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aa**王
有兩個願是必發的!
1、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
2、百年後一定要去極樂世界!此願一發,佛菩薩就會知道的,就會給你安排修行程式!
之後要多多做功德 廣行布施 修菩薩行 守戒 安心 修行無我 體悟法空為主!!
2樓:匿名使用者
發菩提心,bai
即是發「
要成佛」的du「大願zhi
心」,dao即是發
專「要覺悟」的「大願心」,即是發「自覺、屬覺他、覺行圓滿」的「大願心」。
自覺,即是「度自己」,是自利行;覺他,即是「度他人」,是利他行;覺行圓滿,即是「自覺、覺他」二行都「圓滿成就」也。
佛教中的「大乘」,即是以「成佛」為目的之修學法門。所以,一定先要發菩提心,才算進入「大乘法門」。
問:為何「修學大乘」一定要先「發菩提心」呢?
答:因為「發菩提心」是「因」,成佛是「果」。有因必有果,無因必無果。所以,要成就佛果,一定要先發「菩提心」。
感恩。阿彌陀佛!
梭巴仁波菩提心法門
為什麼說大乘善知識法相要點是具備菩提心
3樓:匿名使用者
何為大乘?就是發大心。何謂發大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成佛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菩提心。
修行大乘的修行人,都要發菩提心,這是大乘法門的標誌。沒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修行人了。故佛說,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為魔業。
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4樓:
1,菩提心
的定義: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發菩提心,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2,發菩提心:居於深層潛意識的菩提心,在潛意識中創造的是求知慾,是一種慾望,其指向性變的模糊,不能專注於探求生命的真諦,容易被各種假相,假理,假自證所迷惑。求知慾進一步在顯意識中創造的是好奇心。
好奇心有了主動的分別,因而更加的模糊,變得迷茫;
但是當主動的方向找準了,又能剝開求知慾的模糊性,發現深層潛意識中的真實願望,從而下決心探求生命真諦。這種情況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主動性,但從根本上講是發現。
發現本來就有的願望。
擴充套件資料
1,菩提心的由來:
在佛法的修學中,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菩提心,諸佛菩薩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來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建立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任何乙個法門都不能離開菩提心,一切法門所講的正見都是為菩提心服務。只有發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見才會有著落處。
離開菩提心,佛法的修學就會變得空洞和抽象;
不論哪一部經典都立足於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薩的修行都是以發菩提心為開始,不同的只在於願力的體現。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諸大願等等,諸佛菩薩的願力都是菩提心的體現。
2,菩提心的分類:
(1)世俗菩提心:尋求無上菩提的發心,它是凡夫相續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即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如《華嚴經》中雲:「任何眾生為無上菩提而發願亦稀罕,與之相比,為無上菩提而行持更為稀罕。」
如同想去往某地一樣為了他利而想獲得菩提的意樂即是願菩提心,如同正式啟程前往該地一般真實踏上能獲得佛果的正道並想修持此道是行菩提心。想要成辦自他二利的智者通過了知這兩種比喻的差別而依次會明白願行兩種菩提心意義的不同。
(2)勝義菩提心:證悟自心遠離戲論的法界義,也就是指無分別智慧型,這在登入聖地菩薩的相續中才有。
5樓:t深深海底行
我們學佛,什麼是最重要的?
對於這個疑問,相信很多學人都思考過。然而經典浩瀚,猶如佛經中「盲人摸象」的比喻,難以找到乙個基礎和根本。
末學淺陋,以自己學佛的感受勉強回答這個問題:
答案是:發菩提心!
對初學而言,發菩提心是首要的;對學佛多年而未發心者而言,發菩提心是比開悟更重要的當務之急!
先解釋一下:
「菩提」, 翻譯為「覺」,這裡是指「無上菩提」:成就無上佛果的「覺」, 即是成佛的意思;
「菩提心」, 全稱「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上正等正覺心),即是成佛的心;
「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簡單一句話,就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發菩提心是成佛的第一步
我們學佛的初級目的:出離生死苦海,不受六道輪迴;
我們學佛的終極目的: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邊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又叫做「諸佛通願」:諸佛在因地時,都發過這個願,若無這四巨集願,諸佛無以成佛,佛法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以求佛道的因而得成佛之果,法爾如是,自自然然。
如未髮求佛道之心,以何因而得佛果?
有《華嚴經》為證: 「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二.發菩提心是判別菩薩與非菩薩的標準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菩提為「覺」, 薩埵為「有情」(眾生),直譯為「覺有情」;很多場合,被解釋為「覺悟了的有情」。末學以為這個解釋值得**。
問一句:若必須覺悟才有資格稱為菩薩,那麼,怎麼會有「凡夫菩薩」之說呢?
《優婆塞戒經》:「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闢支佛果。(勝於二乘極果是什麼?
菩薩!)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噁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以上**不僅明示:「在家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闢支佛果」。更以「天人師」稱讚發菩提心的在家凡夫!
故末學以為:「菩提薩埵」應當解釋為:「求菩提(覺)的有情」,也就是:「求佛道的行者」。
因此,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未發心者,就算有神通乃至有慈悲心,也不是菩薩!
還以《華嚴經》為證: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三.發菩提心能消重罪
《普賢菩薩行願品》雲:「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鎮疑。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無始劫以來,無量罪業,是礙修學佛的主要原因;罪障深而福德淺者,就算聰明才智,也是「鈍根人」。因此,消除罪障是學佛的捷徑。
《優婆塞戒經》雲:「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
四.發菩提心與往生淨土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徹悟禪師:「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16字被奉為「淨土綱領」。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開悟只是漫長的成佛道路上的乙個必經之關卡。而發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真學佛法的標誌;是凡夫菩薩的標誌;是成佛的根本原因。
其體廣大,其德無邊。一切學人當速發無上菩提心!
引用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以表發心之重要、發心之急迫: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很多學人,自念身為罪孽凡夫,未受三皈五戒,何敢以發菩提心而稱「菩薩」?
末學此文,意在令一切見聞者知道發菩提心的急迫與重要;一切讀者,若願意學佛,即使一時一處一念之間能持一戒,也應當在閱讀本文之後的下一秒立即發心。或者自己挑乙個時間,於靜室之中,無論有無佛像供奉,皆可禮拜本師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本**某某,於今日起,盡未來皈依佛法僧;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願得佛菩薩護持,盡未來不失不忘今日之願。」如是三稱,貴在至誠。
末學就是這樣發心的,「盡未來」三字一出口,不覺涕淚皆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樓:aaa**王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
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7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心的意思主要是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在古印度,菩提是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發菩提心,一般是指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如何才算愛人如何才算愛乙個人?
寵乙個人很容易 你往外掏就可以了 愛乙個人卻很難 你要懂他 要疼他 要一邊隱藏著 內心的擔憂 一邊鼓勵著他 一路 跌跌撞撞的走 要一邊壓抑著 內心的歡喜 一邊 對他嚴格要求 用行動去做,光嘴上說是不行的,做為女生的角度看吧,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希望我的男朋友不要輕易說出愛字,在生活中,一些小細節他都為...
如何才算合同履行完成
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任何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為 相應地,凡是不執行合同規定義務的行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現為當事人執行合同義務的行為。當合同義務執行完畢時,合同也就履行完畢。合同履行完成,指合同當事人作為合同規定的履行義務人,按合同規定履行自己的...
瓷器裡的青花髮色怎麼理解,青花怎麼髮色才算好
就是呈現出的顏色的質感,色澤強度,色度等等 比如說髮色暗 就是說色澤暗淡,顏色灰度高 藍色成分少等等 就是 呈色 一詞用在瓷器上的的一種術語 青花怎麼髮色才算好 青花瓷髮色好壞是以博物館各代瓷器作為參考基本 您的問題,這樣的事情,當然是青花髮色不漂浮 沉穩 有鐵鏽斑 幽暈是好的 具體是不是真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