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要幹什麼,盂蘭節的習俗有哪些

2022-03-14 03:05:41 字數 6101 閱讀 9158

1樓:大力豬仙

農曆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中元節,亦稱鬼仔節,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在唐家七月十四日開始,盂蘭醮設天師壇,有醮首、醮信、鎖榜、總理、副總理等職,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壇**掛著三幅神像作神台,兩旁掛地獄閻王殿圖六張,案台擺放三個小神像及香案燭台、生果、齋飯等,另備有紙衣、紙馬、紙錢等。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師)主持起壇,起壇後先拜「幡稈」、井公、社公等。

所謂「幡稈」,就是用長竹樹立吊下10個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著:「中、元、一、品、清、虛、消、災、大、帝」10個大宇。燒衣時,點起幡稈燈籠,據說這時陰鬼就會向燈籠處奔來領取食物、金銀衣紙。

晚上進行施幽,6時計,由身著黑袍的喃巫佬,手執銅鈴,走向山邊田塋等僻靜地請鬼,約1小時後,請鬼完畢,開始施祭無主孤魂野鬼,巫師念咒後,便將施幽包拋向他處,最後讀地榜。在建醮兩天內,村民都在家門掛上寫著「盂蘭建醮」字樣的紙扎燈籠。十五日晚,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燒紙衣祭鬼。

盂蘭醮結束後,總理等負責人就會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設想及選定負責人,並公布本年盂蘭盛會的收支情況。

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外,各地也在一定年期內設一次大醮。金鼎地區,每三年設一次大醮,每次持續7—9天,在唐家地區,打大醮是每五年一屆,每屆持續5天。

2樓:匿名使用者

唐家七月十四日開始,盂蘭醮設天師壇,有醮首、醮信、鎖榜、總理、副總理等職,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壇**掛著三幅神像作神台,兩旁掛地獄閻王殿圖六張,案台擺放三個小神像及香案燭台、生果、齋飯等,另備有紙衣、紙馬、紙錢等。

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師)主持起壇,起壇後先拜「幡稈」、井公、社公等。所謂「幡稈」,就是用長竹樹立吊下10個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著:「中、元、一、品、清、虛、消、災、大、帝」10個大宇。

燒衣時,點起幡稈燈籠,據說這時陰鬼就會向燈籠處奔來領取食物、金銀衣紙。晚上進行施幽,6時計,由身著黑袍的喃巫佬,手執銅鈴,走向山邊田塋等僻靜地請鬼,約1小時後,請鬼完畢,開始施祭無主孤魂野鬼,巫師念咒後,便將施幽包拋向他處,最後讀地榜。

在建醮兩天內,村民都在家門掛上寫著「盂蘭建醮」字樣的紙扎燈籠。十五日晚,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燒紙衣祭鬼。盂蘭醮結束後,總理等負責人就會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設想及選定負責人,並公布本年盂蘭盛會的收支情況。

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外,各地也在一定年期內設一次大醮。金鼎地區,每三年設一次大醮,每次持續7—9天,在唐家地區,打大醮是每五年一屆,每屆持續5天。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盂蘭節的習俗有哪些?

3樓:喵窩追劇

盂蘭節的習俗主要有:張燈結綵、設壇、酬神。寺廟也分別建醮,街頭巷尾上演地方戲曲或歌台助興,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

另外,中元節的習俗還有"普度"儀式,因組織形式上的差異,可分為幾類,如街普(也稱弘普)、市普、廟普(或稱公普)等等。所謂街普,指的是以街坊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場為主的普度;廟普就是廟宇所主持的普度。

"中元普渡"習俗是道佛習合的結果,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綜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紙,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人們相信這樣可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盂蘭盆節「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盂蘭節是什麼節日?

5樓:浪裡小青魚

盂蘭節是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中元節 荷葉燈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游出賣。」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

6樓:典凌青

農曆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中元節,亦稱鬼仔節,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

7樓:手機使用者

盂蘭節 【簡介】 盂蘭節,即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間稱為中元節、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在中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的是南北朝時以篤信佛法著稱的梁武帝;到了後來,盂蘭盆會依然盛行,只不過漸漸地由供僧轉變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靈。宋代以後,三教逐漸融合,佛、道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其實,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本意是指「救倒懸」,佛經上說亡者的苦有如倒懸,應盡快解救。

由於漢文佛典使用漢文,因此也產生了望文生義的解釋,認為「盂蘭」為倒懸意,「盆」為食器,這一說法雖然不符合梵文的情況,但由於在漢文佛教界廣為流傳,故至今仍存在這樣解釋的情況

盂蘭節是什麼東東啊?

8樓:公尺曉西小公尺

盂 蘭 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農曆七月十四是盂蘭節,相傳每年由農曆七月十四或七月初起,地獄的鬼門關會開放乙個月,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人們會於農曆七月十四日用紙錢、衣紙、香燭、公尺、豆腐和芽菜等東西去祭祀遊魂野鬼。

香港在農曆七月,各個地區會陸續舉辦盂蘭盛會,讓該區市民拜祭,同時有神功戲的表演,亦是香港特色之一。

9樓:弦之月

農曆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中元節,亦稱鬼仔節,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在唐家七月十四日開始,盂蘭醮設天師壇,有醮首、醮信、鎖榜、總理、副總理等職,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壇**掛著三幅神像作神台,兩旁掛地獄閻王殿圖六張,案台擺放三個小神像及香案燭台、生果、齋飯等,另備有紙衣、紙馬、紙錢等。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師)主持起壇,起壇後先拜「幡稈」、井公、社公等。

所謂「幡稈」,就是用長竹樹立吊下10個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著:「中、元、一、品、清、虛、消、災、大、帝」10個大宇。燒衣時,點起幡稈燈籠,據說這時陰鬼就會向燈籠處奔來領取食物、金銀衣紙。

晚上進行施幽,6時計,由身著黑袍的喃巫佬,手執銅鈴,走向山邊田塋等僻靜地請鬼,約1小時後,請鬼完畢,開始施祭無主孤魂野鬼,巫師念咒後,便將施幽包拋向他處,最後讀地榜。在建醮兩天內,村民都在家門掛上寫著「盂蘭建醮」字樣的紙扎燈籠。十五日晚,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燒紙衣祭鬼。

盂蘭醮結束後,總理等負責人就會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設想及選定負責人,並公布本年盂蘭盛會的收支情況。

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外,各地也在一定年期內設一次大醮。金鼎地區,每三年設一次大醮,每次持續7—9天,在唐家地區,打大醮是每五年一屆,每屆持續5天。

10樓:封間小寶

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在民間稱為中元節、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11樓:

前面回答的都很專業~~~

盂蘭盆節應該準備什麼供品

12樓:

在日本盂蘭盆節也稱「魂祭」,是祭奠先祖、祈禱冥福、家庭團聚的日子。日本人會準備各種祭品和活動來迎接神靈到來。首先是盆提燈。

是用細竹籤和輕薄透明的紙製作而成的,製作盆提燈以岐阜為上,而且一直廣受人們追捧。

其次是編織壽麵。日本人會編織壽麵,當作裝飾品掛在神位之前,壽麵的編織各家有各自的特色。最後還有果子,就盂蘭盆節特製的供品。

果子還有白色和白綠混合兩種。白色表示尊敬、歡迎神靈回家,另一種中的綠色則有流水,神靈走動的意思。

13樓:卑格菲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 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盂蘭盆節是什麼節日

14樓:小玖學姐啊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乙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

、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巨集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

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公尺。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中開始的。

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公尺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儲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

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四/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盂蘭盆節日文怎麼說 要拼寫的, 盂蘭盆節 用日語怎麼寫

就說成 盆 假名是 羅馬字是o bon,但是按漢語拼音拼出來的話,讀作ou bong更準 課文裡是這樣講的 原稱 盂蘭盆 u ra bon 簡稱,俗稱 盆 o bon 盆 obon 盂蘭盆會 盂蘭盆節 用日語怎麼寫?盆 就可以了 日本的盂蘭盆節是日本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又稱 魂祭 燈籠節 佛教萬靈會...

盂蘭盆節和中元節是嗎都那些國家過這個節日呢

孟蘭盆節和中元節鬼的節日.祈禱平安,引度鬼魂.放燈等.中國,日本,現代鬼節多誦經,供果.心到意到.沒聽過 感覺象是西亞的 日本日本的盂蘭盆節時間,在城市一般為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則在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 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週左右,稱為 盆...

端午節人們應該幹什麼,端午節人們要幹什麼

1佩豆娘。是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類似步搖,用艾葉搭配紗,編制出各色人 物,栩栩如生,十分精巧。2掛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葉編剪而成虎的形狀,有的是用彩緞做成老虎的樣子,並用艾葉來貼上,佩戴在髮際身畔。3畫額。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那時人們認為可驅避毒蟲。4佩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