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幸福
臺灣偶像劇的邊拍邊放一般都僅限於三立臺的電視劇集(不過一般都是提前拍好幾集,放到後半的時候,基本上戲也殺青);其餘的一般都是戲已經殺青,但是後期製作沒有完成,邊放邊後期製作、剪輯(例如惡作劇2吻)。
這樣的製作反而是最要求質量高的,因為一週只有一集,收視率要上去,大量的廣告才會有,而且還有大量的周邊商品收入(只有精緻的劇作,周邊產品銷量才會好)。
由於這是他們的慣例,日本、南韓也是如此,所以他們很習慣,只有我們不習慣(花了大錢拍的戲,一、二週內就播完了,廣告收入自然沒有那麼多,而且沒有周邊商品)。
為什麼韓劇要邊拍邊播啊?
2樓:
因為這樣可以依據觀眾的喜好而臨時在劇本里做些修改。不過大部分都會因為觀眾要求而延長劇集。就因為這樣,演員的拍攝行程也會比較密集。
3樓:網友
基本只有中國的電視劇集是拍完了一次性播完的。美劇 日劇 韓劇 英劇大都是這樣的,花的時間長啊。另外可以有機會臨時改劇本。
因為他們的成本高(因為製作精細),可能經費不夠什麼的,劇組要先播個幾集拿點錢,然後收視率不高的話,就得改,讓收視率回來。要是一次性拍完收視率又不高,怎麼辦?經費都打水漂了?
他們那邊競爭太激烈了。。。像美劇是,如果收視率一直低迷,就會被腰斬的,就是播了幾集或者一季以後,後面沒了。
4樓:塔飛槐
韓劇是一邊寫一邊拍的,為的是能夠提供乙個和觀眾互動的環境,電視臺會根據觀眾的反映讓編劇做些修改,為的是盡一切可能提高收視率。韓劇《on air》就是的,原定是20集的結果因為觀眾不滿足還要看所以就又加了兩集。真的挺佩服南韓編劇的,如果不行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劇本的修改哦!
演員們也很辛苦,有時要在幾天的時間內就要拍出兩集電視。所以有時看著看著,覺得電視裡的小孩就長大了,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為什麼臺灣的電視劇集都喜歡邊拍邊播?
5樓:匿名使用者
蒽 ,一般都是持續更新 ,因為劇本本來不是完全寫好的 ,都是到後期拍攝的時候 ,跟著劇情走 ,看觀眾的反映效果 ,才會改變以下怎麼拍攝 。
6樓:匿名使用者
吊人胃口,提高收視率。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為了提高收視。
跟據觀眾的反映和收視來決定是否要在拍下集或更改劇情。
和南韓的拍片方式一樣。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才能抓住觀眾的心,吸引觀眾。
一般連續劇是整部拍好才開始放還是邊拍邊放
9樓:形式不容樂觀
看個人喜好,有的人覺得一口氣看完會比較舒服一些,有的人是迫不及待的追劇,等更新。
10樓:網友
拍好的吧,每日更新,提高收視率。
臺灣的偶像劇是邊拍邊播的嗎?
11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有的是有的不是,一般都會現播一半,再看收視率,如果收視率高的話會繼續播下去,如果收視率不高會停播。看觀眾反應再編排劇本!
韓劇的邊拍邊播是怎麼回事?
12樓:一杯酒蘭子
答。南韓電視劇集,簡稱韓劇,韓流文化代表之一,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韓劇的模式是邊拍邊播,主要型別是愛情,其次有喜劇、奇幻、穿越、動作、偵探、復仇、懸疑、校園、職場、史劇、古裝劇等。
1962年1月19日,南韓首部電視劇集,kbs電視臺製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1987年mbc電視臺製作播出電視劇集《火鳥》,標誌著迷你劇這一形式的誕生。2000年後,以《藍色生死戀》和《大長今》為代表的劇集開啟了亞洲韓流熱潮。
近年來,以《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 《太陽的後裔》《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請回答1988》 等為代表更將韓劇推向又一高峰。
韓劇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1945年,南韓從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獨立,1953年韓戰結束,南韓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期。在此環境下南韓於60年代相繼成立了幾家廣播電視臺,開始製作播出愛情片。
1962年1月19日南韓第一部電視劇集,kbs電視臺製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隨後第一部日劇《下著雪下著雪》,第一部歷史劇《童養媳》以及第一部家庭劇《繼母》也相繼播出。1987年mbc電視臺製作播出電視劇集《火鳥》,標誌著迷你劇型別的誕生。
13樓:網友
這是一種靈活的電視劇集體系,中國香港tvb,湖南衛視的醜女無敵,也都採用了此類方法進行拍攝。
樓上的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但是這跟資本主義無關。主要是看收視率決定ppl的收入,從而決定劇本的修改以及集數是否要變。
14樓:網友
南韓的電視劇集都是這樣的,根據觀眾的反應可以決定電視劇集的結局,根據收視率還可以更改集數,因為南韓電視劇集不像中國電視劇集每天都放,一般都是一星期兩集這樣的,所以邊拍邊播很正常,有機會的話看看宋慧喬和玄斌演的《他們生活的世界》,講的就是導演之間的故事,雖說這部電視劇集收視率當時不是特別好,我還是覺得不錯的*^^
15樓:網友
韓劇好像都是演員自己的聲音。
韓劇 剛開拍貌似劇本都沒有完全出來,邊拍邊放,看觀眾的反映再決定後面的劇本,至於反映不好結局都沒了,我不是很清楚,應該還不至於吧。
我看到很多劇收視率也不怎麼樣但是還是結局了的。
16樓:磊寧
南韓電視劇集是一邊拍攝一邊播出的。原因一是劇本是拍攝的時候還在寫,二是收視率,如果收視率不好,就不會再繼續往下拍。這樣的話,如果出了什麼意外,還方便作家進行修改。
像韓版《流星花園》的《花樣男子》就是這樣,因為主演具惠善出車禍,還停播了呢,代替播出的是對演員的採訪。
17樓:小豬七號
南韓是資本主義國家嘛。
他們的劇收視率不好的話有可能就不拍了。
18樓:達問聞
看看one air 你大概就會瞭解到了。
中國的電視劇集為什麼不能和其它國家一樣邊拍邊播
1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國外電視劇集是看收視率的,一部電視劇集先用前面幾集試映,如果收視率很低,就會給砍了,不接著拍了,中國電視劇集是要先全部拍完,然後審批,審批合格後,才能讓電視臺買版權**。
一般的臺灣偶像劇是一邊更新一邊在拍攝嗎?還是早就拍完了才更新的?為什麼又是一週一集啊?
20樓:紫藤竹語
臺灣那邊,一小部分是拍到一定程度了,再放,然後接著拍【命中註定我愛你就是這樣的啊,臺視是每週週日才放,這樣就有足夠時間,去繼續拍了】但大部份都是拍完了再放的,內地的都是拍完再放。 希望能幫到你o(∩_o~
21樓:haze小寶
一般都是拍完的啊,每週一集是為了看收視情況吧,可能是如果慘淡的話就及時換時段或者停播,因為偶像劇一般都二十幾集啊,不像內地的戲那麼長,如果日播的話一會兒就沒了。
22樓:網友
有的是一邊拍一邊播的。叫做on檔戲。
但有的是等到正式殺青之後才開始在電視臺播。
23樓:網友
有些是邊拍,邊播出的,這樣可以根據收視,和觀眾的意見,可以更改,有些則是提早拍好的。乙個星期一集是為了收視,收視率的高低,對電視臺有很多的影響的。 如果有些戲說了殺青的話,那就是拍完,要是沒說的話,那就是邊拍邊播的。
24樓:ⅰ朵帶b花
有的是一邊拍一邊放,就比如【終極三國】這部劇就是一邊拍一邊放。只不過它事先有預留幾集,怕拍戲趕不上進度,對電視臺不好交差。
有的是拍完了才開始放,就比如【霹靂mit】這部劇就是拍完了才放。就更內地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是他是一週一集不像內地每天都有,就像綜藝節目一樣,個人認為是讓觀眾對這部劇有熱情吧,如果全部天天一下都播完。那就沒有看頭啦,也或許是為了提高收視率吧。
--個人意見。
蔡依林為什麼不拍偶像劇呢
我覺得吧 她可能是想專心做 大家都知道jolin是拼命三郎 都那麼努力了 哪還有多餘的心思去拍電視劇集啊 而且偶像劇現在也氾濫成災 就算拍了也不一定火 還不如專心做 在 上精益求精一直都是最棒的 這樣比某些明星本來唱歌很好非得去搞電影 最主要是越高越爛電影 最後電影沒混好 唱歌他也沒以前那麼火了 總...
同樣是拍電視劇集,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偶像劇總被韓劇比下去
因為中國的偶像劇請的都是流量小生說白了就是沒啥演技只能貢獻出一張臉的人,但南韓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演技與顏值並存的實力派,再加上中國的瑪麗蘇編劇寫出的尷尬的讓人哭的台詞,在與南韓浪漫溫馨且真實的台詞對比下中國的偶像劇不被比下去就怪了!到現在為止只要想到中國本土偶像劇我的腦中就會浮現出歐陽娜娜的那句 加油...
偶像劇的定義是什麼,偶像劇的定義是什麼?
這個呢,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的,不過以本人從一丁點小就開始研究電視劇集的經驗來看,總結一下有以下幾點 第一,題材,偶像劇的題材最好是愛得死去活來但是又唯美的境界,要能讓你跟著劇情哭到頭痛笑到腳痛,這個舉例就太多了.偶去年看的 王子變青蛙 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演員,從小孩子到爺爺奶奶輩,基本上都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