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蔡元培老先生贈給其子一句話,「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對此你怎麼理解

2021-03-21 14:07:12 字數 4854 閱讀 1211

1樓:寶泉嶺老邊

古代的錢幣,外形是圓的,中間有方孔。

「外圓內方」,精闢地概括了做人的要訣。「外圓」,我的理解是「尊重」,尊重所有人,發自內心的;「內方」,我的理解是「自尊」,保持自己的人格,有獨到的見解。

取向於錢 外圓內方 這句話作何解釋?

2樓:匿名使用者

事繁勿慌、事閒勿荒,

有言必信、無欲則剛。

和若春風、肅若秋霜,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圓為處世之道,方為做人之本。外圓內方,是先**傳下來的大智慧型!

3樓:我是黑暗神

古時錢幣是圓形方孔錢, "取向於錢 外圓內方"指為人處事之道,表面隨和,內心嚴正,猶如錢幣(外表圓滑,但心術正,即守原則。)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外圓內方是指古時的錢幣,所以古錢又稱孔方兄

取相如錢,外圓內方的全句是啥

5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給兒子寫過四句話:「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這裡所說的「圓」,大抵指的是「靈活性」,絕不是指圓滑、狡黠,而是一種圓通、寬厚、融通,是與人為善,是隨機應變;「方」則是指的原則性,意為方正、剛直,稜角分明,端端正正,穩穩當當,規規矩矩,絕不是指死板、守舊。

做人處世,如何把原則性與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是人生一大課題。唐代詩人孟郊將這種處世之道入詩:「萬俗皆走圓,一身獨行方。

」就是他對做人處世「外圓內方」的認同。

2023年,黃大能考中官費留學,準備到英國。臨行前,黃炎培把自己平生堅守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

」重新新增了幾句話,手書送給黃大能,這就是著名的36字箴言:「事閒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和若春風 肅若秋霜 取象於錢 外圓內方」出自哪個著作裡?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黃炎培寫給兒子的座右銘「取象於錢,外圓內

方」黃炎培先生告誡兒子要「外圓內方」,就是「做事有原則,但待人處事有迴旋餘地」。

「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這裡所說的「圓」,大抵指的是「靈活性」,絕不是指圓滑、狡黠,而是一種圓通、寬厚、融通,是與人為善,是隨機應變;「方」則是指的原則性,意為方正、剛直,稜角分明,端端正正,穩穩當當,規規矩矩,絕不是指死板、守舊。

7樓:

「外圓內方」——做人的準則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黃炎培送給兒子的座右銘,黃炎培先生告誡兒子要「外圓內方」,就是「做事有原則,但待人處事有迴旋餘地」。

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給兒子寫過四句話:「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這裡所說的「圓」,大抵指的是「靈活性」,絕不是指圓滑、狡黠,而是一種圓通、寬厚、融通,是與人為善,是隨機應變;「方」則是指的原則性,意為方正、剛直,稜角分明,端端正正,穩穩當當,規規矩矩,絕不是指死板、守舊。

做人處世,如何把原則性與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是人生一大課題。唐代詩人孟郊將這種處世之道入詩:「萬俗皆走圓,一身獨行方。

」就是他對做人處世「外圓內方」的認同。

2023年,黃大能考中官費留學,準備到英國。臨行前,黃炎培把自己平生堅守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

」重新新增了幾句話,手書送給黃大能,這就是著名的36字箴言:「事閒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不管是誰,都應有「有言必信」的為人之本,都應該有「外圓內方」的做人之道。圓為處世之道,方為做人之本。外圓內方,是前**傳下來的大智慧型,隱含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準則。

這是人生哲學,可奉為圭臬。

2023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如果冷場了怎麼辦?

8樓:匿名使用者

緊張是正常的,你要想,大家都緊張,比評的就是誰能在緊張的狀態下盡可量發揮正常,緊張也是沒用的,保持平常心。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怎麼理解

9樓:黑啤哈屁

意思就是做人應該像古代的銅錢一樣,外圓(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要採取合適的方式,靈活處理問題,不要過於死板)內方(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動搖)

10樓:笑昔風

古代銅錢 就是外圓內方 象天圓地方

黃炎培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其中有做人要圓,做事要方,取向於錢,外圓內方。。。。。省略的地方忘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做人要圓,做事要方,取向於錢,外圓內方

人活在世上,無非是面對兩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人,一輩子無非是兩件事——做事和做人。多少人一輩子都在哀嘆做人難,難做人。

一、先說方,做事要方,便是說做事就要遵循規矩,遵循法則。人常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不為才可有所為」,就是「方」這個道理。也就是做官絕對要奉守清廉的原則。

為商要做到乙個「誠」字。做學問信奉耳朵是乙個「實」字。

二、做人要圓。這個圓絕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這種圓是圓通,是一種寬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凌人,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時候你也不會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於人的,這就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如是另樣,凡內心孤獨的人必喜虛張聲勢;內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愛玩弄伎倆;沒有自信的人必會尖酸刻薄,試問這樣的做人又從何談圓?

當然也不乏有人為了某種利益和目的不惜斂聲屏息,不惜八面討好,不惜左右逢「圓」。但這種圓和那種圓絕對有本質的區別,這種「圓」的後面是虛偽和醜惡。

做人圓,那也會有犧牲。有時候要犧牲小我,有時候要忍辱負重,忍氣吞聲;還有更多的時候要承受屈辱、誤解,甚至來至親至愛的人的傷害。

能做到「方」「圓」的,同時卻沒有感到那是一種犧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為了「方」「圓」去承受犧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願犧牲也做不到「方」「圓」的是不成功。如果截然相反,做事是圓,只要有利,不擇手段、什麼都敢幹;做人是方,刁鑽古怪,鋒芒畢露,心狠手辣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會糟糕透頂,不能容於天下了。

12樓:射日的英雄

「事繁勿慌、事閒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黃炎培的兒子黃大能出版回憶錄《傲盡風霜兩鬢絲———我的八十年》,書中講到了六十年前父親黃炎培贈送座右銘。這個座右銘的全文見上。

回憶錄中曾作簡短的說明:

「這整個座右銘是教育我怎樣待人接物,其中『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八個字是指中國舊時的銅錢,中間有方孔,也就是如果認為這是真理,是絕對正確的事,就應像錢中的方孔那樣方正,應該堅持,然而對人的態度,就應和若春風,也就是要『圓』。但是這裡所謂的『圓』卻不是『圓滑』。那在原則上必須要像『秋霜』一樣的嚴肅。

在待人處事上,則應像『春風』那樣和氣。」

請具體解釋:事繁勿慌、事閒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13樓:帶貓遛狗

事繁勿慌,就是在事物繁雜時,不可慌亂。要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機智應對,有條不紊,把事情辦妥辦好,達到預期目的。

事閒勿荒,就是在無事休閒時,不可荒唐。要理智謹慎,寧靜豁達,言行有節,把牢操守,把生活過爽過好,達到舒適愉快。

有言必信,就是說乙個人說話要講信用,既然說了,就要信守諾言。

無欲則剛,人只有做到沒有世俗的慾望,才能達到大義凜然的境界。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八個字是指中國舊時的銅錢,中間有方孔,也就是如果認為這是真理,是絕對正確的事,就應像錢中的方孔那樣方正,應該堅持,然而對人的態度,就應和若春風,也就是要『圓』。但是這裡所謂的『圓』卻不是『圓滑』。那在原則上必須要像『秋霜』一樣的嚴肅。

在待人處事上,則應像『春風』那樣和氣。

這句話是黃炎培送給兒子的座右銘 後面的 找了好久 說實話 我自己有理解但是怕解釋不好 所以在網上找了一下 最後一段時黃炎培的兒子 自己說的 最後一段的意思 我看了這個 也才明白真正的含義

14樓:匿名使用者

黃炎培給兒子寫的座右銘 ***

黃炎培,我國著名教育家。生前,他給兒子寫了一幅座右銘: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

言必守信,行必踏實;

事閒勿荒,事繁勿慌;

有言必信,無欲則剛;

如若春風,肅若秋霜;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開頭四句,他告誡兒子,做人一定要追求真理,不被紛雜的邪說所**,以至誤入歧途。凡事首先要探求其內在的客觀規律性,按客觀實際去做。講話應當守信用,行動應踏踏實實,不輕浮。

中間四句是對兒子日常的要求。事閒的時候,最易養成慵懶的惡習,要警策自己,抓住時間,勤奮用功,切莫荒疏了學習;事忙繁雜的時候,易生焦急的情緒,一急躁就會因衝動而做出缺少理性的事來,一定要冷靜沉著,切忌慌忙。說話算數別人就會相信,沒有私慾就會變得剛正,理直氣壯。

最後四句,意味深長。他要求兒子對待同志和藹可親,像春風一樣暖人;對壞人壞事像秋霜一樣凌厲。在原則是非上,應該愛憎分明,不可模稜兩可。

結句用「古錢」外圓內方比喻,要求兒子外表隨和,內裡嚴正,養成謙虛謹慎的作風,不要鋒芒畢露,盛氣凌人。

黃老的這十二句話,深刻地闡述了做人應有的修養。

不知道能不能滿意這個回答

15樓:孟欣

事繁不慌,事閒不荒;

言而有信,信則人敬;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和若春風,素若秋霜;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智從知來,政從正來;

財從才來,位從為來;

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這個是現代版的,具體的意思樓上的也都說的很清楚了

蔡元培宗教教育能否代替美學,蔡元培主張在中國用美育代替宗教,可行嗎

美學是範圍很廣的,乙個宗教教育不可能涵蓋整個美學,肯定不能代替。美學無法代替宗教。美學是宗教信仰衍生出來的乙個規則。蔡元培主張在中國用美育代替宗教,可行嗎 完全不可行,美育是什麼呢?沒有終極意義的理論和學說怎麼能代替宗教呢?蔡元培的 以美育代宗教說 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思想 爾雅 蔡元培先生所說的以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