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演算法是錯的。
在高空中,物體是受到兩個力:地球給的萬有引力,其他支援物給的支援力,應是 f支-f引=ma,式中 f支=90牛。
90-f引=16*5
得萬有引力大小是 f引=10牛。
再由 f引=gmm / r+h)^2 ,且 gm=g r^2 得f引=g r^2* m / r+h)^2
10=10*(6400*1000)^2*16 / 6400*1000+h)^2
得衛星到地面的高度是 h= 公尺=19200千公尺注:你說的25600000公尺,就是 r+h=6400*1000+h
2樓:月影小龍
a=(gm)/(r的平方)
用r代表地球半徑,用g代表地球表面加速度,因為gm=地球半徑的平方乘地球表面的加速度。
所以gm=gr^2,代入式子得a=(gr^2)/r^2==>a/g=r^2/r^2
因為a=,g=10,所以a/g=1/16,那麼r^2=16r^2,所以r=4r=25600000
3樓:匿名使用者
"衛星以加速度a=5n/kg
隨火箭加速豎直公升空," 這個為什麼啊。
有一道物理題不會
4樓:
摘要。解析如下所示:(1)燒杯放入水中,處於漂浮狀態, g杯=f浮,根據阿基公尺德原理求解杯子重力,進而求解杯子質量。
2)金屬球放入燒杯中,根據排開的液體體積增加量,利用阿基公尺德原理求出金屬球的重力g球=△f浮,進而求其質量;將該金屬球取出放入水中,此時排開液體體積與第一次只有燒杯漂浮時相比,兩者的差值即為金屬球的體積;最後即可根據 ρ=m/v 求出金屬球的密度;(3)將該金屬球取出放入水中,利用阿基公尺德原理求出金屬球的浮力;它對容器底的壓力 f=g−f浮。<>
有一道物理題不會。
親,很高興為您解答<>,上述**中的問題解答如下圖所示<>
解析如下所示:(1)燒杯放入水中,處於漂浮狀態, g杯=f浮,根據阿基公尺德原理求解杯子重力,進而求解杯子質量。(2)金屬球放入燒杯中,根據排開的液體體積增加量,利用阿基公尺德原理求出金屬球的重力g球=△f浮,進而求其質量;將該金屬球取出放入水中,此時排開液體體積與第一次只有燒杯漂浮時相比,兩者的差值即為金屬球的體積;最後即可根據 ρ=m/v 求出金屬球的密度;(3)將該金屬球取出放入水中,利用阿基公尺德原理求出金屬球的浮力;它對容器底的壓力 f=g−f浮。
<>親,還有不懂的話可以繼續向我諮詢,如果您對我的滿意的話,麻煩給個贊,您的贊對我非常重要,在此祝您家庭幸福,工作順心<>
物理題呀,,不明白
5樓:新奕秀穎
重力跟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垂直的,f是水平的。
重力與摩擦力的合力提供木塊向下的加速度。a*m=g-f而木塊在運動,f=uf,隨著時間的增加,f逐漸增加,從而f增加,g-f就減小,所以加速度減小,加速度減小並不意味著速度減小,還是加速運動,只是沒有加速那麼快了。
直到某個t時刻,f非常大,f=uf等於重力g,加速度為0,隨著時間增加,f大於g,木塊向下做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0,靜止,釘在牆上了。
由於此時木塊沒有運動了,摩擦力就不再等於uf,而是g
6樓:匿名使用者
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就等於摩擦力和重力的合力。
開始時由於重力,物體向下運動,f慢慢增加,於是動摩擦力也慢慢增加,方向向上,前面由於摩擦力小於重力,所以物體一直加速下滑,加速度越來越小;當摩擦力大小等於重力的時候,加速度為0,物體由於慣性繼續下滑;摩擦力繼續增大,物體減速運動,因為壓力一直增大,所以加速度一直增大;知道物體停下來,此時摩擦力是靜摩擦力,不管壓力多大,摩擦力都等於 mg
7樓:匿名使用者
剛開始,f很小,木塊下滑,摩擦力小於重力,當摩擦力增大 到大於重力 時,木塊減速運動,真到速度為零。
8樓:匿名使用者
估計你抄題目的時候偷工減料了,看不明白。
重力g不變摩擦力和隨時間變化變大,設摩擦係數是u,則摩擦力f=ktu。
從開始到ktu=g的時候木塊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從g減小到0.
之後到停止木塊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從0遞增到最大值。
一題物理題,很簡單,就是有點想不明白
9樓:話說無話可說
應選c物體處於某一狀態時不能說它含有多少熱量(熱量是過程量,相當於delta).
而a的話沒考慮降低溫度及比熱容。
10樓:網友
樓主的答案選擇錯了。正確答案是:c。
熱量是物體在溫度變化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它反應的是乙個變化過程的能量轉移,所以熱量絕對不能用「含有」這樣的詞來描述。
一道物理題,解釋看不明白
11樓:匿名使用者
c 首先根據公式φ=ep/q推出『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a、b都為負電荷、電場線指向場源方向!所以c等勢面的電勢低於d等勢面、即c點電勢低於d電勢!
d 正電荷在接近a、b連線時、兩 電場力與正電荷運動方向相同、、所以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在越過ab連線到f點時、、兩電場力的合力與正電荷運動方向相反、、做負功 、、電視能增大!
12樓:傻大個他哥
因為是負電荷,所以電場線指向,而電場線指向電勢減小的方向,所以「c點是低電勢點和d點是高電勢點。a點是低電勢點和c點是高電勢點。然後d中又是怎麼知道正電荷先從高電勢到低電勢點,再從低電勢到高電勢點的。
怎麼看 」如果不知道這個定律,可以用「電勢=gq/(r的平方)」證,記得都要帶符號。
物理題,很簡單,但有疑問
13樓:順眼且深遠的小薩摩耶
生活經驗:推得讓原本靜止的東西動起來很費力氣,一旦動起來,費的力氣要小一些。讓靜止的東西動起來,需要克服最大靜摩擦力,動起來後只需要克服動摩擦力,而最大靜摩擦力比動摩擦力大一些。
1)300n(最大靜摩擦力)(2)200n(推不動,靜摩擦力)(3)280n(動摩擦力)(4)280n(動摩擦力)(5)280n((動摩擦力)6)280n(動摩擦力)。只要物體是動的,不管其他的力如何,也不管是加速還是減速,都是280n。更多物理知識,請進zwyg9029網易部落格。
14樓:網友
滑動起來之後地面給他的摩擦力才是280n,一般來講,最大靜摩擦力往往大於滑動摩擦力,所以這裡面最大靜摩擦力300n大於280n很正常。
至少要用_300_n的水平力,才能把物體推動;
用200n的水平力推物體,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200_n;
物體運動起來後,若使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應在水平方向施加_280_n的推力;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若把水平推力增大到300n,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280_n;
此後,若把推力減小到200n,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280_n;
若撤去外力,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280_n .
15樓:無奈非所我願
靜摩擦力一般大於滑動摩擦力。動起來是280n
16樓:呼小凝
我來你,因為最大靜f是大於滑動f的,你只需把握乙個原則,就是要使它動,外力必須大於300n,一但動起來,280n的力就可使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一條想不明白的物理題
17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因為f2>f1,所以甲乙正在一起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a=(f2-f1)/(m甲+m乙)
因為:f2一定大於f2-f1,而f1不定大於f2-f1(比如f1=10,f2=30)
所以撤去f1,加速度一定增大,撤去f2不一定拉力的判定相對複雜一些:
原拉力:f=f1+m甲a=f1+m甲(f2-f1)/(m甲+m乙)=(1-m甲/(m甲+m乙))f1+m甲f2/(m甲+m乙)
或者:f=f2-m乙(f2-f1)/(m甲+m乙)=(1-m乙/(m甲+m乙))f2+m乙f1/(m甲+m乙)
撤去f1:f=m甲f2/(m甲+m乙)b是錯誤的,應該是不一定。
物理題 不理解啊
18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此題中相對風的速度指的是以風為參照物時飛機的速度,所以應該考慮風速。設風速為a
則飛機順風時速度為v+a,逆風時飛機速度為v-a。
設路程為s,則無風時往返一次t=2s/v
而有風時,往返速度為t1=s/v+a +s/v-a=2sv/(v+a)(v-a)
只要將兩式進行比較就可以,這時用作差比較法t-t1=2sv/v²-2sv/v²-a² 由於v²-a²<v²
t-t1<0
t1>t因此此題答案為b
19樓:柯南是我弟弟
讓我想想 選c 因為飛機在南北方向航線上飛 正吹南風 那飛機來回一定會受風的阻力 和風的動力 所以後來的總時間t 和無風時所用的時間相等。
20樓:匿名使用者
無風天氣時以速度v飛行,設風速為w,有風時相對地面向南速度為v+w,向北為v-w,若w>v,w=v,則無法返回,若v>w則可以返回,故選d
21樓:匿名使用者
選b你可以這樣,往返一次可以這樣理解:這是直線運動,前半程和後半程,前半程速度為v+v/,後半程速度為v-v/,全程平均速度為。
22樓:騎豬考大學
這麼簡單 飛機往返一趟速度快 一趟速度慢 假設風的速度是1m/s吧 飛機的v是10m/s
然後 ((路程/11)+(路程/9))/2明顯大於 路程/10
23樓:青水心
選bs無風時,t=2s/v
有風時,相對風速就是相對風的速度啊,不是相對地面的速度,設風速為v'
由北向南 t1=s/(v-v')
由南向北 t2=s/(v+v')
時間為t1+t2=s/(v-v')+s/(v+v')>2s/v (這一步是數學中的a^2+b^2>=2ab,當a=b時等號才成立)
所以選b
24樓:匿名使用者
等於t,簡化題意路程不變,速度不變,時間仍不變。
25樓:匿名使用者
c 答案對 平均速度相等。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哦
什麼時候重物與彈簧分離?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分離,用物理的語言來講,就是兩個物體原來接觸,運動狀態一樣但某一時刻開始運動狀態不一樣了。並且,要注意到,當兩物體分離的一瞬間,他們之間是不能有支援力和壓力的。因為沒有接觸就沒有形變。那我們看,開始時,彈簧被壓到一定程度,手撤去後,彈簧會給薄板一個力,這個力...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哦
解 設b車的速度大小為v 如圖,標記r的時刻t通過點k l,l 此時a b的位置分別為h g 菁優網 由運動學公式,h的縱座標ya,g的橫座標xb分別為ya 2l 12 at2 xb vt 在開始運動時,r到a和b的距離之比為2 1,即oe of 2 1 由於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在以後任一時刻r到...
一道物理題哦
這是一道關於機械能的物理題。質點在pa和ab兩段經歷的能力變化是 重力做功 pa mgl pb mg h l 阻力做功 pa 1 5mgl pb 1 5mg h l 橡皮繩做功 pa 0 pb w彈 1 首先,沒有證據表明橡皮繩在ab中間的受力是600 120 480n。在ab這一段,質點在減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