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又可以分為階位,請問這階位是什麼

2021-03-27 20:39:03 字數 5409 閱讀 8764

1樓:佛經_僧伽吒經

呵呵..這個還真不清楚

不過如果是真發勝義菩提心的行者

怕是不會覺得自己是第幾第幾階位.呵呵

因為他只會覺得在做他喜歡做的事而已

勝義菩提心·什麼是勝義菩提心?什麼是願菩提心?什麼是行菩提心

2樓:匿名使用者

勝義菩提心證悟自心遠離戲論的法界義,也就是指無分別智慧型,這在登入聖地菩薩的相續中才有。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菩提心分為二種:願菩提心、行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之種子。

菩提心是成佛之要、解脫之本、證悟之實相。習修佛法,首先是皈依發心。問:

發心是什麼?答:發心,是利益一切眾生,是欲求成佛解脫。

但解脫非有乙個我解脫,非有乙個非我解脫,因為你本自解脫,只是你尚未證悟解脫。發心的「發」,是願,願一切眾生解脫輪迴之苦,成就菩提;發心的「心」,是一切善惡道法的所依,究竟說本覺心未達到見到位、證到位前是阿賴耶識八聚識的分別心。此心通過發心獲得希望成佛解脫的願望所依之處。

發心的本體,是本體覺明、本「基」。二種菩提心中的願菩提心的「願」,是利益一切眾生、解脫生死輪迴、希求成佛;而行菩提心是意樂的趣,即於菩提心生起意樂、歡喜,能從心中生起利益一切眾生而意識心生出歡喜,行菩提心是這種樂趣的行為。菩提心又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所謂菩提即是「諸法如虛空般無相,本來光明清淨」。勝義菩提心是究竟菩提心,是無二一體的本覺心、本始「基」。諸佛證悟菩提心,是證悟本覺心與無二的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眾生未見到、未證到本覺心性前有分別意識的菩提心,有緣起的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因意樂一切眾生解脫利益、成佛而緣起,這種意樂僅是成佛之種子,還有眾生未解脫及成佛分別的相,故未達究竟。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本心無差別,都是成佛之基、道、果,不可認為世俗非勝義,菩提心自性圓滿,本來究竟,與覺性無有差別,只是以眾生發起菩提心之意樂趣尚有世俗、勝義而假立的所謂分別。

菩提心的發心分為四種:資糧道加行道的信解發心、一地菩薩至七地菩薩殊勝清淨意樂發心、三清淨地之異熟發心、佛地之斷障發心。也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五種發心。

觀修六度也有六種發心,觀修十度有十種發心。善天言:「如是當以內在真實禪定觀修十種菩提心。

」按地道分,共有二十二種比喻發心。《現觀莊嚴論》中雲:「如地金日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曰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共二十二種」。

按次第而說,《現觀莊嚴論》雲:「欲樂、意樂、殊勝意樂、加行、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進度、靜慮度、智慧型度、方便度、願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資、隨菩提分法、大悲與勝觀、總持與辯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

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矛盾嗎?不能同時擁有嗎?不能合二為一嗎

3樓:匿名使用者

把菩bai提心分成世俗和勝義也是du一種勉強的說法zhi,對dao於圓人來說,無法不

內圓。從究容

竟來說,世俗菩提心是一種相似的菩提心,因為一般人認識不到緣起性空的菩薩境界,退而求其次,先從事上發起救度父母眾生的世俗菩提心,慢慢境界提公升,將來就能發出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側重於事,勝義菩提心側重於理,兩者其實是一不是二,不能完全的分開。發出了世俗菩提心,將來一定能發出勝義菩提心。而發出勝義菩提心之後,也不能脫離生活,還得在生活中落實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有何不同

4樓:碩全泰汝

勝義菩提心,只有已經證悟的人才能了解。也就是能明心見性。

世俗的菩提心,則是發願自己成佛,成佛的時候幫助眾生解脫。也叫願菩提心,屬於乙個願望。

什麼是菩提心,怎麼發菩提心

5樓:木繹

什麼是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建立在慈悲和空性的基礎上的無上圓滿的智慧型之心。

發菩提心,就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發起的一種求取無上菩提的真誠意願和行持。

它具有兩種特徵:

第一: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海;

第二:欲成就無上菩提即成佛。

如果我們所發的心,只是要去利他,而不為了求成佛,就是說只有第乙個特徵而不具備第二個特徵,這個時候發起的心只是大悲心而不是菩提心;如果但求成佛,不為了利他,那麼只能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應該是具有兩種鮮明的特徵,第一:欲度有情出生死苦海;第二:

欲成就無上菩提,一定要即身成就。這樣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菩提心,按照發心的次第可以從低到高依次分為三類: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那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者合而為一又稱之為世俗菩提心,這樣也就是可以把菩提心分為兩種:一種是世俗菩提心,一種是勝義菩提心。

願菩提心就是要首先發大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願為百業之先,具有偉大的抱負、深巨集的誓願,這是修菩薩行的乙個先決條件,比如我們在皈依的時候,發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如果我們所發的這個四巨集誓願是真正的從我們的心裡發出來的,就是願菩提心的開始。有了願菩提心,又付出行動,就可以提高為行菩提心。願心是行心之始,行心乃願心之成,只有把願心付諸於行動,提高成行菩提心,菩提心這個誓願,就會深深地深入到我們的深層意識當中去了,此時我們所發的願心、所持的戒行、所行的修持,就必然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到了行菩提心這一步,世俗菩提心就完整地發出來了,所以寂天菩薩他這樣讚嘆:

及自彼時起,縱眠成放逸。

福德相繼生,量多等虛空。

如果成就了世俗菩提心,即使在睡覺或者是有點放逸,那麼,你的福德都還是繼續在相繼生長的,其功德等量多得像虛空一樣。

勝義菩提心,是慈悲和空性的真正統一,此心一發,就已經悟入到「無生法忍」了,「無生法忍」是我們習修的乙個境界。轉識成智,證得真如實相,這種境界是沒辦法用語言來描述的,無生法忍這個境界沒辦法用語言描述,忍什麼,忍就是忍證得空性,證得空性的時候要忍,這種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無上智慧型,不生不死、涅盤寂靜。也就是說真正證得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法界同一體性沒有分別、沒有二元」的境界,當然不是說空,真的沒有,而是在證得了真如實相下的「空性」,這就是勝義菩提心。

以上的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可以視作發菩提心的三個階段。但是又各有側重,願菩提心,側重於發願;行菩提心側重於得悲利他;勝義菩提心側重於體證般若。三者是相輔相成不能分開的。

菩提心的產生,哪怕是火花那樣一點點,就已經具足了無量的功德,所以,在佛經中他讚嘆初發心的菩薩為「眾生的上首」,可見發菩提心對學佛人的重要了。

第三節、如何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有三種發法,我們可以把做乙個形象的比喻,一種叫做國王式發心的方法;一種叫做船伕式的闡發的方法;一種叫做牧羊人式的發心的方法。

國王式的發心就是我們在發心的時候,首先發誓自己先要成就,再回來帶領眾生成就,如國王一般,再帶領眾生走出苦海;

船伕式的發心就是讓眾生和你一起成就,都上了這條解脫之船,大家都在一條船上,共同駛向涅盤的彼岸;

牧羊人式的發心,就像牧羊人一般,把羊圈一開啟,先把羊都轟出去,最後牧羊人才走,也就是說,發心的時候,願眾生都成就了,自己最後才成就。地藏王菩薩就是牧羊人式的發心。

這是三種發心,無論哪一種發心都是菩提心闡發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大願,使用適合的方法來發心。

如何發起菩提心呢?

第一步:懺悔罪業。

在乙個充滿煩惱和罪業的心中是發不起菩提心的,這就好比是乙個瓶子,它要裝純淨的水,這個時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瓶子洗乾淨,否則的話裝進去的清水又會被重新汙染,所以,純淨的菩提心,必須要在三業清淨的心中才能夠生根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要想發菩提心,首先要做的就是懺悔罪業,如同洗瓶子一般,把心中的髒的東西清理出來。

佛陀在《四法經》中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減輕所造久劫過罪,何等為四,所謂悔過行、對治行、自治力、依止力。」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成就菩薩的這些眾生們,如果想減輕或者是除去過去很久積累的過罪,方法四種:

悔過行、對治行、自治力、依止力。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中,他又把這四個過程作了一些適當的調整。

(1)悔過行。悔過行要建立在覺悟的基礎上。所謂懺悔,是在覺悟的基礎上才會懺悔,覺得自己有錯誤才會有懺悔,知道自己罪業深重,這就是覺悟的開始,發露先罪稱之為悔過行,就是將心中的罪業拋露出來,如同乙個吃了毒素的人,吐出腹中的毒物,這樣做的方法,就是為了避免這些罪惡感潛伏我們內心的深處作祟,造成更大的一些隱患,要把它吐出來。

(2)依止三寶,我們叫它依止力,依止三寶就是要尋找精神上的依託,以消除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就好像病人要尋找醫生,從醫生那裡得到有效的**和幫助一樣。

(3)要依教對治。我們也叫它對治行,依教對治就是用佛法調伏煩惱,如十善、四攝、六度等等,只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佛法對治我們先罪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用佛法來調伏煩惱,積累資糧、恢復道力,就好像病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調理、恢復健康一樣。

(4)誓不犯罪,又叫自制力。誓不犯罪,就好像病癒以後要處處小心,以免再度引發疾病。懺悔了以後要嚴守戒律,戒是保護自己的,精進持戒以防止罪業的再度發生。

持度是為了度毀犯的,毀犯了以後我們才會去懺悔,如果我們不燬犯,那麼就不需要去懺悔了,所以,持戒是為了保證我們身、口、意的清淨而採取的一種防範手段。

以上四步是懺悔罪業的最有效、最圓滿的方法。像這樣的習修,日久功深以後,原來五毒熾盛的心理溫床,就會逐步轉化為安詳、慈悲、智慧型的土壤。而菩提的種子,在這種環境下,就會自然地生根、開花、結果。

勸發菩提心文

6樓:紅塵夢菩提樹

.下面是

< 省庵大師 勸發菩提心文》中的一段---------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相有其八:

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汙。

如是發心,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

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

為大、為小?為偏、為圓?云何去取?

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

-----------

梭巴仁波菩提心法門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 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唸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云何唸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

如何發菩提心才算進入大乘法門,梭巴仁波菩提心法門

有兩個願是必發的!1 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2 百年後一定要去極樂世界!此願一發,佛菩薩就會知道的,就會給你安排修行程式!之後要多多做功德 廣行布施 修菩薩行 守戒 安心 修行無我 體悟法空為主!發菩提心,bai 即是發 要成佛 的du 大願zhi 心 dao即是發 專 要覺悟 的 大願心 即是發 ...

生西法師答什麼前提下的菩提心才是真實的

答 來我們認為 我已經源發了菩提心 bai,我是有 du菩提心的人,我發了zhi利益一切有情的菩dao提心。但是具體操作起來,似乎對每乙個有情都很難生起切實的利他心。這就說明我們的認知方式 修行重點還沒有完全確定。如果我們對於當前的每個眾生都能生起利他心,那麼在以後遇到任何乙個人都能生起利他心。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