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皇帝每天都吃什麼,清朝皇帝每天都吃什麼?

2022-03-28 23:00:00 字數 5002 閱讀 3187

1樓:喜腦弓子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2樓:大中華殺四方

不要給電視劇集誤導了,我所知的清朝的皇帝吃的不怎麼樣,雞蛋對他們都是奢侈品,我說了大部分人不相信,因為清朝的內務府層層盤剝乙個雞蛋要40兩文銀,皇帝喝不到最好茶,用不了最好的藥,只是表面光鮮而已!

3樓:崇智太君

明朝皇室都有自留地,文武百官都有經營牧場和農場,作紡,繡紡,一般有家人或聘用的工人打理。自給自足。

4樓:

早上皇帝一般都吃水煎包胡辣湯,午飯一晚燴麵,晚飯豐盛點,燉一鍋大雜燴,配點酒,

5樓:齊天畫聖十二少

滿清皇帝最有口福,因為是最後乙個王朝,文明和社會生產力比過去幾個王朝好多了,菜系豐富。

6樓:任性的公貓

比較注意個人行為節儉的皇帝,其正常的飲食多數是由葷素搭配的幾道菜,主食以公尺飯,糕點,麵食等為主。

7樓:乙個勺子

不同朝代,飲食文化不一樣。越到後期,尤其是到了明清,文化和生產技術都進步到很高的高度了,吃喝玩樂每樣都提公升了。看三國演義(東漢)就知道,宮裡也很簡陋,用的粗糙大碗大盆,酒宴也只有雞呀肉呀啥的,到了清朝,宮裡擺設琳琅滿目,還有西洋的東西,吃的也是花樣百出,光是點心就不帶重樣的。

看過乾隆的飲食檔案,即使最普通的日子,無節無慶的「家常便飯」也有二十多道菜,炒菜,冷盤,蒸菜,湯,火鍋都有,其實他也不會吃多少,但排場一定要的,皇家的氣派和威嚴必須有。有的皇帝也比較節儉,道光連吃雞蛋都算奢侈,所以主要還是看皇帝個人

8樓:歷史二點通

歷朝歷代皇帝吃得都不一樣,這怎麼說。清朝皇帝吃得最多的應該是鴨子和羊肉。

9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皇帝每天早上5點左右就要起床了,六七點鐘吃早點,吃的就是包子、點心什麼的,相對比較簡單,在下午兩點左右吃晚飯,這是最重要的一餐了,比較重視,要吃百十道菜,主要是魯菜和東北的燉菜。‍‍

10樓:銘刻

‍‍朱元璋是南方人,明朝最初幾位皇帝的膳食有濃厚南方色彩:主食公尺飯,烹飪講究清蒸,味道清淡。‍‍

11樓:百變小捲捲

‍‍乾隆皇帝的年夜飯,飯菜最豐盛,菜點120多品,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裡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63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

12樓:迪

元朝皇帝的飲食除了其固有的蒙古族游牧羊,牛等之外,又漸漸融入漢朝飲食文化。

13樓:萬古皆空

不知道皇上每天吃飯有幾個菜,會不會有什麼高血壓,腦血栓。

14樓:焦翠梅

跟今天的普通學生的營養餐差不多,而且他喜不喜歡都要吃,不能偏食,太監夾給他,他就必須吃掉。

15樓:大爪小蹄和您侃歷史

有的皇帝比較浪費,比如乾隆和(慈禧),有的很節儉,比如咸豐的爸爸道光皇帝,一頓飯也就幾個菜,並且還和皇后養雞,自食其力吃雞蛋。

16樓:桃園結義

清朝,皇帝的飲食達到頂峰:其席面包括漢菜系,滿菜系,還有新疆的烤肉,蒙古的牛羊奶等,全菜系一度高達300餘道。

17樓:沉夜孤星

唐朝時,對外交流更廣泛,原產印度的菠菜等傳入中原,又成為皇帝一大喜好,很多胡人的烹飪方法也流傳過來,於是皇帝餐桌上又多了「胡餅」等新式食物。

18樓:人民的幸福感

古代不僅是清代,春秋秦漢,魏晉三國,五代唐宋,才是明清!產自中國的五穀,和從中亞歐洲傳來的玉公尺番薯馬鈴薯番茄花生棉花洋蔥大蒜南瓜西瓜葡萄都是那個朝代傳到中國的,所以直到明代皇帝還以肉食為主,烹調方法還是蒸煮烤為主,小麥傳入於西周時期,麵食大公尺小公尺豆類是主要主食!面對清代皇帝吃個水煮荷包蛋都覺得奢侈,和十三陵萬曆屍骨牙齒的磨痕,這個問題就是無聊設問!

看看朱元璋的菜譜吧(胡椒醋鮮蝦、燒鵝、_羊頭蹄、鵝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角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公尺飯、蒜酪、豆湯、泡茶」。)在看看慈禧在光緒20年除夕的午飯菜譜(口蘑鍋燒雞一盤,蘋果山藥酒燉鴨子一盤,羊肉絲一盤,酒釀牛肉一盤,燕窩雞湯一碗,以及豬肉絲麵一碗」。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小菜,以及一桌子西洋點心)!

19樓:匿名使用者

你們都怎麼知道的?好奇怪,現在的年輕人有這麼愛研究嗎?

20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和我們現在吃的自助餐差不多吧!品種多又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清朝皇帝每天都吃什麼?

21樓:喜腦弓子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皇帝每天都吃什麼?

22樓:可控電影評論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2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清代帝、後的飲食可稱得上「中國宮廷之最」。清代宮廷的膳食在食物的色、香、味及數量上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清代內務府的檔案裡,儲存了很多皇帝的膳食清單,這些清單的內容非常詳細,皇帝今天在**用膳,吃了哪些菜品,每道菜品用什麼器皿盛放,做了多少量,都記載得非常清楚。

通常,皇帝每餐要有20多道菜餚,4種主食,兩種粥(或湯)。菜餚以雞、鴨、魚、鵝、豬肉和時令蔬菜為主,以山珍海鮮、奇瓜異果等為輔。皇帝吃的公尺是專門培育的黃、白、紫三色公尺,以及各地進貢的上等「貢公尺」。

同時,各地方的行政首腦每年還要按規定的數量上交鹿、狍、鹿尾、鹿舌、鹿筋、熊、野豬、野鴨、虎骨、鵝、臘豬、鹹魚、鱘鰉魚、鱸魚、欒色魚、乳酒、乳油、燕窩、魚翅、海參等,蒙古王公還要進獻黃羊。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在清代宮廷飲食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慈禧太后的飲食。根據記載,慈禧太后的一餐通常有一百多道菜品,用來盛放食物的食器和餐具也非常考究。飯前,先進食瓜果、茶。

在菜品中,豬肉類約有10種,雞肉、鴨肉、羊肉各有數種,烤、蒸、炒等烹調方法俱全,御廚們還要絞盡腦汁,將菜品擺放成龍、鳳、蝴蝶、花卉等各種吉祥的圖案,或拼成「福」、「壽」、「萬年」、「如意」等字樣。慈禧的御廚中不乏「名廚、大腕」,比如王玉山,擅長「抓炒」,被稱為「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魚片、抓炒腰花、抓炒蝦。

中國皇帝「吃不飽」

從北齊開始,光祿寺成為專門負責宮廷飲食的機構,這種設定延至清代。隋唐還開闢了第二個御膳機構——殿中省尚食局。光祿寺主要負責祭祀用的食品、宮廷宴會的食品和在京**的膳食,擁有職員數千人。

殿中省尚食局則負責皇帝的日常膳食,其首腦為奉御,確保**的食物符合皇帝的飲食禁忌。

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須遵循的程式。以南宋為例。在皇帝將要進膳的時辰,在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間,禁衛森嚴,不許閒人過往。

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撥食!」隨即出現10餘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託著用黃色的繡龍布罩著的食盒,左手拿一條紅羅繡的手巾,將食盒擺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

皇帝的菜品端上來後,先要用銀製品測試飯菜是否有毒,然後還要由專人「嘗膳」,確定沒有問題後,皇帝才能吃。

現在大家都是一日三餐,而清代的皇帝是一日兩餐,早餐約在現在的6至8時,晚餐在下午的2至4時。每日,皇帝在用餐前,先要查閱膳食清單,上面寫明哪樣菜是誰做的,以備皇帝核查和點菜。皇帝所點的菜品,如果沒有特殊說明要撤換,御膳廚房每次都要預備。

在皇帝的膳桌旁還要另設乙個幾案,以備賞賜。皇帝用膳後,剩下的食品可以分賜給他人。

24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乙個皇帝吃什麼,愛新覺羅·康熙

吃糠喝浠

皇帝每天都吃什麼啊?

25樓:喜腦弓子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26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皇帝每天吃的都不一樣,不要以為他們都是吃好的,滿漢全席也不是天天能吃到,他們還不能有特別喜好的,每樣只能吃一點點

27樓:泰原

烤地瓜隨便吃,哈哈。皇帝也不是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就和開飯店一樣,有好多菜,是始終都有的,也有一些是不斷改進的或新創的,很少有點著吃的

28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清代的吃滿漢全席啊!

29樓:xxz歷史課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

古代皇帝吃什麼?

30樓:喜腦弓子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31樓:小豪

可不能像皇帝那麼吃,理由是,古代沒幾個皇帝是長壽的。哈哈。

皇帝每天都吃什麼呀

32樓:可控電影評論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早膳和晚膳兩頓正餐,此外還有兩次點心時間,正餐大部分都是肉食,十分油膩

33樓:

其實古代的皇帝一天只吃兩頓,第一頓是在早上九點左右,第二頓是在下午五點半之六點左右吃的.

34樓:籠裡的上帝

皇帝都吃不飽了?

忒搞笑了吧

那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還不都餓死了

35樓:xxz歷史課

皇帝bai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du統治者的稱號。zhi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dao皇伏羲、媧皇女媧版

、黃權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

清朝皇帝怎麼大多都體弱多病,為什麼清朝的皇帝都體弱多病,不太健康?

清朝最大的特點就是,皇帝勤政,皇權非常集中,事無鉅細,就連一點小事,皇帝不開口,什麼事都不能辦。所以清朝皇帝不得不勤政,而勤政的結果就是太過操勞,體弱多病。他們的前輩以游牧為生,做了皇帝入住中原,水土不服 清朝皇帝大多早婚,早婚也沒什麼,但是他們早育,皇后14 15歲就生孩子,生下來的孩子質量較差。...

蚊帳在古時候叫什麼,蚊帳古代都怎麼稱呼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 幬 春秋時期,齊桓公 西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 的 翠紗之幬 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這個記載在 春秋 國語 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僅儲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 金樓子 立言篇九 中。幬,也許還有乙個寫法。詩經 召南 小星 有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 句中的 裯...

古時候的和尚為什麼喜歡自稱「老衲」?

老衲也是指的貧窮的意思。衲 即補綴之意。在古代,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想現在這麼富有,穿衣服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常有的事情。在那時候,女人最重要的家務就是縫補衣服,自己做衣服,納鞋底,你看那些電視劇集,街坊鄰居閒聊的時候,為丈夫補衣服 為兒孫納鞋底兒也是常事。所謂 納鞋底 即 用結實的麻繩縫製多層碎布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