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深之度
1、是否有時間觀念。
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藉口來拖延時間(如,來回走動)。
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乙個定時的小鬧鐘,規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督,自己控制時間。
2、穩定的作息時間。
安排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並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3、生活自理能力。
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4、自信心。
自信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養成的。要為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創造條件。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長處,大膽激勵。
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從日常生活中,從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尋找,並要直率地告訴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
5、良好的作業習慣。
給孩子創設乙個靜心作業的環境。準備乙個學習的空間,有桌椅、檯燈、小書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後可以在這個「區域」做自己的事情。
要注意讓孩子定下心來做作業,不可以一會兒吃吃東西,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做這,一會兒做那。要養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創造機會,積累自信心。
進行一些親子游戲,設定一些能夠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後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讓他在心裡感知自己是行的。
2樓:雪兒成長
孩子需要的是養育,而不是隻養不育。 養育孩子需要慢一些耐心,一些和善而堅定。
父母變的是方法,不變的是底線。
不吼不叫,不吵不鬧,不急不躁,還要學會微笑和低調。
養育孩子在關係上,我們是孩子的父母,在能力上,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父母。
孩子越不聽話,說明你曾經在他身上犯的錯誤越多,只是小的時候他無法反抗你。
教育不能按圖索驥,照本宣科,而是因人而異的不斷改變。
養育從父母的覺醒開始。
孩子的需求是被看見,被尊重,要有自己的價值。
一,養育當中要有分寸。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
1.鬆鬆手,讓孩子為自己扛起他自己的擔子。(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6歲手把手。
6—12歲手牽手。
12歲—18歲放開手。
18歲以上看他走。
2.退一退位,讓孩子構建自己階段人生目標。
思考:12年的寒窗苦讀孩子是否能成為人中龍鳳。
12年所學的知識不足以讓孩子擁有競爭力,但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他所有的精力,樹立的規則,父母給他無條件的愛,您對他的關心支援信任,他在這12年當中培養的這些將會成為他人生的競爭力。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像一輛正在行駛的汽車。(不亂說話的乘客是好乘客)
父母能否成為孩子的導航。
二,養育要有原則。
教育變的是方法,不變的是原則和底線。
父母要做榜樣。
制定家規。三,養育要有方法。
方法不對,就會產生內耗。
今天的家長成了孩子精神內耗的根源。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把逆風轉為順風。
精神內耗的三個根源:
1.毒舌式的教育。
不要說讓自己「過癮」的話。
媽媽是嘴上過癮,心裡受傷。
2.內疚式的教育。
擁有懂事的孩子是好事,太懂事的孩子會活的很累,今天累,未來更累。
3.父母過高的期待。
在養育過程當中,我們父母最關鍵的三次失望:
第一次失望:孩子和你背道而馳。
人生沒有捷徑,走的每一步都會算數。
第二次失望:父母說話的權威性降低。
父母的話語是有期限的。
做父母的層次越高,有效期越長。
父母延長保質期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
父母的有效期不是孩子決定的,而是自己決定的。
第三次失望:迴歸到原來的本真。
我們的孩子終究是普通人。
普通人有不普通的幸福。
總結:我們有可能不是孩子的驕傲,但我們一定不要活成孩子的悲哀,也不能成為孩子的阻礙,如果不能讓孩子在順風當中行走,但我們不能扮演逆風的角色。
親子教育問題有哪些
3樓:博士後
親子教段友育問題有很多,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親子教育問題:
1. 嚴厲的管教方式:過於嚴厲的管教方式會導致孩子過度恐懼和焦慮,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
2. 缺乏關注和陪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可能導致父母缺乏關注和陪伴孩子的時間,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和親子關係。
3. 過度的讚揚和獎勵:過度的讚揚和獎勵會使握喊槐孩子失去自我認知和價值觀,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4. 沒有規矩和紀律:缺乏規矩和紀律會導致孩子缺乏自我約束和責任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5. 缺乏溝通和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滲旁,無法有效地交流和解決問題,影響孩子的情感和認知發展。
6. 過度的干預和控制:過度的干預和控制會限制孩子的自由和創造力,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親子教育要注意哪些問題
4樓:懂視生活
1、任何時候都對孩子滿懷希望;
2、經常瞭解孩子喜歡什麼,讓孩子感到在家裡很快樂;
3、經常鼓勵孩子,當孩子遇到失虛裂敗的時候,不差梁閉要潑冷水;
4、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5、父母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6、不對孩子說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壞話;
7、能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8、不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
9、當別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時,不護短;
10、正確面對孩子的「為什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1、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12、每天都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13、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14、鼓勵孩子主動做事,即使失敗了,也認為是值得的;
15、經常和孩子討論各種問題,加強雙方思想情感的溝通和交流;
16、孩子有話對你說時,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傾聽;
17、批評孩子時,允許孩子辯解和反駁;
18、不對孩子說「就你笨,什麼都不會做」之類的話;
19、一般不強迫孩子,給孩子自己選擇和判斷的機會;
20、對孩子許諾的事,說到做到;
21、歡迎孩子的小夥伴來家裡玩;
22、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瞭解其心理需求;
23、在家裡,給孩子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
24、給孩子買玩具不宜過多和過於高渣燃檔;
25、不要動不動就恐嚇孩子;
26、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絡;
27、家裡有大事,儘量徵求孩子的意見;
28、孩子犯錯誤時,不要與孩子算陳年老賬;
29、不要縱容孩子的攀比心理;
30、不要對孩子不聞不問或放任自流。
在親子教育的時候,家長最容易忽視哪些細節?
5樓:老唐說農村事
在親子教育的時候,家長最容易忽視哪些細節?每個孩子都被愛包圍著,找衣服,張口吃飯,無憂無慮地成長。大多數家長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在學齡期,即使他們花更多的錢,他們也必須讓他們的孩子上名校。家長往往忽視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孩子也聽不到老師的批評。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點燈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是孩子一生的老師,乙個人能否在乙個人才中成長,家庭教育是基礎和前提,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學校教育可以起到促進和引導作用,<>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更可能忽視了換位的想法。許多家長只根據自己的意願處理孩子的問題。不管孩子的感受。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生活經歷。當在超市購物時,如果我們的成年人纖攔哪讓我們。
四、五歲的孩子跟著我們,就投降並釋放我毀碼們。今天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和小公主」社會發展和進步迅速,生活條件優越。因此,他們經常遭受更多的痛苦,積累更多的財富。
孩子們說的就是他們想做的。
如今,許多孩子出生時都得到了精心的照顧,但結果可能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有些孩子在兩三歲甚至更大的時候就開始進食。缺乏用小手拿勺子和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育。
在小學可能很難寫作。我喜歡兒童教育。作為第三個問題,家長忽視的原因仍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
這方面的忽視程度略好於性教育,但無論如何,父母在今後的家庭教育中不應衡老粗心大意。不要對別人做你不想做的事,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環境。事實上,他們都是乙個整體,繁榮和損失。
6樓:奧陶紀科技
最容易忽略孩子的專注力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孩子在小的時候,大人想要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還是有辦法的,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睡覺前,可以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做一些親子輔導,雖說都是件小事,可往往也是很容易會被父母"忽視"的。 專注力這個事,如果不是基因和先天等因素的話,那我覺得,父母應該背一半的鍋! 據調查資料顯示:
有60%以上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剩下的居多在2-3個小時。 如果都把看電視的時間用來對孩子做一些親子輔導陪侍,那是不是就會是另外一種效果呢?如果是這樣,那麼父母該怎麼引導?
1、 最基本的,當孩子在專注的進行乙個認知活動的時候,不要打擾他,這歷亂跡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養育孩子的技巧。
2、 嘗試著參與進去,而不是阻止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試著成為孩子的幫手,經常和孩子互肢並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大腦智力的發育,也可以增進父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3、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大人不要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正確,孩子就該按著自己的計劃去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作為孩子的父母,難免會有好心辦壞事的時候,就像在日常生活裡無形中打擾了專注的孩子。當意識到了再想著要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可以先把花錢給孩子培養興趣的心思降一降,不要總想著"要給孩子什麼",而是要把思考的這種物件集中在自己身上:"為了孩子,我還需要改變什麼。
7樓:夢櫻敲闊愛
往往忽視了孩子對抗挫折的能力。
8樓:柳賀撥才
孩子對抗挫折的能力。
在親子教育方面,父母該注意些哪些問題?
9樓:傅行雲時代
無條件地包容。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用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孩子所犯下的錯誤,給予孩子無條件地包容,每個人都是從咿呀學語開始,成長為乙個具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
孩子在幼兒時期會犯錯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更不要對孩子表現出負面的肯定,而是應該用包容和理解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毛病,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切勿隨意打罵。
在親子教育中一直有一種傳統的思想廣受詬病,也就是打罵教育,家長需要注意尊重孩子,同時也要尊重他的獨立人格,不要對孩子隨意的進行打罵。
否則將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會給他們的內心形成難以彌補的裂痕,嚴重的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
與孩子共同成長。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需要明確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以及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引導。
不僅僅是孩子需要不斷的成長,父母也應該保有虛心的姿態,去學習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陪同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能夠讓父母更理解孩子內心的所思所想。
熊孩子固然讓人討厭,但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首先反省自身的行為,往往是由於我們在教育上出現了錯誤的偏差,所以才會導致熊孩子的出現。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和方法,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愛,用理解和包容去贏得孩子的信任,而不是強行的要求孩子必須服從,否則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逆反。
親子教育概念與親子活動型別是什麼
沒有什麼所謂的型別,我認為你只需要參加乙個按照他們的思維去發展。親子活動的概念定義 親子活動是指,父母陪著孩子在假孝迅期參加一些社團碰者或者企業組織的一些有笑慎薯益於兒童成長的活動,促進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讓孩子結識更多的好朋友。通過活動鍛鍊孩子參與探索的性格,能讓孩子在少年時期,身心健康發展。親子活...
親子教育有哪些書值得看,有哪些關於孩子教育的書值得推薦?
推薦 有吸引力的心靈 斯波克育兒經 孩子你慢慢來 窗邊的小豆豆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等都很不錯。正面管教 如何不懲罰 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養育工具 賦予孩子力量培養孩子能力的49種有效方法 正面管教 a z 日常養育難題的1001個解決方案 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教給十幾歲的孩子人生技能 ...
有什麼好的親子教育 家庭教育課程推薦嗎?
我現在看的 少年得到 是不錯的家庭教育課程。至於親子教育,建議更多地去做有限的陪伴。如果想更好的提高陪伴效率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 畫畫 做手工等各種活動,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很有意義的親子互動課程,比如我現在在用的 有門小課 親子課,阿波羅兔 美育早教等等都是很好的課程。總之好的親子教育就是高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