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貝貝愛教育
杜甫在詩歌上展現了史書的思想原則,充分考慮了事實與對人民的深刻同情。
杜甫詩歌善於描寫當時歷史實況,反映唐代由盛轉衰的現況,故有「詩史」之稱。從安史之亂至入蜀之前,杜甫經歷了大時代的動亂,寫下大量的實錄式寫實名篇。
杜詩善用理智去仔細觀察人生社會的實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人民的苦樂,有強烈政治意識,繼承併發揚詩經、漢樂府民歌及建安文學的寫實精神。
杜甫大量創作七言律詩,作品內容廣泛,技巧純熟,注重聲律對仗,格律嚴謹,語言錘鍊,為歷代典範之作,達到極高的成就,使七律創作臻於成熟。他又開創「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描寫社會的民生疾苦。
創作特點: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鬱」一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沉鬱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
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係。同時,杜甫處於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
2樓:仝成仁
高三網。杜甫的詩的特點風格是什麼。
文/陳宇航。
杜甫詩歌的風格特點是沉鬱頓挫。因其所在的年代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他寫出的詩都是表達對人們的深刻同情,跟揭露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從中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表現手法也很蘊藉沉著,從而形成了「沉鬱頓挫」的風格。
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是被稱為詩史還是詩聖?杜牧被稱為詩什麼
3樓:網友
杜甫被稱為詩聖,杜牧並沒有詩開頭的稱號,一般被稱為杜樊川。
1、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2、杜牧。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擴充套件資料:一、杜甫作品介紹。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
1、全文。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2、譯文。天高風急猿聲悽切悲涼,清澈水中群鷗嬉戲盤旋。
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落,長江滾滾湧來奔騰不息。
悲對秋色感嘆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獨自登高臺。
深為憾恨鬢髮日益斑白,困頓潦倒病後停酒傷懷。
二、杜牧作品介紹。
遣懷》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這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前兩句再現詩人蹉跎時日、沉迷聲色的生活狀況;後兩句抒發感慨,表現悔悟、自責以及欲將振作之意。
1、全文。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2、譯文。困頓江湖飲酒作樂放縱而行,攬著美人細腰醉看歌舞輕盈。
揚州十年好像做了乙個大夢,只落得青樓薄情負心的聲名。
4樓:水中月
杜甫被稱為詩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杜牧沒有詩開頭的稱號,一般被稱為杜樊川。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
5樓:我也想知道阿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6樓:教育問答q小歡
杜甫被稱為「詩聖」,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牧被後人稱為「小杜」,(杜牧並沒有詩開頭的稱號),主要是為了區別於唐代詩人杜甫。
7樓:阜寧縣碩集鎮
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牧世稱「杜樊川」。因為他晚年居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因此便有了「杜樊川」這個稱號。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8樓:原來是exo啊
杜甫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和李白被稱為「李杜」,杜牧和李商隱被稱為「小李杜」
9樓:挽著你唱笙歌
杜甫被稱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而杜牧則被世人稱為「小杜」。
10樓:佼宛亦
杜甫被稱為詩聖。
杜牧與李商隱被稱為小李杜。
杜甫在當時的詩壇地位如何?
11樓:物流鄭學姐
杜甫時代背景: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乙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悔氏旅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
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杜甫在詩史中的地位
12樓:涵源
杜甫,之所以被稱為詩聖悶差和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的原因如下:
1、杜甫一生顛沛流離,但始終抱有積極的入世熱情,忠君愛國。自身身處困境之中,卻還能關心廣大和自已一樣的人,這種博愛的情懷,是當得起聖人稱號的。
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表現的就是這種情懷。杜詩是集大成之作。從題材、內容、風格、造語、章法各個方面都極為螞啟皮突出,成就極高。
3、結合上面的那些,他被稱作詩聖。杜甫以詩歌記旁歲錄了他所生活的時代的歷史,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如同一部歷史一樣,尤其是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社會動盪,在他的詩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他的詩歌可以視為歷史,可以佐證歷史,可以彌補歷史,所以被稱為「詩史」。
杜甫的詩歌又被稱作什麼
13樓:天問
杜甫其詩被譽為詩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稱為詩史的原因:
1.常被人提到的重要歷史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反映。
2.杜詩提供了比事件更為廣闊、更為具體也更為生動的生活畫面。
3.杜甫的有些詩,還可補史之失載,如《三絕句》中寫道渝州、開州殺刺史的事,未見史書記載。
杜甫的詩歌被稱為什麼
14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
杜甫被稱為「詩聖」。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詩史」是指杜甫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善陳時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創作方法。「善陳時事」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所寫為當時的重大事件或與重大事件有關。具掘纖皮體到杜甫的詩歌是指「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所見所聞所感。這就與一般的反映現實區別開來。
由於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關鍵。杜甫濃墨重彩地描述這一歷史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景象,使得他的詩具有深刻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意義。
二是「詩史」除了指作品所寫的題材涉及社會重大事件外,還指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是深刻的,對社會具有比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這點在杜甫的於安史判差之亂前後所寫的詩歌中也表現得十分突出。
擴充套件資料豎鍵。
杜甫人物評價。
宋葉少蘊《石林詩話》
禪宗論雲間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其二為截斷眾流句,謂超出言外,非情識所到;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其深淺以是為序。
餘嘗戲謂學子,言老杜有此三種語,但先後不同:「波浪菰公尺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為函蓋乾坤句,以「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為隨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門回,五月江深草閣寒」為截斷眾流句。若有解者,當與渠同參。
宋司馬溫公《續詩話》
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此,不可遍舉。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
孟嘉帽落,前世以為勝絕,杜子美九日詩云:「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傍人為正冠」,其文雅曠達,不減昔人。謂詩非力學可致,正須胸中度世爾。
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是怎樣形成的
不妨讀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二 有造境,有寫境,此 理想 與 寫實 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三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
中國古詩中有哪些常見的詩歌題材,詩歌有哪些題材
詩歌是一種抒抄情言志的文bai學體裁。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du可分為很多類別。zhi它dao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 詩歌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反映。2 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3 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 形象 音調和諧 節奏鮮明等特點。4 詩歌的形式 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據節奏...
中國古典詩句中有哪些經典的寫愁的名句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 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