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的三峽最後一段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麼?誰知道

2021-03-27 10:50:09 字數 4086 閱讀 6682

1樓:叫那個不知道

1、寫景緊扣三峽的雄偉秀麗和四季景色不同的特點

2、猿鳴是三峽的一大特色,也引出下文的漁歌

3、引漁歌為證。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

擴充套件資料

1、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裡,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裡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賞析

作為描寫山水之作並非單純寫景色,而是以情託景(如「良多趣味」託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嘯」「悽異」托出秋季景色之涼),緣情入景(如開頭幾句體現了初賞三峽的總體之情,使人頓有雄偉奇險之感,以下再分寫時而悚懼,時而欣喜,時而哀悽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順序來布局謀篇。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讚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悽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裡「哀轉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2樓:雲遮世說

1、引用的詩句突出表現了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淒涼的氣氛。這裡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2、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

3、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溯 同:溯)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巘 寫作:山獻)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

可稱為我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

學習教育學的意義是什麼?

談談學習教育學的認識/意義? 25

學習教育學有什麼意義?

3樓:天下相思

教育學的意義就是**、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教育學的研究物件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絡和關係,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係,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係。

未來教育學應該考慮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社會解決經濟問題後如何實現健康發展問題,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適應力的結合體,所有不健康的現象和行為給人們帶來的損失和負面消極影響絕對不亞於物質財富。

4樓:納喇樂松丘火

1、啟發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教育自覺,使他們不斷地領悟教育的真諦。2、獲得大量的教育理論知識,擴充套件教育工作的理論視野。3、養成正確的教育態度,培植堅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實際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發展能力。5、成為研究型餓額教師打下基礎。

學習教育學有什麼樣的價值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5樓:山溪路

興趣是孩子們的唯一最有效的老師。

學習和教育的過程包括那些?

6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真的很寬泛,學習和教育的過程包括終生學習,只要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一直在學習和在接受教育。

7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和教育的過程就包括認識,再加上認知,再搭上自我提高

8樓:xin8_隨遇而安

是按到老師那邊來,還是按照學生那邊啊,如果是學生的話,一般就是預習學習複習。

9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和教育過程中,包括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認真教育

10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和體育的注意提包的一一些,包括很多地方的行為特點以及人物的描述。

11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和教育過程包括哪些我認為包括讀縮寫等過程

12樓:單調

呃,學習和這個過程包括的話是乙個老師和乙個家長的乙個不懈努力,加上乙個孩子的自身的乙個學習的乙個精神。

13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覺得這兩者之間都很廣泛,但是都有個聯絡,就是提公升自我。

滿分學習七天教育? 170

14樓:匿名使用者

科目一是考一補一,即如果你當場考試不過的話還可以再補考一次。兩次考試都沒過的話,就需要在繳納補考費後重新預約考試。科目一補考費為每次40元,而且科目一補考是不限次數的,可以一直考到及格為止。

1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各個學習機構報名,等待通知考試

請簡述學習、教育、培訓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16樓:長沙新東方烹飪學院

1.側重點不一樣

教育的內容側重於知識,而培訓的內容側重於技巧;

2.主體不同

教育活動的主角是教師,而培訓講究培訓者和學員的互動,其重點角色既是培訓者又是學員;

3.過程不同

從過程來說,教育的過程主要是演示,而培訓除了演示之外還有教習和指導。

4.要素不同

培訓的特徵是訓練,它是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的。而學習要素是學習的概念更加廣泛,「活到老,學到老」,生活中無處不可以成為學習的課堂。

5.目的不同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資訊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行為。學習是透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為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

17樓:老小孩

學習是指獲得知識,思想,技能的過程。教育是傳授學問,思想,技能的學科和過程。培訓的面狹,有專一性。在教育機構,培訓機構學習。這句話表示關係。

課文《好夥伴》的最後一段是什麼,《好夥伴》 最後一段

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夥伴,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好夥伴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寫護林員馬哈多救了一隻烏鴉,烏鴉成了馬哈多和獵狗的朋友,它們友好相處。有一次,獵狗掉進了枯井裡,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獵狗送食物。這篇課文在要求我們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仔細觀察 勤于思考的習慣和保護動物...

鄉愁的最後一段是什麼意思,最後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其實最後一段是 愛國的。第一段小時候母子分離。第二段長大後夫妻分離 第三段中年時母子死別 第四段現在遊子與大陸分別。作者從思鄉到思國。前三段是為第四段做鋪墊的。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陸的強烈望。海峽兩岸分開了,它在這頭,我在那...

最後一段在文中的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最後一段在文中的結構上起到了總結概括前文的作用,可以最後突出文章闡述的論點,給看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最後一段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1 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答題術語 1 開頭 總領全文 總括全文 引出下文 開啟下文 開篇設疑開門見山,開篇點題。2 中間 承上啟下 過渡 為後文埋伏筆...