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孔子到東方去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2樓:網友
弈秋(2),通國(3)之(4)善弈者也。使(6)弈秋誨(7)二人弈,其(8)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9);一人雖(10)聽之(11),一心以為有鴻鵠(12)將至,思援(13)弓繳(14)而射之。雖與之(15)俱(16)學,弗若(17)之矣。
為(18)是其(20)智弗若與(20)?曰(22):非(23)然(24)也。
1)弈:下棋。
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之:的。
5)善:善於,擅長。
6)使:讓。
7)誨:教導。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10)雖:雖然。
11)之:指弈秋的教導。
12)鴻鵠:天鵝。
13)援:引,拉。
14)繳:本課指有絲繩的箭。
15)之:他,指前乙個人。
16)俱:一起。
17)弗若:不如。
18)矣:了。
19)為:謂,說。
20)其:他,指後乙個人。
21)與:嗎。
22)曰:說。
23)非:不是。
24)然:這樣。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乙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乙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乙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乙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學弈>和<兩小兒辯日>的翻譯原文
3樓:匿名使用者
【學弈】
原文】 學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ei)弈秋之為聽;一銷沖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u)將至,思援弓繳(zhuo)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u)若之矣(yi)。
為是其智弗若與(yu)?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乙個人雖然也在聽講,可是他心裡卻總以為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卻學的不如前乙個。
能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乙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 兩小兒笑曰:虧棚殲「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距離。
5)日中:正午。
6)及:到。
7)則:就。
8)為:是。
9)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0)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
11)和腔決:決斷,判定。
12)孰:誰。
13)汝:你。
翻譯 孔子去東方遊學,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公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乙個小孩兒認為太陽剛公升起時離人遠,而太陽遠行到中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公升起的時候看起來像圓車篷大。到了正午就看起來像盤盂一樣大,這不是遠的時候小而近的時候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清清涼涼,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裡一樣燙,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孔子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認為你的智慧比別人多呢?」
學弈,兩小兒辯日的意思。求求求求!!!
4樓:網友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
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乙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乙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從「孔子不能決也」中可以看出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學弈》和《兩小兒辯日》的內容填空
5樓:313傾國傾城
結合課文內容填空。
1.《學弈》這個故事,寫了跟弈秋學下圍棋的兩個人 表現不同,乙個 ,另乙個 ,學習結果也不同。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 , 不可 的道理。
2.《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乙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 ,原因是 ;乙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___原因是 (用原文填空)。其實,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遠近是 。
答案1.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專心致志 三心二意。
2.近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近 及其日中如探湯 一樣的。
兩小兒辯日和學奕全文解釋
6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1、《兩小兒辯日》
一天,孔子向東遊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公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乙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公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這件事的對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2、《學弈》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乙個人雖然也聽講,可是他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怎樣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
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有關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早晨的太陽,只有地平線上一角是天空,而其餘部分是以樹木 房屋等做它的背襯,而在中午時,太陽在頭頂上是以大得無比的天空做它的背襯,所以看起來中午的太陽就比早晨的太陽顯得小些。這在物理學上叫 光滲作用 當太陽初公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
學弈中的兩個人是誰,學弈中兩個人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1 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的乙個人。2 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的乙個人。學弈 出自 孟子 告子上 通過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原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
學弈中兩個人表現分別是怎樣的學弈文言文中這兩個人的表現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成語?
乙個專心致志的聽弈秋的教導 另乙個三心二意的聽弈秋的教導。學弈 是選自 孟子 告子 上中的乙個故事,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