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霞霞耀磊
美學是範圍很廣的,乙個宗教教育不可能涵蓋整個美學,肯定不能代替。
2樓:他的腳步
美學無法代替宗教。美學是宗教信仰衍生出來的乙個規則。
蔡元培主張在中國用美育代替宗教,可行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不可行,美育是什麼呢?沒有終極意義的理論和學說怎麼能代替宗教呢?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思想
(爾雅)蔡元培先生所說的以美育代宗教是指?a.以美學理念看待宗教 b.鼓勵人們學習藝術 c.在欣賞 5
4樓:匿名使用者
選擇c.在欣賞,創作藝術作品時帶有神聖的崇高感
5樓:害羞的鯊魚
選c.那個傻子說選b的。錯了
中國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的是王國維還是蔡元培?
6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剛看書,最早是王國維提出來的,但蔡元培的影響比較大。
7樓:貪玩的浪子
是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的。
以美育代宗教說 是什麼意思
8樓:眉眼和你
以美育代宗教說,蔡元培 1917 年撰寫,是他在北京神州學會上的演講辭。詳細分析宗教的起源和作用,謂"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之作用而構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為三種:
一曰知識;二曰意志;三曰感情"。
認為人類之所以信仰宗教,是因為腦力簡單,知識低下,視一切事物均不可思議。於是有"宗教家勉強解答之"。故宗教在社會上形成特別之勢力。
以後社會文化日漸進步,科學日趨發達,現代人根據科學知識尋求解答,不再以宗教為知識。隨著時代的變遷,道德意志亦與宗教脫離而獨立。
宗教所餘下的只有感情作用,或稱美感。文藝復興後,隨著歷史的發展,"各種美術漸離宗教而尚人文"。作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論,認為"純粹之美育, 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以美育代宗教」說是由誰提出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北大校長的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論述,有許多的藝術家把藝術作為最高理想而獻身,雖然這種理想主義和現在的拜金主義和享樂是不同的。遺憾的是人們卻不感嘆這些美的源頭,而把上帝的創造物當作上帝來崇拜,豈不是本末倒置。
蔡元培所說的美育代替德育是什麼意思,美育和德育的區別是什麼。
10樓:光雅寧
德育是規範性的教育,美育是薰陶性的的教育。
德育著眼於調整和規範社會中人和人的關係,美育著眼於保持個體的人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諧和自由
(蔡元培的北大時代)講什麼
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 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鉅細地都寫下來 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儘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
教育學家蔡元培老先生贈給其子一句話,「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對此你怎麼理解
古代的錢幣,外形是圓的,中間有方孔。外圓內方 精闢地概括了做人的要訣。外圓 我的理解是 尊重 尊重所有人,發自內心的 內方 我的理解是 自尊 保持自己的人格,有獨到的見解。取向於錢 外圓內方 這句話作何解釋?事繁勿慌 事閒勿荒,有言必信 無欲則剛。和若春風 肅若秋霜,取象於錢 外圓內方。圓為處世之道...
三大宗教教義有什麼共同特點,世界三大宗教的教義有什麼區別和相同之處
不論什麼宗教所關注的都不是現實,而是永恆,如何達到永恆,各有各的方法。共同的是關注的問題,不同的是方法。世界三大宗教的教義有什麼區別和相同之處 區別在於信奉的 人物 不一樣。信奉的方法也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都是在教人行善。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教信奉救世主耶穌,佛教信奉釋迦莫尼,經書也不同,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