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王陽明知行合一

2022-03-01 18:15:05 字數 5290 閱讀 9661

1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2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他的心學總結起來,六個字+四句話。

一 六個字

這個六個字就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所謂「心即理」,王陽明反覆強調「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拿格竹來講,王陽明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試圖弄明白竹子裡包含什麼道理,但直到頭昏眼花,身體虛脫,他也無法將竹子的道理上公升到人生的道理。在這個故事裡,我們不能說王陽明智商有問題,盯著竹子看,除了能練出鬥雞眼,還能幹嘛?老實講,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很高,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松、竹、梅又被稱為「歲寒三友」,可見竹子在文人心目中地位很高。

竹子常以其「有節」代表骨氣,「中空」代表謙虛,「耐寒」代表堅強,而其外形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深受文人喜愛。我猜測王陽明肯定明白竹子的各種寓意,他格竹子的目的是想弄明白為何人要把竹子和君子關聯在一起,「正直」、「有節」、「謙虛」等品質,是竹子告訴人了呢?還是人本身就有這樣的想法,看到竹子之後又發揮想象的結果呢?

按照朱熹的觀點,所謂「格物致知」,需要把竹子從發芽到開花、結果,一直到枯萎,中間詳細的過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然後進行很複雜的昇華過程,最後明白竹子就是有這麼多好的品格啊,就是代表了君子啊。

3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認為,凡是那些嘴上知道實際上做不到的人,他們的知和行「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比如有些人,說起來也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實際上對父母不好,在王陽明看來,這種人實際上是不知孝的。只有他真正地去孝敬父母了,才能說他是知孝。當然,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只有當他真正的認識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了,他才會去真正的行孝。他的這個認識就是他行孝的開始。他孝敬父母的行為只是他的認識的結果。

這樣看來,「知道」和「做到」其實是一件事的首尾兩端。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4樓:熱心網友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5樓:

王陽明集知行學說之大成,作為其哲學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層涵義: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體兩面。王陽明認為「知」和「行」的實現過程互為表裡,能夠深入實相的「知」就是「行」,這樣的「知」方不虛妄;能夠明覺精察的「行」就是「知」,這樣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須兼顧,不可偏廢。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實踐。王陽明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意思是說,真正的「知」必須付諸實行,沒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將良知貫徹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之中,實現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強調在事上磨練、在實學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為善去惡,強調自律自覺。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處便是行」,後人常以此誤解他「銷行歸知」。其實,王陽明並沒有混淆「知」「行」,他視起心動念就是「行」,所以應該對善惡有高度自覺,這是慎獨、自律的極致,對道德修養極有意義。

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規範上防微杜漸,因為道德上的知行問題是和認識上的知行問題分不開的。

擴充套件資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在「知」與「行」的關係問題上,儒家有較為深入的**。有知先行後、知易行難、知先行重、知行並進、知行合一等多種說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際儒學家金履祥所著《論語集注考證》:「聖賢先覺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後覺所以效之。」這是說,先知先覺的聖賢,知而能行,思想與行為一致,是後知後覺之人效法的榜樣。

「知行合一」論後由王陽明發揚光大,發展成較完備的哲學體系。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重點是放在「行」上的。對此,作為陽明後學的黃宗羲心領神會。黃氏在其《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序》中指出,陽明先生「以聖人教人只是乙個行。

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篤行之者,行此數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於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

這是深得陽明良知心學精髓的精闢之論,也是對王陽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註腳。

能夠從認識與實踐關係的視角說明知行合一的,孫中山先生應該是較早的代表人物。他側重強調了知難行易。

6樓:太叔禎辰

在人生最迷茫困頓的時候,有幸接觸到陽明心學,看的是津津有味,經常是讀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覺,陽明心學確實對人生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它不是泛泛而談,真正能理解透徹陽明心學中的精髓,人生一定會大有不同。

陽明心學「致良知」教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內心恬靜而強大。「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也是解決時間一切難題的強大**。

今天我們談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該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是我們要深入**的。不了解陽明心學的朋友們可能會簡單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說不做,一定要說到做到,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在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裡卻不是這麼闡述的,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知是非善惡的乙個東西,它無所不能,良知能夠輕而易舉的給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該如何運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問題呢?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在西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公尺德發明了「槓桿原理」,於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給我乙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

」那個支點如果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夠長的槓桿就是「行」,不必給我這個支點,因為這個支點(良知)與生俱來,只需要一根足夠長的槓桿即可,用力壓下去就可以撬動天地萬物,人情事故。在王陽明看來,良知無所不知沒無所不能,面對父母時,我們將支點放到孝順的位置;面對君王,我們將良知放到忠誠的位置;面對同事朋友,我們將良知放到真誠的位置;面對敵人,我們將支點放到利害的位置。確認好支點位置後,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壓下槓桿,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當良知光明時,就能撬動世界,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就能快速找到處理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點位置不準確,你就無法撬動你想要撬動的事情,就是亂行,費力沒結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踐行「知行合一」。用內心的「良知」去指導行動,用行動的結果光復良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7樓:姬兮沐

回答說簡單點,這個世上幾乎沒有人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包括王陽明本人在內,因為它是指——

只有經過切身實證的「道理」,才是智慧型,否則就只是「自欺欺人」的文字遊戲。

舉例而言,

許多人都「認為」讀書好,但是他們很少讀書,而事實上,這就與「認為讀書不好」沒有區別。

因為他們只是聽到周圍的環境不斷強調「讀書好」,卻沒有對此進行身體力行的實踐。

可是,誰沒有「一時衝動買的書放在床頭,翻了幾頁就不翻」的情況?我當然也一樣。

人啊,時時都在變化,也許今天一時衝動覺得物有所值,明天可能就覺得悔不當初。

在乙個人有限的生命中,會動很多念頭,會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不能被踐行。

脫離妄想後的「知行合一」,全然做到「一念至誠,活在當下」,這何其困難,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相比較於「知行合一」,我更喜歡王陽明的另外乙個主張——

格物致知。

事實上,「知行合一」是全然踐行「

提問時虹蕾姓sha回答時

提問你相信愛情嗎

回答相信啊

提問阿爾貝茨和貝爾納德想知道謝麗爾的生日,於是謝麗爾給了他們倆十個可能 的日期: 5月15日、5月16日、5月19日、6月17日、6月18日、7月14日、7月16日、8月14日、8月15日、8月17日。謝麗爾只告訴了阿爾貝茨她生日的月份,告訴貝爾納德她生日的日子。

阿爾貝茨說:我不知道謝麗爾的生日,但我知道貝爾納德也不會知道。貝爾納德回答:

一開始我不知道謝麗爾的生日,但

是現在我知道了。阿爾貝茨也回答:那我也知道了。那麼,謝麗爾的生日是哪月 哪日? .

回答你好,你這邊給我的資料不是很全面,我無法為你詳細的解答,你可以給我看一下詳細的內容,或者給我發一下**,重新編輯一下語言可以嗎?

更多18條

8樓:辜愫虞偉曄

我覺得他的「知行合一」是相比較朱熹的朱子學而言的,朱子學講求先知後行,而陽明學講求知行合一,但我也在思索其「知行合一」真的是我們平常所謂的「學以致用」那麼簡單!?

9樓:壯觀的畫卷

陽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究竟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麼意思

10樓:種完太陽去養豬

人的認識和行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觀察事物要細緻入微,用心揣摩,從而在該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識,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有三個要點:

第一,知行只是乙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工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係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

顯然,王陽明所謂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謂「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的道德實踐。可以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素材

所謂 知行合一 就是說 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說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才會變得完美。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

大家是怎麼理解知行合一的,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人要明白正確高尚的道義,要明白自己對他人的責任,而後人的意義在於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這就是知 行合一。既不是說知在其中是絕對,也不是說行在其中是主導。而是說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結果。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們經常...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知行合一 最初出自哪裡?由誰提出及其確切意義

知行合一 是明朝的大思想家王守仁 世稱陽明先生 提出來的。王陽明主張 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辯矣。王陽明把 中庸 裡 知 的四個側面 學 問 思 辯,合四為一即知行合一了。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