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答案:75%
因為稀鹽酸可以與碳酸鈣發生反應,根據資料可以得出,每加入5g稀鹽酸就減少了1g碳酸鈣,當加入了15g稀鹽酸的時候,固體質量剩下1g,再加入5g稀鹽酸後也剩下1g固體,所以最後加入的稀鹽酸沒有發生反應,也就是說,參加反應的碳酸鈣共有4-1=3g,則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就為75%。
2)答案:因為5g稀hcl與1g碳酸鈣完全反應,可以列出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因為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0,2hcl的為,caco3的質量為1g,根據比例式,可以得出hcl的質量為稀鹽酸含有,所以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樓:網友
這種題有個竅門,就是找不變數,可以發現第三次加入5克,剩餘固體1克;第四次加入5克,剩餘固體質量1克。剩餘固體質量已經不變,那麼剩下的就是雜質了,因為反應不生成固體,所以質量分數就是3/4*100%
這第二題的型別初中一直沒弄明白,不過你不用擔心,中考一定不考的,這是老題。
初三化學科學**的一般步驟
3樓:喬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4)、進行實驗與收集資料;(5)、分析與論證;(6)、得出結論;(7)、合作與交流。
實驗觀察基本方法。
(1)關注物質的性質。
包括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酸鹼性等。
2)關注物質的變化。
如是否有發光、放熱現象、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澱生成等。
3)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要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和變化後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述,並進行比較與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4)能用化學語言對實驗進行準確描述。
5)**活動完成後,應認真寫出**報告。
初三科學(物質的變化)
4樓:網友
1.晶體由藍色逐漸變為白色,裝置內壁有水霧產生。
受熱可以分解。
2.(1)氫氣具有的物理性質有(寫2例)
1.在通常狀況下,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2.它難溶於水。
3.密度約為空氣密度的1/14
2)氫氣具有的化學性質有(寫2例)
1.氫氣有可燃性。
2.氫氣有還原性。
初三化學,**
5樓:焦錫茂
(1) 過濾。
2))鐵、銅(或fe、cu);
al(oh)3+3hcl=alcl3+3h2o(3)cuo + h2so4 = cuso4 +h2o。
分析:轉化情況分析可知廢料中的鋁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含鋁的鈉鹽,所以固體a中一定含有鐵與銅,其中鐵與硫酸可反應生成氫氣,銅不反應,銅灼燒會生成黑色的氧化銅,氧化銅與硫酸反應會生成硫酸銅的藍色溶液;途徑i中沒有去除鈉鹽的成分,而途徑ii則是讓鋁轉化成了沉澱氫氧化鋁,去除了鈉鹽,氫氧化鋁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鋁更純淨一些.
1)操作i是分離固體與液體的操作應該是過濾.(2)由d是藍色溶液可知溶液中含有銅離子,則黑色固體是氧化銅,則固體b是單質的銅,合金與氫氧化鈉反應後生成含鋁的鈉鹽,則固體a中一定有鐵與銅,因此可知固體a中的單質鐵能與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而銅不能.
初三化學推斷題技巧,初三化學 關於物質鑑別題 與推斷題的解題方法或技巧
初三化學 關於物質鑑別題 與推斷題的解題方法或技巧 初中化學推斷題怎麼做 綜合下面朋友自己個人經驗,如下 1.審題,尋找突破口,尤其是很特殊的一些性質。如,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發生沉澱反應,在初中,一看到氣體有這個反應就一定是二氧化碳。2.記牢一些物質的特性,不要多,但要牢記,初中就這麼些現象,抓住...
初三化學追,初三化學追
鎂條在空氣中可以燃燒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糖能溶於水 銅能生鏽 食物腐爛 冰雪融化 煤氣燃燒 燈泡中的鎢絲通電發光放熱屬於物理性質的是3 屬於化學性質的是1 4 屬於物理變化的是6 8 屬於化學變化的是2 5 7 屬於物理性質的是1,3,6,8 屬於化學性質的是 2,4,5,7 屬於物理變化的是2,3...
初三化學的物質的檢驗物質的鑑別物質的除雜和推斷題怎麼學好啊?急
記住每個化學物質的特徵啊 比如可燃氣體燃燒的火焰顏色.其實我認為化學推斷題很好玩啊,就跟柯南破案一樣,真相只有乙個哈哈哈哈 多總結,特別是初中化學,知識點太散,組成系統較難,把物質的顏色 特性 狀態多總結,最好總結在一起。記住物質的特性 還有特殊沉澱 比如氯化銀白色沉澱硫酸鋇沉澱不溶於強酸。再就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