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方匡英
1)運河自隋煬帝開始,直至現今,運河的河道都有所變化,隨著區域的氣候水文系統的改變,屢屢重修或改道,運河黃河和長江段最高點是在山東濟寧市內,發源于山東省中部的幾條河流汶水、泗水為重要的水源補給,中間作渠補給運河,由於水文系統的複雜性,以及降雨等對河道的沖刷等,其最高點經常變換挪移,所以明清時期,山東臨清-濟寧一段經常要修理。
2)運河的流向與海拔有一定的聯絡,都是從海拔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並不能簡單的認為運河的流向就是北京到杭州或者杭州到北京,因為沿途的海拔不盡相同。
什麼是運河?
2樓:北京創典文化
運河是一種人工開鑿的航運渠道,用來溝通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能改善航運條件,縮短交通運輸的時間和距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通運河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在湘江和灕江之間的分水嶺上,開挖成30多千公尺長的靈渠。這是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運河。由於船舶能通過一道道船閘「爬山過嶺」,因此,運河又被稱為溝通水路的「橋樑」。
靈渠的建成,使當時湖南與廣西之間的交通運輸變得通暢起來,而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則更是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和北京至杭州之間的大片地區聯絡起來,成了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第一條貫通南北的運輸大動脈。
橫貫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雖然只有千公尺長,卻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兩個最大的海洋之間的交通。這是一條高於海平面的人造河,寬91~304公尺,水深公尺,沿線有6座船閘用來改變水位。這條運河通航後,每年可通過約萬艘船舶。
巴拿馬運河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但運河的規模卻限制了航船的噸位,只能通行4萬~5萬噸級的船隻。相比之下,連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則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通海運河,它溝通了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國際**,使航行時間、距離大大縮短。蘇伊士運河經過擴建後,全長千公尺,可通航吃水深達16公尺、滿載15萬噸(或空載37萬噸)的大型輪船。
大運河問題
3樓:
摘要。我看一下哦。
第一題答案。
我看一下哦。
對。您這邊拍攝的不是很清楚。
麻煩可以把文字提取出來給我發過來嗎?
挺清楚的啊。
好的。您往下拍一點。
有水印。d大運河文化的表現形式涉及治水思想、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民俗文化等領域,以及運河的設施和建築群落等。是a
大運河運的是什麼
4樓:木子聊生活
大運河運的是兵馬糧草、糧食、鹽。
早期大運河最主要的功能便是運送兵馬糧草,隨著運河的不斷發展,它也承擔了古代漕運鹽運的作用。「所謂漕運,就是通過漕幫運漕糧這一過程,讓糧食通過運河逐步從東南地區運送到西北地區。」
隋煬帝時期在洛陽設定的國家糧倉「回洛倉」便是通過大運河將江南地區的糧食運送至此,以確保洛陽都城內的皇室和百姓糧食**。而通過運河運鹽同樣有特殊的考量。運河上每過一地都有一處收稅場所,在運鹽的過程中,國家可以產生稅收,這也是運河帶來的重要經濟作用之一。
修建背景
在古代,河運有天然河運和人工運河兩種。天然河運給人類帶來了交通運輸的方便,既省力,又經濟,一葦之航,只要水力可以勝任,就能隨水道所至而達到其沿岸的各地。陸地上的運輸雖不受河道的限制,可以隨意所之,但除開平地之外,山陵丘壑,處處都存在著運輸的困難。
而且從運輸量上講,車輛和船舶的差距很大,用力也很懸殊,兩者比較,自然是河道運輸的優點大。當然,天然河道的運輸也有它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這就是河道要隨著地勢的高地而定,而且河道有一定的流向和流程問題,距離河流遠的地區,就得不到方便。這樣,就出現了人工開鑿運河的辦法,來補充天然河道的不足。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大運河。
想要維持大運河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
5樓:愛糖呀
當時隋文帝修運河主要就是為了運糧食,在當時那個朝代裡面,同樣存在著糧食**短缺的問題,正是為了讓中原的朋友能夠吃上南方的糧食,所以才修了乙個這樣的運河。
當然這個大運河的建成肯定不止有這乙個原因,肯定還氏枝有其他的目的,不過在當地社會上,這個運河仍然正常使用著。從古至今我們國家一直都在搞運河,繼續把各個水系連線在一起,並且拓寬河道,加大水深。在當今這個社會上,運河就相當於是母親河一樣的存在,對於母親河,大家應該怎樣去維護它呢?
或者說應該怎樣做,才能讓他維持的時間更久一些。
大運河的生態系統是十分脆弱的,因為水質汙染的比較嚴重,而且人們也過度的捕撈。所以一定要注意大指核族運河的生態環境,減少水質的汙染程度,其次呢也要避免過度的捕撈。因為在大運河河面上有行駛的輪船,所以說想要儘可能的使用新能源清潔環保,減少對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帶來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呢,也要在大運河的兩邊種植樹唯弊木,這樣的話能夠避免土地流失,起到乙個保護水土的作用。
而且現在大運河的水質問題也是10分需要注意的乙個方面很多的企業都是沿河開的,他們都會隨意的排放廢水廢氣,這樣的話就會造成大運河的汙染,因此一定要禁止企業排放汙水入河。對於違反規定的企業一定要進行相應的處罰。除此之外呢,要有限的旅遊開發,不要為了經濟而過度開發,這樣的話後期我們可能要花費更長時間的努力來進行修復。
6樓:霅霅愛朵拉
保護環境,堅持對外開放政策,不閉關鎖國,唯有開放才能發展。
7樓:創作者
我們應該制定相應的執行策略,要定期觀察大運河的運勢情況,並且要了解大運河的結構。
8樓:阿樂秋季雨
首先我們應液敗該每隔幾年就應該對大運河進行含埋皮維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問題,而且也能夠讓談差大運河維持的更好。
什麼叫大運河
9樓:快樂無限
[拼音] [dà yùn hé]
釋義:也叫京杭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後經隋、元等代擴建而成。
北起北京市通州,經過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 省市,南達杭州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 800千公尺。
是世界上開鑿最 早、流程最長、規模最大的人工運河。它在歷史上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起過重大作用。現山東濟寧以 南河段仍可通航。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於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10樓:網友
大運河[dà yùn hé]
釋義詞語解釋。
大運河 dà
1) ∶中國古代偉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又名京杭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長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始鑿於西元前5世紀,西元7世紀和13世紀曾兩次大規模擴建,現河道主要為西元13世紀元朝所修(西元605—610年)。古代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又稱「京杭大運河」,簡稱運河。
2) ∶義大利威尼斯市主要水道。
--大運河ㄉㄚˋ
河名。自浙江省杭縣橫過長江及黃河,經天津而達於北平的運河,全長約二千六百公里,全支渠則倍之,為世界人工所成最長的水道。通稱為「運河」。
例句大運河從南到北橫跨江蘇全省,穿越東西所有水系。
關於大運河的介紹
大運河長達2700公里,前後開通廣通渠 山陽瀆 通濟渠 永濟渠 江南河等,而完成這些工程的時間卻只有從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的這短短三十年不到。584年3月到8月,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隋煬帝就發動了河南一百多萬民丁來開通濟渠。渠成後,隋煬帝開始了第一次下江南,其聲勢浩大 前所未有。幾年後,又徵了一...
大運河是誰修建的,大運河的影響
京杭大運河始建隋朝的春秋時期。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長 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 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 今杭州 北到涿郡 今北京 途經今浙江 江蘇 山東 河北四省及天津 北京...
關於大運河的來歷及故事 詳細,大運河的歷史起源
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西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 古故水道 並開鑿邗溝 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後來秦 漢 魏 晉和南北朝繼續施工延伸河道。唐 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進行疏浚整修。唐時浚河培堤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