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合同沒履行完中途可以換承包人嗎

2025-03-22 18:30:13 字數 4490 閱讀 6813

1樓:淮安浙江人

合同一旦簽訂,雙方都有履行合同的義務。即不得隨意變更,包括更換承包人。

一、如果合同雙方同意,可以變更;但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變更。唯咐山

二、如果合同約定的合同中止或解除事項出現,原合同雙方可以中止或解除合同,變更承包人。

三、中途隨意變更承包人的,無效,原承包人應繼續履行合同。

特殊情況:農村的承包經營,原承包人死亡的,承包人的其他家庭成員可以要求發包方繼續履行承包合同。這裡必須明確,承包經營權是不能繼承的,但目前我國農村實行的承包方式主要是家庭聯產承包制。

承包合同實際上也就是家庭聯產承包合同,是以家庭名義承包的,承包權屬於家庭成員共有,家庭個別成員死亡,並不影響合同的履行指中,其承包合同關係不變,家庭的其他成員仍然應當履行合同。這也就是說,簽訂承包合同人的其他家庭成員是可以要求發包方繼續履行承包合同。但這種繼續履行合同的行為不是繼承,而是按照承包合同的約簡睜定辦理。

四、發包人承包人在履行合同時發生爭議的。

可以和解或者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調解。

第一種解決方式:雙方達成仲裁協議,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二種解決方式: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2樓:吹風筒系列

只要雙方都同意就可以。

承包方是否可以要求變更承包合同?

3樓:肖紅

合同一旦簽訂,雙方都有履行合同的義務。即不得隨意變更,包括更換承包人。如果合同雙方同意,可以變更。

一、怎麼解決在簽訂合同時的合同**計算錯誤問題。

合同一般有效,雙方簽字合同生效,對於錯誤部分可協商予以解決。

合同**指承包人按合同約定完成包括缺陷責任期內的全部承包工作後,發包人應付給承包人的金額,包括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按合同約定進行的變更、價款調整、通過索賠應予補償的金額。

二、不履行合同義務怎麼辦。

合同簽訂後如果雙方均未履行,可以協商解除該合同。合同簽訂後未實際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責任。也可以按照當事人的合同中約定的處理方式處理。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三、民法典中租賃合同違約如何賠償。

簽訂租賃合同之後的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按照合同約定賠償;如果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違約造成的損失賠償。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承包方轉讓承包土地,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辦理有關變更手續;發包方不同意轉讓的,應當於七日內向承包方書面說明理由。

承包人不履行合同怎麼辦

4樓:家問北京離婚諮詢

一、如果不履行合同怎麼辦。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後,一方不履行合同規定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請求賠償違約責任。守約方具體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一)根據雙方約定的履行日期,到期時,守約方可以發出書面通知要求對方全面履行合同義務;

二)如果違約方在合同期限截止後未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守約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雙方可以通過協商方式約定違約賠償責任,當雙方協商不成時,守約方可以通過訴拿凳訟的方式,按照合同的約定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並有權要求違約方賠償自己因此遭受的損失。

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一方,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中止履行是指在合同義務履行之前或履行的過程中,由於某種客觀情況的出現,使得當事人不能履消洞旅行合同義務而只能暫時停止的情況。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三、合同履行的原則。

合同履行的原則,是指法律規定的所有種類合同的當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個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一般準則。根據中國合同立法及司法實踐,合同的履行除應遵守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則外,還應遵循以下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則,即適當履行原則、協作履行原則、經濟合理原則和情勢變更原則。

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如果不履行合同需要承擔合同違約責任,受損失的合同一方可以要求對方賠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顫灶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只轉讓承包人,合同內容不變合法嗎

5樓:

摘要。答: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轉讓是有效的,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式。

轉讓承包人的合同內容不變,只是改變了承包人,是合法的。但是,轉讓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轉讓的時間、方式、價款等,並且應當經原合同雙方的同意,由原合同雙方簽字蓋章,以確認轉讓的有效性。

只轉讓承包人,合同內容不變合法嗎。

答: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轉讓是有效的,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式。轉讓承包人的橘友粗合同圓鎮內容不變,只是改變了承包人,是合法的。

但是,轉讓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協議,告清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轉讓的時間、方式、價款等,並且應當經原合同雙方的同意,由原合同雙方簽字蓋章,以確認轉讓的有效性。

您能補充下嗎,我有點不太理解。

這種情況下,轉讓承包人的合法性取決於合同的具體內容。如果合同中有明確規定不允許轉讓,那麼這種轉讓就是非法的。如果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那麼可以根據當事人的意思來解釋,如果當事人同意轉讓,那麼這種轉讓就是合法的。

原因: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法律檔案,其中規定的條款是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如果當事人之間沒有明確規定,那麼就可以根據當事人的意思來解釋簡跡。解決方法:

如果當事人之間有明確規定不允許轉讓,那麼就不能轉讓;如果沒有明確規定,那麼可以根據當事人的意思來解釋,如果當事人同意轉攔粗並讓,那麼這種轉讓就是合法的。個人心得小貼士:在簽訂合同時凳雀,應該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特別是有關轉讓的條款,以免發生糾紛。

同時,應該注意合同的有效期限,以免過期無效。

簽了承包合同不履行應當怎樣處理呀?

6樓:王長玉

法律分析:簽了承包合同不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的,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給守約方實際造成的損失承擔違約責任。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神臘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謹瞎戚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祥陵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承包方是否可以要求變更合同

7樓:我的世界老玩家

一、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土地承包合同簽訂後,雙方都有履行合同的義務,不得非法變更、解除承包合同,發包方也不得因承辦人或者負責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體經濟顫團組織的分立或者合併而變更或者解除。

承包合同變更的條件有:

1)發生了使合同基礎發生茄薯橘變化的客觀情況;

2)合同變更應經當事人各方協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合同,擅自變更的合同無法律效力;

3)變更合同應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協議變更應手鋒有相應的證據;

4)按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須由國家批准成立的合同,其內容的重大變更還應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二、變更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合同變更應注意的問題有:

1、合同變更的形式;

2、合同變更的效力;

3、變更約定不明推定未變更。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承包合同生效後,發包方不得因承辦人或者負責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體經濟組織的分立或者合併而變更或者解除。

承包合同糾紛

按合同辦,雖然口頭合同也屬於補充協議,但是沒有形成書面文字,所以還是應該按照約定合同辦。一 這個問題可行嗎?不知是什麼意思?二 關於你所提的第。二 三 四個問題,我認為雖然你們與老闆原來有協議,但總的認為 1 你們這種協議可以變更,因為畢竟鬆油的 發生了變化。2 你們這些民工可以不履行原來的協議,可...

工程內部承包合同範本3篇

內部承包協議書範本 法律知識 法律分析 內部承包譁拍慶協議書包括以下元素 發包方 承包方 營業執照號 身份證號 簽訂合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亂握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 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 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

業主與承包商未簽承包合同,承包商又未與包工頭籤承包合同,現在

易法通回答 依據 來 最高自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 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1條第2款 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 第1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 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