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當然有,像王維就比李白和蘇軾更加瀟灑,他的詩句裡面體現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喜歡旅行,十分的瀟灑快意。
2樓:小自信
我覺得是白居易,這是因為他非常的灑脫,還有就是作詩非常的隨意,根本沒有固定的風格等等。
3樓:塵一書
沒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唐之李白,宋之蘇軾,是我最羨慕的最瀟灑的古代詩人了。
李白和蘇軾對比
4樓:那不是我嘛
區別1、李白是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蘇軾北宋詩人,號稱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2、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蘇軾是豪放派詩人。
2、李白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採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蘇軾的詩,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對社會的批判並未侷限於新政,也未侷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5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是酒,蘇軾是茶".我以為主要從他們性格方面來講的。
李白喜歡飲酒,喜歡在酣暢中尋找自我,他強烈的個性就宛若酒般的剛烈,喜怒愛樂愛憎極其鮮明而外露。酒同時也賦予了李白色彩繽紛,瑰麗多姿態的生活態度,和超越現實的氣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何等的瀟灑,何等的超凡脫俗,這就酒的內質。
而蘇軾同樣也是豪放的,但他的豪放卻有別於李白。李白是豪放中灑脫奔放,而蘇軾的豪放中則帶有沉穩和理思。比較的內斂,合茶的淡雅和清高的特徵,即便再濃再烈,也不會超脫其本質。
其實蘇軾也是喝酒的,只是他的酒來得更理性,喝完之後還不忘來一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酒和茶在氣質上的區別不僅表現在李白和蘇軾身上,也表現在幾乎所有的唐宋文人身上。這其實也是時代的變換,環境和風氣的轉化在文人身上是要留下的點點痕跡了。
前人之為,後人之比。
以鄙人之見,太白似像孟德,豪爽,諸位可否記得《將進酒》有這樣一段"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此時此刻的豪爽之氣。
在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孟德乃"奸詐"之人,怎能於太白之比。君不見帝王之道?孟德的野心是太白未有的。差別在此處。而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地位的不同。
子瞻似子美,憂國憂民,卻又沾太白那鼓"仙"之味。在《水調歌頭》中眾人皆可找出"仙"之味。
在《江城子》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憂傷感,能與子美的憂國之比否?
吾之侄子曾問:"趙雲打的過黃飛鴻嗎?"今日之比雖無其之稚。但似乎有其之意。
唐乃詩轟動於世,宋皆詞文明於世。今日之比,乃不怕後人笑之?
此二為文人皆兩袖清風,不為名利之人。正如一罈酒和一壺茶。乃都是世間不可多得之物。
酒後吐真言,雖發自肺腑,但始終在於外。茶香肆意,略有小苦,只有品者明也。在於內。
酒與茶,可比唐詩與宋詩歌。
太白若劉伶,酒為其名,以詩睥睨!
蘇子如莊周,寄興江月,文辭絕代!
6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浪漫主義詩人。
蘇軾散文八大家之一,北宋白話詞繁榮的主要推動者。
7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比蘇軾瀟灑。
寫作風格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浪漫的詩人。
不過蘇軾更豪放些。
為蘇軾李白孟郊寫一段頒獎詞,為蘇軾李白孟郊寫一段頒獎詞
創造了美的勞動者萬歲 為賜予愛與一切古壓韻感覺的大詩人歡呼 為李白寫頒獎詞 他生於盛唐時期。他遊歷大半個中國,他的一生,是漫遊的一生,他詩風雄奇豪放。大多為描寫山水和內心情感。他渴望引薦,實現理想抱負。他文章風采,名震天下。不能見容權貴,棄官,繼續流浪。他是詩仙。他就是李白。給王維,李清照,蘇軾,海...
蘇軾的死對頭是誰?李白和蘇軾是不是死對頭?
蘇軾和王安石是一對死對頭。嘉祐六年 1061年 二十六歲的蘇東坡參加制舉,王安石以知制誥的身份出任考官。蘇東坡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對朝政的看法,許多觀點正好與王安石兩年前向仁宗所上的萬言書截然相反。眾考官都欣賞蘇東坡的 文義燦然 而置之於高第,王安石卻斥責蘇東坡之文 全類戰國文章 王安石隨後還在...
與莊子李白蘇軾交流如何尋找自我
莊子尋找自我的思想是以無心去作為,便是自然本性最好的存在狀態。自然的本性本是淳樸和自然的,但是人的主觀意識卻給這些淳樸的東西陡然增加許多負累。就好像我們的本性一樣,我們的本性是應該處在平淡之中看到歲月靜好,但是你卻用那些所謂的名利富貴來干擾這個本性。世間眾生是智慧型顛倒的,我們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