上天,用「歸去」更符合語境。一說上天,我就想到詩人大汗淋漓地撲翅膀,歸去則讓我想到壁畫飛天裡優美的線條。

並且蘇軾受李白影響也較大,他要寫出帶有「上天」字眼的詩句,難免讓人想到「難於上青天」。至於說,上天聽起來不夠風雅,我看倒是次要的。

2樓:斯水微藍藍冰

此詞作於中秋節,可以想象當時明月皎皎照徹天上人間,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間是相思無眠。飛天入月,為什麼說是歸去呢?蘇軾是很樂觀豁達的文人,深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

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裡當成自己的歸宿了。所以用的是歸去。此外,當時蘇軾受貶謫在密州做太守,雖然他為人豁達,但任何乙個人遭此變故心中多少都有些煩悶難以排遣,遠離人間悲歡離合,歸去也可以理解了。

3樓:網友

因為,詩人將當時美景看似處在仙界,已不在人間了一般。所以,歸去帶有「回家」的意思。(有種親切感吧)當然,也是過度吧。

4樓:水清柔兒

就是 我欲乘風歸去那一句嗎?

怎麼說呢,古人一般比較麻煩,說話比較風雅,而且喜歡拐彎抹角。

乘風歸去明顯比上天回去好聽是不是?

古人一般用比喻。「乘風歸去」說明詞人對世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來住在月宮裡只是暫住人間罷了。

大概就這樣子。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什麼事什麼時所寫?

5樓:雲長天雨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青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西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西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西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水調歌頭蘇軾作者上天為什麼說歸去

6樓:網友

「歸去」帶有歸隱、超然世外的意思。

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上片末兩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兩片之間的過渡句,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於讓位於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7樓:臥蝶哈哈哈

為了,音韻美,去和宇押韻。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蘇軾為什麼想到天上去???

8樓:q王小年

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裡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

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

9樓:網友

當時蘇軾在人間混的很不爽,政治失意,被貶到密州做太守,妻子亡故,弟弟遠在他鄉,心裡十分苦悶。中秋佳節,看見皎潔的月亮,覺得到月亮上去應該蠻好的,遠離人間讓自己不爽的這些是是非非,所以想飛天哪。

10樓:就好了來了

蘇軾遠在密州,弟弟蘇轍也不在身邊,蘇軾孤獨,心中愁悶無處訴說。

11樓:夜夜夜夜

高處不勝寒。影身詩人內心的孤寂感。

蘇軾水調歌頭自言飛上天又害怕的原因?

12樓:夜璇宸

詩人貪戀人間的親情害怕天上的孤獨,害怕天上清冷寂寞,不似人間溫情。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

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13樓:網友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14樓:仙人

詩人貪戀親情害怕孤獨,害怕天上清冷寂寞,不似人間溫情。

15樓:你好會飛的蟲子

蘇軾水調歌頭自然飛上天又害怕的原因是害怕高處不勝寒。

16樓:冰漪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主要是高處不勝寒。

17樓:藺藻

主要原因是怕高處不勝寒。

關於蘇軾的水調歌頭,哪些人唱過?歌名分別是什麼?

18樓:君子陶陶

鄧麗君和王菲唱過,歌名是《但願人長久》。

歌曲名《但願人長久》,原唱鄧麗君,是由蘇軾的《水調歌頭》改寫,收錄於鄧麗君1983年發行的詩詞歌曲**《淡淡幽情》,後經很多人翻唱。歌曲經過了上千年曆史檢驗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後,由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又溫柔、多情,頗具唐宋風範。

19樓:捷煜白之

鄧麗君是原唱,後來王菲也唱過,本人覺得王菲唱的非常的經典。歌名是但願人長久。

20樓:匿名使用者

叫《但願人長久》 鄧麗君 王菲唱過。

21樓:匿名使用者

1.蘇軾自己《水調歌頭》

2.鄧麗君《但願人長久》

3.王菲《但願人長久》

4.張學友《但願人長久》

22樓:匿名使用者

王菲唱過.就是水調歌頭。

23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鄧利君唱過 就叫水調歌頭吧。

關於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查過古漢語詞典了,念qi,第三聲。在這首詩裡意思是古代女子閨房的窗戶,也特指帶有花紋的綢緞織品。讀q 部首 copy 糹 五筆輸入法 bai xdsk 有文彩的絲織品 綺羅。紈綺。du綺襦紈絝。美麗 綺麗zhi。綺年。dao綺霞。綺語 美妙的語句,亦指華而不實之辭 綺靡。在這首詩裡意思是古代女子閨...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蘇軾

這是蘇軾的詞 詞牌是水調歌頭 全文如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軾的詞 詞牌是水調歌頭 題...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古詩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 專酒問青天。不知天屬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 何時 又恐 一作 惟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