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選擇深耕發展蜀國,而不是北伐,能平定中原嗎?

2025-02-04 19:10:10 字數 1523 閱讀 1594

1樓:槐花有情

對於諸葛亮是否北伐,歷來都有很多的爭議,有人認為蜀國自夷陵戰敗後,國力越來越弱,應該養精蓄銳將國力恢復到鼎盛時期,等到財力、人力都足夠強大的時候再北伐也不遲。依託蜀漢的獨特地理優勢,足以閉關守險,綏靖百姓,安穩的發展經濟,等時機成熟再北伐或許可平定中原。事實真能如此嗎?

還真不一定,若是諸葛亮不急於北伐曹魏,蜀國的希望反倒只會越來越渺茫,為什麼這麼講呢?

其一,從軍事上來講非北伐不可。我們知道在軍事實力上,曹魏絕對的佔優勢,曹魏不僅兵強馬壯,而且謀士如雲,人才濟濟。而且佔據了中原核心地帶,以及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富庶地區,單從這一點上來看,蜀漢都是難以與其相提並論的。

而蜀國不過只割據「九州之一」而已,軍隊滿打滿算也不過十萬,且地處西南,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根本趕不上曹魏。因此,蜀漢相對於曹魏是十分弱小的,而正是因為如此,才非要北伐不可,為何這麼說呢?

正是因為蜀漢的弱小,隨時存在著被吞併危險。倒不如先發制人北伐曹魏,若是不這樣做,曹魏將發展越來越強大,到時候,蜀漢就猶如待捕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了。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奮起一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呢!

其二,從蜀漢的目標來看非北伐不可。自劉備起事以來,就立下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目標,一生從未改變過。雖然此時已經沒有了荊州,不能做到「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但最起碼可以用「以攻為守」的戰略出兵曹魏,大膽的嘗試一下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再者說,諸葛亮一生的夙願就是北定中原,出山輔佐劉備不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功名利祿,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只要諸葛亮掌權蜀國,那麼北伐就勢在必行。同時這也是劉備的理想,他所作的一切無不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忠於漢室、忠於劉備的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未竟事業,也必然會興兵北伐,不能會安於現狀坐以待斃。

因此,若是諸葛亮北伐,而是選擇所謂的深耕發展蜀漢,到頭來不僅不可能平定中原,還可能會導致蜀漢更加悲劇的結果。因此,在當時的環境局勢之下,不是該不該北伐的問題,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只不過遺憾的是,諸葛亮的數次北伐並未取得任何出彩的成績。

2樓:愛小樹苗

不能,曹操坐擁九州之地,巴不得和蜀國和平發育,這樣的話咱也是蜀國就沒有一點點反抗能力了,只能被蠶食。

3樓:帳號已登出

我個人認為絕對可以的,因為蜀國的位置太好了,只要發展起來,後期無人能敵的。

4樓:新鮮妃子笑

如果諸葛亮選擇深耕發展蜀國而不是北伐,雖然有生之年不能平定中原,但是蜀國一定不會滅亡。

諸葛亮若是不頻繁北伐,而是深耕發展蜀國,有沒有可能平定中原呢?

5樓:你到底敢不敢

有可能,因為他們北伐的時候,自身的實力都是不足夠強悍的,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實力也是可以。

6樓:愛小樹苗

沒有可能,因為蜀國的佔地太小了,曹操幅員遼闊,巴不得和諸葛亮和平發育。如果和平發育幾年以後,蜀國就真的不是對手了。

7樓:辣辣不辣啦啦啦

是沒有可能的。因為魏國和吳國兩國的勢力都很強。他們一旦得到休養生息,必定會超越蜀國。

諸葛亮在蜀國是什麼官職,諸葛亮是什麼職位?

漢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徵北大都督,假節鉞。先是擔任丞相,益州牧,張飛死後兼司隸校尉 他是扮演姜尚伊尹的人 軍事 後來六出祁山無功而返 自我想劉禪請求降至來嚴明賞罰 退成了丞相 丞相 和曹操一樣 諸葛亮是什麼職位?諸葛亮,181年一234年 字孔明號臥 龍,今山東省沂南縣人。後期是丞相 武鄉侯。前...

諸葛亮如此忠心,諸葛亮為什麼輔佐劉備而不是漢獻帝?

因為漢獻帝不具備被輔佐的條件,漢獻帝被曹操控於掌中,根本沒有自主的權力,因此諸葛亮就算去輔佐,也沒有用武之地,但是劉備不一樣,劉備雖然兵少將寡,但是畢竟擁有自己的勢力和自主權力,而且身份上也是漢室宗親,具備輔佐的條件。因為諸葛亮以前是漢獻帝那時以前的諸葛亮逃出許都隱居山村,改名諸葛亮,就是為了等劉備...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是怎樣挽救蜀國的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多次北伐魏國,並且多次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平定南蠻,穩定了蜀國南方。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遺志,一心討伐魏國,為了復興漢室而不斷努力,諸葛亮用他的才智謀略為蜀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先是穩固了蜀國內部的政權,將劉禪扶植上位,確定了劉禪的領導地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