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熱愛生活的王老周
其實,錯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會犯,孩子犯錯對我們大家來說理所應當就是教育,認為教育後就不會再犯。事實真的如此嗎?
每個階段的孩子會有相應階段的成長重點,5歲的孩子這個期間會有行為叛逆,5歲也是行為規範形成期。建議先了解孩子這個期間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前防範,把規矩規則說清楚,後果說清楚,如果出現某樣問題,如何懲罰也說清楚,其實比事後懲罰效果好。
如果沒有說清楚,等孩子做了受懲罰,孩子可能會心不甘情不願。如果提前說了,還是犯,就按照之前說的認可的方式進行懲罰。屢教屢犯說明孩子內心並不是真的認可,只是被罰的方式當下認錯屈服而已,要找到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比如打人,他是不是想和其他孩子玩,但是不會用正確的方式進行交流,說了玩別人不聽,不想和他玩,就用打人的方式來對待?這種就需要會和孩子深度有效溝通。
日常用的懲罰目的都是讓孩子承擔後果:比如罰站、罰跪、罰做家務、捱打等。我認為太多的親子書只教會我們解決孩子的問題,卻忘了引導孩子成長的家長,孩子如果是家長的影印件,主件出問題了怎麼教仍然還會出問題。
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點燃生命。有一本親子書《你是孩子的光》,這本書教會我們把自己活出來成為孩子的光。
推薦一本親子溝通書《親子溝通密碼》,真本書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正確且有效的溝通。這2本書其實不僅可以用在親子,還可以用在工作、生活中,家長也是需要不斷學習才可以更懂孩子,和孩子與時俱進。
2樓:劉心安兒
中國的家長一般都喜歡體罰孩子,然後也會讓孩子罰站,但是有很多家長還會選擇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國外的家長,一般都會把問題交到孩子的手裡,也不會過度體罰孩子。
3樓:乙個
我知道的就是這些國家的父母,在寵愛孩子的時候,通常會用到的就是處罰孩子站一段時間,或者是處罰孩子暫時待在奶奶家,還有一些國家在懲罰的時候,就是讓孩子去彈鋼琴。
4樓:不爽的爽朗菌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經常不聽孩子解釋,父母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攀比,經常進行一定的懲罰,並且也會對孩子冷暴力。
5樓:情感小柒柒
紐西蘭的父母選擇冷處理的方式,不去理孩子,讓孩子自己想清楚,用這樣的方式處罰,美國的父母會選擇計時隔離的方式,給孩子規定乙個時間,讓孩子自己待著,然後讓孩子思考自己的錯誤,這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6樓:小美生活小集錦
我知道的就是每個國家父母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就會罰站,或者是也會讓孩子去做一些家務,然後在語言上面對他們做出一些批評,不讓孩子吃晚飯,罰孩子做一張試卷。
父母能用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嗎?
7樓:康初晴
不合適,如何有效地懲罰孩子呢?
一,不使用體罰等嚴厲的懲罰措施。
很多家長都將懲罰等同於體罰孩子,其實體罰孩子只是懲罰孩子中的一種方式,而且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當儘量的避免使用體罰的教育方式,不能去打孩子。可能在心情平靜的時候,家長會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打孩子的,但是每當家長被孩子激怒之後,他們往往會無法理性的約束自己的行為,在那樣的氛圍和環境之下,家長就很容易失。
控去打罵虐待自己的孩子。
有些家長雖然不打孩子,但是他們有的時候會搖晃孩子,這樣的動作其實也是一種體罰的手段,搞不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當然打孩子耳光也是萬萬不行的,很多新聞報道都有提到孩子因為被父母扇了耳光而導致永久性耳聾。
所以說即使要懲罰孩子,即使要嚴厲地教育孩子,也不能去打罵他們,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除了打罵之外在沒有方法可以約束他們,那麼家長首先要反省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孩子。
二,注意懲罰的時機。
很多小朋友總是在爸爸媽媽最忙的時候開始做壞事,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沒有時間懲罰他們,所以他們就更加放心大膽,也確實是這樣,小時候我們也經常做這樣的事情。
爸爸媽媽沒有時間時,他們就說一句「等著回來收拾你」,然後就走了,但實際上等到家長回來,他們就完全忘記了孩子之前做的錯事,有的時候即使他們記得也只是輕飄飄的訓孩子幾句,根本起不到懲罰的效果。所以說要想讓懲罰對孩子有效就要在行為發生時或者是剛剛發生後就立刻進行懲罰,這樣才能讓孩子記得更深,才能有效的阻止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三,注意懲罰的一致性。
要想懲罰真的能夠起到效果,就要保持懲罰的一致性,比如說孩子今天沒有吃飯而吃了零食,家長訓了他們,但是第2天孩子又這樣做,家長又覺得孩子吃一點也沒關係,就放任他吃零食。明明前一天孩子才因為跟小朋友打架被媽媽批評了,結果今天因為媽媽心情好就放過了他。這樣前後不一致的懲罰會讓孩子感覺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也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乙個說話不算數的人。
8樓:嘞嘞老師
懲罰確實是一種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使用懲罰教育的方式需要慎重考慮。
首先,懲罰可能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和自尊心。當孩子受到懲罰時,他們可能會感到羞愧、自卑或恐懼,這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情感問題和認知障礙。
其次,懲罰很容易被孩子誤解。當孩子受到懲罰時,他們可能會認為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好,這可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的認知,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產生消極影響。
最後,懲罰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當父母依賴懲罰來教育孩子時,孩子們很可能會逃避、偷偷摸摸地做事情,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他們的錯誤並努力改正它們。
因此,懲罰不應該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首選方式。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也可以採用積極的因應策略(如引導、讚賞、表揚、指示等),為孩子創造更積極、安全和支援性的學習環境。
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好嗎,中國父母與美國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許不同,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有乙個,希望你得到幸福!面對他們的壓力,你應該努力,做到盡力而為!如果你變得出色應該祝賀你,如果你無法達到他們期望的目標,也不要傷心,因為你曾努力過,而不是後悔自己有能力達到而其原因是自己沒有付出努力!自己要堅強起來 他們過過苦日子 知道要...
有效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式有哪些
01規勸 案例 與同伴吵架 搶奪玩具 方式 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 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 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 請 謝謝 對不起 建議 勿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勿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
父母讓孩子窒息的教育方式備受關注,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
個人覺得孩子需要的教育還是一種快樂教育,因為任何有壓力式的教育和自以為是的教育都會讓孩子走向另外乙個極端,所以學習怎麼教育孩子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科。需要勞逸結合的教育,不要一味的去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去過自己設計好的人生,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孩子需要尊重,理解地,而不是一味地替孩子做決定,替他規劃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