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確認條件

2021-06-18 16:41:03 字數 1780 閱讀 7161

1樓:匿名使用者

新的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銷售商品時,如果同時符合以下5個條件,可以確認收入: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 ; (5)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 ; 百練會計為您解答。

2樓:熊熊綺懷

會計科目“收入”科目的確認分為:1、銷售收入的確認2、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3、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4、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

一、銷售收入的確認

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

①如果企業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也就是按照勞務的完成程度,確認相關的勞務收入。

②如果企業提供勞務的結果不能夠可靠地估計,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區別不同情況,對收入進行確認和計量:

三、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

①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這是任何交易均應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企業應根據對方的信譽情況、當年的效益情況以及雙方就結算方式、付款期限等達成的協議等方面進行判斷。

如果企業估計收入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應確認收入。

②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利息收入根據合同或協議規定的存、貸款利率確定;使用費收入按企業與其資產使用者簽訂的合同或協議確定。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時,企業才能進行確認。

四、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

①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的,應當根據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在判斷建造合同結果是否能夠可靠地估計時,應注意區分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②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地估計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予以確認,合同成本在其發生的當期確認為合同費用;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發生時立即確認為合同費用,不確認合同收入。需要指出的是,使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不確定因素不復存在的,應當改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3樓:

收入確認是指收入入賬的時間。收入的確認應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定時;二是計量。

定時是指收入在什麼時候記入賬冊,比如商品銷售(或長期工程)是在售前、售中,還是在售後確認收入; 計量則指以什麼金額登記,是按總額法,還是按淨額法,勞務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還是按完成合同法。收入的確認主要包括產品銷售收入的確認和勞務收入的確認。另外,還包括提供他人使用企業的資產而取得的收入,如利息、使用費以及股利等。

當企業已將其商品或勞務用於交換現金;當企業商品或勞務用於交換,所交換的資產可隨時轉化為書籍金額的現金或現金要求權時,則說明收入可實現;當企業實質上已經完成為獲取收入所必須付出的努力(如已向發出商品或提供勞務),預計不再會發生大量售後成本時,即賺取收入的過程已經完成或實質上已經完成。根據這一原則,銷售商品而獲得的收入一般在銷售當日(通常是指將商品發運給顧客的日期)確認;提供勞務而獲得的收入一般在履行了為顧客提供服務的責任並構成了向顧客收取服務費時確認;供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而獲得的收入,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資產的使用程式而逐步確認。

收入的確認條件?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和相應例子

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和相應例子 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有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三,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四,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

園林綠化類企業工程收入的確認問題

我一般是以合同為準確認收入,因為按工程完工情況無法確認。1 施工未完成之前可以按合同確定收入。2 施工結束後,養護開始前,可以按審計金額作為工程收入。3 待養護期結束,移交完成,按最終移交結算金額確定工程收入。一般在15 25之間。綠化工程的成本和收入的確認方法 成本就是你預計所需要的資金 做綠化 ...

怎麼確認收入,會計上如何確認收入?

銷售商品收入只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1 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是指商品可能發生減值或毀損等形成的損失 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報酬,是指商品價值增值或通過使用商品等產生的經濟利益。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指與商品所有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