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其 實是個教育問題。父母作為第一教育人長期缺位轉而依賴隔代的老人,這樣的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是很多的。金錢並不能解決道德問題,從而導致孩子出錯或犯罪。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2樓:情感解說家
隨著越來越多的朋友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這個問題也變得更加的嚴峻了,因為長時間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她們會感覺到缺愛,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那麼你知道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問題的答案吧。
叛逆暴躁:留守兒童由於年少無知,會誤認為父母不管他,放棄對他的教育,在心理上會造成反正沒人管的叛逆心理。在農村學校違紀學生中,「留守學生」佔絕大多數,低年級及學前兒童一般表現為逃學液鄭、遲到;不完成作業;小偷小摸;不誠實,經常說謊;高年級「留守兒童」開始出現叛逆心理,攻擊意識很強,與老師頂撞,不服從管教,更有甚者還盲目衝動、打架鬥毆。
自卑:相對從小就有父母陪伴的同學,留守兒童心理會無形中形成自卑的心理,誤認為自己是沒有人關愛,沒有父母可以撐腰。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
他們由於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
三觀判斷:隔返塵代的教育問題有可能會導致留守兒童對現今社會造成有偏差的理解能力,由於父母從小就缺乏教育。留守兒童靠自己薄弱的理解能力,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甚至有可能自暴自棄,出現逃學輟學的行為,很早就邁入社會。
情緒失控,脾氣暴躁。由於孩子在身心發育的時期,但是並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加上意志薄弱,所以很容易造成情緒失控和衝動。他們對周圍的人都不信任,對陌生人總是產生敵對心理,也就很容易攻擊別人。
增加自信心: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有可能會導致自卑的心理,以及社交的障礙等等。對於留守兒童,我們不能有別樣的眼光看待,而是要力所能及去幫助留守兒童,多加開導,多與留守兒童交流,瞭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共同體驗生活中的樂趣,讓留守兒童獲得朋友,成功的體驗,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
增強交際能力:留守兒童有可能會比較被動以及內向,由於自卑,不願意主動與人交流。我們可以做主動的角色,有時候乙個小小的行為,就可鬧世頌能改變留守兒童的一生。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為他們展示和表現自己提供一定的平臺。應該鼓勵他們克服自閉心理,試探著主動與人交往,慢慢獲得成功的體驗,讓留守兒童明白,交流溝通只不過是一件簡單自然的事情。
關於留守兒童的調查問卷,關於留守兒童的調查問卷
留守兒童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這是乙份有關留守兒童的目前狀況的問卷調查 你的意見相當寶貴,就你的個人情況和感受如實填答 此問卷不記姓名,調查結果僅供學術研究使用,絕對保密,謝謝參與 1 父母外出打工,你和誰生活在一起?a 外 祖父母 b 親戚 c 其他人 d 自己住 2 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平時...
誰那裡有關留守兒童的心理,誰那裡有關留守兒童的心理資料
留守兒童是中國教育的乙個比較特殊現象,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的留守兒童 流動兒童超過兩千萬。農民工進城打工,但無法把孩子同時帶到打工的城市求學,或者由於打工城市的中考政策 高考政策不允許孩子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就地公升學,因此有大量的兒童會留在農村當地求學,但父母卻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往往與爺爺 奶奶一起生...
農民外出打工,怎樣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首先我們要跟他們用心去交流,他們在思想上有著不一樣的成熟,但是這種成熟在他們的身上並不是很好的事情,這就讓他們比較拒絕去進行內心上的交流,因為他們並沒有像普通小孩子那樣單純,所以先就要有耐心和孩子接觸,同時讓孩子知道和感受到我們是真心的和他交朋友,而且是關懷著他們,要將自己作為同等的層面上,也就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