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真航
論語雍也第六 這次是與學生樊遲。
6·22 樊遲問知(1),子曰:「務(2)民之義(3),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註釋】 1)知:音zhì,同「智」。
2)務:從事、致力於。
3)義: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
譯文】 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
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這一段 是和學生子路。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具體理解為兩義:其一,人為重,鬼次之,學問需循序漸進,不可躐等而求;其二,人事尚未處理好,不必考慮鬼事。
2樓:
子路問及事鬼神,死事時,孔子的答覆是「未能事人,焉能是鬼?未知生,焉知死?」
3樓:明演姝林
一共有三位,比較著名的是子路,還有一位叫季路,一位樊遲。
孔子相信鬼神嗎?
4樓:正道長存
我們看看孔子對於鬼神的見解:「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樊遲問知,子曰:『務農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季路問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孔子對於祭神,用「如在」、「如神在」,這兩個「如」字值得注意,說明在孔子看來,「神」實際上並不一定存在,但是他又不完全否定鬼神。
他只是不語鬼神,「敬鬼神而遠之」。他所注重的是「務農之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說明孔子是重人事而輕鬼神的。魯迅曾說:
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墳•再論雷鋒塔的倒掉》)由此可見,原始儒家是具有無神論傾向的。
5樓:朱小凡的小窩
當然相信鬼神啦,因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世的許多典章制度、禮儀、包括祭祀儀式等等都是由孔子制定並完善的,所以說孔子是相信神靈存在的。
6樓:網友
相信,而且他認為只要心中存在浩然正氣,就不懼怕這些東西。
7樓:小學專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敬鬼神而遠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可見對孔子而言:
沒有相信,也沒有不相信。
孔子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或唯物論,孔子是非神論孔子相信鬼神麼?這是人為製造的問題,因為無法證真也無法證偽的問題在孔子那裡只有乙個態度:一邊去,這不是問題,你要祭神的話,就當有神在那裡那樣恭恭敬敬的去祭,但是,別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在現實中離那些怪力亂神遠點。
孔子的偉大恰恰就在「他不說什麼(子不語)」。這也是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
於是,成就了人類歷史上唯一乙個奇蹟:文明和信奉這個文明的人同時延續了。
8樓:腐中腐
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說孔子不信,而且,在孔廟裡,為了現實孔子不信神鬼,柱子的底都是倒蓮花的。
9樓:越影絕塵
不信。《論語 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10樓:yan驚龍
不信 子 敬鬼神而遠之。
11樓:方舟以外
那個時代,孔子能有這樣的識見是很不易的。
對比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啟蒙者如:釋迦牟尼,耶穌等等,他們無不是藉助鬼神的方法傳播自己的理想,但是中國的啟蒙者沒有,這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獨特的原因。
12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未知生,安知死。」 活都沒活明白,關心什麼死呀?
孔子到底是贊成還是反對鬼神之說了?
13樓:夢之緣文化
分類: 人文學科。
問題描述: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他又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和祭則受福,可以祭祖鬼啊!
解析: 儒教非教」說的首要根據,是孔子不信鬼神,至少是不篤信鬼神。作為儒家陪扒學派的創始者迅亂殲,不信鬼神或不篤信鬼神,後世儒家又怎能相信鬼神成為宗教畝衝呢?
因此,孔子對鬼神的態度問題,是我們首先要討淪的問題。
從《論語》這部書出發,一些人認為孔子信神,另一些人則認為孔子不信神,至少是不篤信鬼神。多年來關於孔子對待鬼神態度的爭論,幾乎都未超出《論語》的範圍。然而孔子一生,周遊列國,欲於不可為之世,救禮崩樂壞之失,行先王之道,而終究一事無成。
所成就者,只在教書育人。教書要有教材,教材就是載先王之道的各種文獻和制度,這就是五經或六經。孔子自稱「述而不作」,他所「述」的,也就是這些載先王之道的文獻。
而且孔了和今天的教師不同,他所述的,就是他所信的,教授什麼內容,全由自己決定。
論語》,僅是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答疑的記錄,而不是孔子的全部思想。因此,必須和六經聯絡起來,才能看出孔子思想的全貌。。。孔子不是不信鬼神,而是虔誠地相信天命鬼神,並且為維護傳統的宗教禮儀制度,進行了頑強的努力。
給你找個**,自己點選看看!
談談孔子是怎樣對他幾位弟子因材施教的
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教學上主張因材施教,即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地進行教育。發揮學生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使學生的潛能得到較好的發展,這在現在仍有指導意義。孔子的理念有多厲害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比這個效應早了上千年。如何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對症下藥,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孔子認為...
孔子被稱為「素王」,因為他是普通大眾利益的代表和踐行者呢?
他是人類發展的代表者。是的,他一直都是為普通人爭取利益,並且也會去做的乙個人。並不是,只不過孔子的學說,裡面有部分是幫普通大眾說話,所以當時的人民就把他稱為聖人,實際上孔子也替統治階級說話,只不過他善於平衡普通大眾和統治階級的矛盾觀點。為什麼孔子被稱為素王 為何孔子被稱為素王 1 素王 是孔子的眾多...
孔子是那一學派的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麼求答案
乙個人字代表作為人類的地位是和自然統一和諧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36364而 二 有平衡的兩橫組成,代表,天與地組成的自然世界。在我國傳統哲學與人文體系中,追求的是人與天與地三者和諧統一相互依存的關係,由此儒家提出的 仁 就是儒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