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不跟曹操鬧翻,以左將軍的身份最終能坐到什麼位置?

2025-02-18 01:55:13 字數 3844 閱讀 3524

1樓:三棵樹

以曹操的性格,肯定會對劉備產生懷疑,被曹操所懷疑的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如果劉備不脫離曹操,遲早會被曹操找理由殺掉。

2樓:支曼吟

劉備的職位不過是曹操給面子發的,實際上會不給實權、處處壓制,甚至想隨時**劉備,重用曹氏、夏侯氏親族。

3樓:我遊戲特別

如果不鬧翻的話,劉備可能會成為曹操一人之下的位置。因為曹操很欣賞他,而且劉備更是有關羽和張飛輔佐。

那一位君主,劉備沒有去投靠?

4樓:教育在前越行越遠

按演義來說有董卓,張魯,馬騰,袁術,孔融,韓馥,鮑信,劉岱,張燕,公孫度。

劉備最初是和關張投奔劉虞加入討黃斤義軍,之後投奔公孫瓚賺走趙雲,接著殺向南方投奔陶謙得了徐州,後來被呂布陳宮用計奪走城池,在曹操袁術面前進退兩難又回頭投向了呂布,後來呂布兵敗下邳,劉備則跟了曹操。

一年多後劉備藉口截擊袁術帶兵殺了他,但已無心回許昌,遭到曹操追殺,後來在徐州兵敗,關羽降曹,劉張失散,劉備則投向河北袁紹尋求藏身之地,官渡之戰前劉關張趙團聚,一路投向南方劉表。

軼事典故。求田問舍。

求田問舍出自《三國志·陳登傳》,本意是指只知道購置房田產業,沒有遠大的志向。

許汜和劉備一起在荊州牧劉表處坐,劉表與劉備一起品論天下人。許汜說:「陳登是個江湖之士,豪橫之氣不加檢點。

劉備問劉表:「許汜君說的對不對啊?」劉表說:

要說不對,許汜君是個善士,不會說虛假的話;要說他對,陳元龍可是名重天下呀。」

劉備問許汜:「你說他豪橫,難道有什麼事例嗎?」許汜說:

我曾經遭遇戰亂路過下邳,我去見陳登。他沒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長時間不跟我說話,他自顧自地上大床睡臥,讓我這個客人睡下床。」

劉備說:「您有國士的名聲,現在天下大亂,帝主不能執政,希望您憂國忘家,有一點救世的念頭。可是您呢,整天忙著求購土地,到處詢問房產**,說的話沒有能採為良言的,這是元龍所忌諱的做派,他憑什麼跟您說話呢?

如果是當時是在下,我會自己睡在百尺樓上,讓您睡地板,怎麼會只是上下床之間呢?」

5樓:匿名使用者

哦!你也那麼喜歡三國啊!我就說一些比較出名的君主吧!還有一些不出名的就免了吧!

劉備投靠過的君主有:曹操、袁紹、劉表、陶謙、公孫瓚、呂布!

沒有投靠過的君主有:孫權、董卓、劉璋、孔融、韓馥、馬騰、袁術、劉岱、張魯!

6樓:網友

劉備一生投靠過:1、劉虞2、公孫攢3、陶謙4、呂布5、曹操6、袁紹7、劉表要說沒投靠過那位君主,我能記起來的有:袁術、孫權、馬騰、劉璋、公孫度和公孫康父子等等。

7樓:網友

說說他投靠過的人吧,劉虞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

8樓:兔是懶羊羊

張繡。劉備還沒來得及投靠,就被曹操滅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劉璋,劉備直接把他收了。

10樓:網友

要說君主 那就只有漢獻帝 曹操(未稱帝但是實際和帝位差不多了) 孫權 袁術了 因為他們都是在劉備在世時候稱帝或者已經是帝位了的 那麼我們來分析了 漢獻帝那不說 劉備去投奔過 還當過小官來著 只是後來掛印抽督郵反了罷了 曹操 他也投奔過 青梅煮酒論英雄 後來 也反了罷了 孫權 也投奔過 被曹操追的 。。後來 也掰了 分贓不均嘛 最後就是袁術了 這個 似乎他還真沒投奔過。。。當然 如果蠻王之類的 也算帝的話 那麼也就多了去了 塌頓之類的 孟獲之類的 數不勝數。

所以 有根據的 只有袁術他沒投奔過、、

11樓:網友

你這問題莫名其妙啊,首先什麼是君主? 其次你要限定個範圍。 你是說那些割據勢力哪個他沒去投靠嗎? 那可多了。

劉備先後都投靠過誰?

12樓:網友

1、投奔的第乙個人——盧植:

三國演義》開篇介紹劉備時就說:「(備)年十五,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盧植見有人來幫忙,很高興,「盧植大喜,留(玄德)在帳前聽調。」

2、投奔的第二個人——朱雋:

劉備離開盧植後,恰好遇上董卓被黃巾軍圍困,便上前救了董卓。怎奈董卓「甚輕之,不為禮」,三人就投奔朱雋。劉備也認識朱雋,朱雋也很歡迎劉備,於是合力圍攻張寶。

3、投奔的第三個人——劉恢:

張飛鞭打了督郵,劉備的縣尉也做不成了。兄弟三人「往代州投劉恢」。

4、投奔的第四個人——公孫瓚:

公孫瓚帶領劉備人馬一起加入了以曹操為發起人,以袁紹為盟主的「反董同盟」。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這兩場《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戰鬥即發生在這一時期。

5、投奔的第五個人——曹操:

曹操攻破下邳城,劉備與曹操在白門樓一同處決了呂布。劉備與曹操同回許都後,發生了「煮酒論英雄」一事。

6、投奔的第六個人——袁紹:

劉備離開曹操後,回到徐州,與袁紹聯合,以「討漢賊以扶王室」的名義進攻曹操。結果劉備被打得落花流水,妻小並關羽都被曹操抓了。劉備無奈,只好投奔袁紹。

7、投奔的第八個人——劉表:

劉表是劉備投奔的最後乙個人。在劉表處,劉備過得並不順心。劉表身邊蔡瑁等人時時想置劉備於死地。於是有了「劉皇叔躍馬過擅溪」。

13樓:網友

劉備的一生,投靠過很多人,最早的是劉焉,他倆還是叔侄關係,接著投靠過公孫瓚,投靠過陶謙,投靠過呂布,投靠過曹操,投靠過袁紹,袁紹敗後沒有辦法又投靠劉表,劉表死後又投靠孫權,最後又投靠劉璋。劉備投靠這些人時,都極盡恭維之意,在一起喝過酒,一起流過淚,一起殺過敵,這些人也都挺夠意思,在危難時都幫助過劉備。

但是,這些英雄幾乎最終都被劉備害過,劉焉是劉璋的父親,劉備真正的根據地就是取劉璋而代之,成為劉備最終稱雄的地方。投靠公孫瓚和陶謙時,陶謙死,其兩個兒子也死於非命,最終劉備佔據徐州,這是劉備的第一塊根據地。這個時候以為可以圖天下的劉備竟然被呂布打得滿地找牙,丟了徐州這塊根據地,他竟然厚著臉皮投靠呂布,呂布不相信他,他又投靠曹操,利用曹操消滅了呂布。

而到了京城之後,劉備竟然又想對曹操下毒手,最後在徐州公開反曹,然後又投奔袁紹。可惜的是在袁紹那裡還沒有站穩腳跟,袁紹就被曹操打敗,劉備又南下投靠劉表,這可是家門,是親戚加兄弟,然而,劉備打的就是劉表的主意,看上的就是劉表這塊肥沃的荊州根據地,想取劉表而代之,沒有想到還沒下手,劉表就死了,其子之一劉琮投靠了曹操,但劉備還是有收穫,取得了另一子劉琦的軍隊(劉琦最終不明不白年紀輕輕就見了閻王),大概不到2萬人,最後又被曹操消滅得差不多。

即使如此,他吹噓手上握有重兵,能夠與孫權聯手抵抗曹操,而且還向孫權借荊州,可惜的是,赤壁之戰,劉備的身影都不見,遠遠觀望,如果孫權敗,他竟然想圖謀孫權,沒有想到周瑜竟然率領3萬軍隊打敗了曹操80萬大軍,曹操逃離荊州北去。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竟然賴著荊州不還。劉備從此以荊州為基礎,又去投奔自己的第乙個恩人劉焉的兒子劉璋,剛一見面是稱兄道弟,又哭又笑,取得劉璋信任之後,劉備又開始向劉璋下手,最終取得四川,完成了偏安的偉大巨集願,擁有了自己的江山,最終因此而稱帝,建立蜀國(當然自稱漢),成為三國之一,終於成為成功的英雄。

後來,劉備以為自己的翅膀硬了,以東吳呂蒙奪回荊州、殺害關羽為由,撕毀聯盟協議,親自率十大大軍東征,沒有想到這次輸了個徹底,全部家當十萬大軍被陸遜消滅得乾乾淨淨,隻身逃回白帝城,最後活活氣死,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三國前期,毫無根基的劉備依附其餘諸侯時,為何到哪都是座上賓?

14樓:配鏡劉老師

因為他打著劉皇叔的名號,而且在之前的時候關羽和張飛都是和呂布打了一架沒有敗。

15樓:風中凌亂得樹

是因為劉備他特別有能力,謀略上也得到了人們的肯定,對他有很高的評價,我會做事情很客氣。

16樓:車長長車

因為他說自己是皇親國戚,是漢室宗親身份,所以說才會受到這樣的待遇。

曹操和劉備的區別與優劣,曹操和劉備的性格特點?

都是英雄。乙個是會用人,一位是有魄力。歷史上的劉備,作為與曹操 孫權鼎足而立的天下英傑,蜀漢政權的開國之君,既有 明君 之譽,又有 梟雄 之稱。作為 明君 劉備一生作為,基本符合古人對 明君 的最重要的兩點期待 一是仁德愛民,有濟世情懷 二是尊賢禮士,有知人之明。史書對這兩方面都記載頗多。在 三國 ...

關於劉備和曹操的問題,劉備和曹操是什麼關係

1,劉備沒有專門用計謀害過人,但因他而死的人卻不少。2,曹操是很大氣這從他的詩文中就可以看出,但他的性格複雜卻不是他大氣的依據,曹操性格複雜是和他身處的環境是有關係的。3.不能,因為曹操這樣的事也作過,當年徵張鏽時在育水大敗,不也是拋棄自己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也因此而死,所以說拋妻棄子 捨...

曹操 劉備 孫權三個梟雄,為何曹操能成為三國的最大的贏家?

曹操的智謀高深,心思深沉,雖然三人身邊都有你能能人相助,但是曹操更加相信身邊人,並且曹操自己本人有一定的膽識謀略。曹操主要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有利地位,同時他建立的根據地是中原地區,比較富裕。另外,曹操本人也會用人。因為曹操非常的能隱忍,他把所有的底牌都壓起來不在關鍵時刻不露出來,這對他是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