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嘎嘎de丫頭
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就像一口沸騰著本能和慾望的大鍋。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洩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
自我(ego)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任何能成為意識的東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許還有仍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東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嚴厲正經的大家長。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有時會懷疑「這乙個我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
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慾望和道德的衝突而痛苦不堪?
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出其來的醜惡念頭而惶恐?這種狀況如果持續得久了,或者衝突得比較嚴重,就會導致神經症的產生。
對於本我和自我的關係,弗洛伊德有這樣乙個比喻:本我是馬,自我是馬車伕。馬是驅動力,馬車伕給馬指方向。自我要駕御本我,但馬可能不聽話,二者就會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對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過去在**,自我即應在**。」自我又像乙個受氣包,處在「三個暴君」的夾縫裡:
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調節三者之間相互衝突的要求,所以說自我是永遠的矛盾產物。
在很多時候,超我與本我之間,本我與現實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和衝突,這時人就會感到痛苦和焦慮。處我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某種方式,調整乙個衝突雙方的關係,使超我的監察可以接受,同時本我的慾望又可以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從而緩和焦慮,消除痛苦。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禦機制,人類在正常和病態情況下都在不自覺地運用這種機制,運用得當,可減輕痛苦,幫助渡過心理難關,防止精神崩潰,運用過度就會表現出焦慮抑鬱等病態心理症狀。
合理化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一種,是個體遭受挫折時用有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境加以解釋,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大家熟知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樓:網友
本我就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比如生氣沒忍住,是無意識的,通常表現的時候持續時間短。
超我就是你玩命兒控制自己的時候,比如知道危險也從著火的房裡就出人。
自我就是日常生活的你,不餓也知道吃飯,沒威脅也想一些可能遇到的麻煩。
心理健康的就是你可以很好的與自我對話,合理的安排本我的出場情景,超我的出場次數。
生活中的心理學-本我、自我、超我
3樓:感情大使
本我、自我、羨橘攔超我。
最早是由佛洛依德提出的,他認為人格就是由本我兄胡、自我、超我構成。
本我 本我遵循享樂原則,認為我就是,我可以追求一切我需求的事物。沒有邊界沒有禁錮。
自我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它給本我增加了邊界,我追求的事物需要符合周圍環境的邏輯,需要用被周圍認為合理的方式來獲得滿足。
超我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需要超過「我」,本回過頭來審視「我」是否做的對,或者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最求完美境界。
這裡有個前提,任何被周圍環境認可的道德準則或者規範會根據不同的物種或者生存方式而改變。
就比如如果你是某高智慧生物,但出生必須和不下1萬親生兄弟姐妹廝殺最後活下來獲得唯一的乙個生存機會。你會覺得殘忍嗎?覺得下不去手嗎?
適用於人類的道德準則嗎?
請記得,如果伍改從細胞層面的來看,你我都是這麼競爭出來的結果!
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4樓:夢田帝國
舉個例子:正在**的你路過燒烤攤,本我是想吃肉,自我是我要**不能吃肉,超我是吃肉對於動物很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1、本我源自人類生物性的慾望,遵循不計後果的快樂原則,比如餓,渴,性。
2、自我源自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性,遵循迂迴滿足的現實原則,同時用環境能接受的方式滿足人生物性和社會性的需要。它是一系列行為模式的總和,比如當你的本我慾望第一次要求你偷東西,你受到了懲罰,就形成了一部分自我。
3、超我源自人類社會性的慾望,遵循不計後果的道德原則,比如認同感,歸屬感,自我實現。比如不去偷搶,好好學習獲得誇獎,施捨窮人,素食者等。
自我、超我和本我是什麼關係?
5樓:機械人說科技
自我、超我和本我是心理學中關於個體身份和自我意識的三個重要概念。
超我(superego):指個體內寬培在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是個體的道德和道德感的**。它是由父母和社會所塑造的道德規範和道德意識。
本我(ego):指個體對現實的適應能力和現實主義。它是自我和超我之間的橋樑,調節自我和超我之間的關係,並使個體能夠適應現實。
簡單來說,自我是個體內在的需求和慾望,超我是個體內在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本我則是個體對現實的適應能力和現實主義。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協調個體的行為和決策。
6樓:楚沈費珊
弗洛拍晌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亮賀培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敬唯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自我,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本我
心理學上 抄的自我 ego 這個概念是許多bai心理學學派所建du構的關鍵概念zhi,雖然各派的用法dao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
本我 自我 超我的區別,本我 自我 超我的區別是什麼?
本我就是最初懂事的那個自己,最原始的那個自己。慢慢長大後有了可能會因為有了一定的學識或者經驗,有了主見的情況下就叫做自我 超我就是已經到了有了自我理想和社會準則,簡單說就是人生經驗已經達到了境界。這種境界可以引導他限制他自己,讓他沒有完美人生都不行 超我說通俗一點就是有了一定的素質,內涵,修養,這些...
心理健康與疾病有何關係,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的區別是什麼?
當前隨著社會的前進,經濟的發展,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精神因素對人體疾病的影響將越來越複雜。事實證明,現有50 80 的疾病與精神因素有關。國外有學者統計,因情緒不好而致病者佔74 76 美國某醫院對就診病人統計,發現65 病人的疾病與社會環境有關。為什麼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有這麼大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