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什麼沒有在史記裡提及兵馬俑

2023-06-03 21:15:03 字數 2770 閱讀 3736

1樓:淡淡的憂

第一,帝王墓一般都非常隱秘,包括地點、陪葬品等等,更不要說秦皇。估計當時沒人知道他墓裡埋的什麼東東。

第二,史記主要是寫人物及其生平事蹟的,就算司馬遷知道兵馬俑這回事,那在當時只能算陪特殊的葬品而已,沒有現在那麼高的價值和聲譽。

第三,古代忌諱談帝王墓穴,即使改朝換代也要派人保護上朝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史書為什麼沒有記載兵馬俑

3樓:**的盡頭

史記記載的是王侯將相的事蹟,是以人為基礎來描述的,因此對於兵馬俑這種東西來說,是可以不用記載的,所以就沒有。

不管是歷朝歷代的史書還是史記,都有乙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圍繞人來,主要記載乙個人生平中的一件或幾件事,通過事情來描述人的一生。

因為每個人不可能長篇大幅的描寫,因此都是簡要說明,所以兵馬俑的記載是不會包含在內的,因為對歷史的記載注重以事為主。

《史記》沒有記載兵馬俑,究竟是為什麼呢?

4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史記》記錄的是從秦朝到西漢時期200多年的歷史,但是對於兵馬俑卻之字為題,因為在當時司馬遷的想法也受到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經過。

5樓:樂樂在此呢

因為關於兵馬俑的記載,並不是在史記中記載的,而是在其他的歷史文獻中,所以史記中沒有兵馬俑的記載。

6樓:放手的田園

因為在那個時候,兵馬俑並沒有被完全發掘,而且他只是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侷限於科技技術。

7樓:巨集盛星辰

這是因為在當時秦始皇陵並沒有完全的被發掘,只見到了一小部分的兵馬俑,所以記載的不全面。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有什麼說法?

8樓:創作者

兵馬俑是屬於陪葬品,任何史書上都不會明確的記載皇帝有多少陪葬品,害怕被盜墓。

兵馬俑的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

9樓:au不錯哦

兵馬俑作為世界遺跡之一在史書上卻沒有任何的記載,導致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下面乙個原因:

兵馬俑是作為秦皇陵的陪葬物品存在的,作為第乙個皇權集中的朝代,秦始皇對於皇家陵墓的安全性和隱秘性是非常看重的,歷史上統治者為了身故後不被敵人找到自己的「屍身」和「財富」規定陵墓的位置必須嚴格保密,這個地理位置資訊以及相關修建資訊就屬於最高的機密,因此為了不洩露相關的資訊都會將記錄的資料和修建的人員銷毀殉葬,而知道這個資訊的老人通過口耳相傳的準確度也比較低,因此傳到後世基本無人願意相信兵馬俑的存在,這也是兵馬俑在歷史傳說和典故中沒有留下任何資訊的原因。?

雖然修建陵墓的相關人員都被殺害,但是也有一些奇人給自己留了後路逃了出來,將地理位置和資料儲存下來,而且秦始皇陵修建的時間很長,要徹底做不到無人知曉還是非常困難的,有專家認為歷史上的「焚書坑儒」事件除了是遏制儒家思想的發展之外,趁機檢查和銷毀各種關於黃陵的資料也是這個事件的目的之一,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夠識字、寫字的人只有這些文人儒士,因此對他們進行清洗後關於黃陵的資訊才會徹底掩蓋。?

關於秦朝歷史以及遺址記載更多的是從《史記》中獲取的,秦末年紛爭不斷項羽領兵攻入咸陽城,更是將秦王宮一把火點燃,這也導致了後代人一直無法確定秦朝歷史遺跡,皇家自己儲存的有關兵馬俑的資料自然也被付之一炬,史官司馬遷對歷史的記載向來非常的嚴謹,因此沒有相關資料司馬遷也未將兵馬俑記入史料當中。?

10樓:小長學姐

畢竟沒有乙個皇帝會把自己墓葬的規模寫在史書上,不可能傻到把自己墓葬的陪葬品全部寫在書上,讓別人來盜墓。

11樓:樂樂在此呢

兵馬俑是為秦始皇修建的皇陵,當時修建皇陵是處於保密狀態的,歷史上不會有相關記載。

司馬遷有沒有私心,司馬遷 在寫史記的時候 有沒有私心?

司馬遷這位史學家確實是位偉大的史學家,他的一生都剛正不阿,正直敢諫,我對他也很崇拜!但是要知道人都是有私心的,古之聖人也不例外,何況司馬遷!別忘了他曾經因李陵的事而被施以腐性,這對乙個男人是多麼大的侮辱啊!所以我認為他多少是有點私心的,當然這個判斷你在 史記 這本書的高祖世家等的細微之處,大致可以由...

司馬遷的史記評價是什麼

2018 孝感 這部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史學家班固評價這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這部著作是 史記 2018 隨州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司馬遷秉筆直書,其作品 史記 成為史書的典範。2010 恩施 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

司馬遷為什麼受宮刑,司馬遷為什麼會受到宮刑

因為李廣的孫子李陵戰敗之後投降匈奴,這時候司馬遷給李陵在漢武帝面前求情,當時由於漢武帝怒氣衝天就把司馬遷判了死刑,最終司馬遷就選擇了宮刑來代替死刑。作為史官的司馬遷為什麼會承受宮刑呢?其實這和他為李陵求情有關係。司馬遷沒錢遭受宮刑,事後她的妻子是如何看待。司馬遷為什麼會受到宮刑 對於司馬遷遭受變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